周磊 李慧强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南阳市 473003
摘要:目前,我国的养殖行业的发展迅速,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畜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为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对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养殖户并没有较高的环保意识,相关部门环保监督机制并不完善,这就导致畜牧养殖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和破坏,并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这一问题,需要分析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从而具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策略。
关键词:养殖生产;环保问题;改进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蛋、奶等畜禽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带动了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使得畜禽养殖业成为农村经济中最活跃的增长点,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但是,随着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畜禽养殖粪便和污水排放量剧增,已成为农村三大污染面源之一,对农村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极大影响了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如何解决畜禽养殖污染和促进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十分关注的问题,抓好农村环境保护和整治畜禽养殖污染刻不容缓、迫在眉睫。
1养殖生产中的环保问题
1.1排泄物污染问题
在养殖过程中,如若对粪便污水不加以处理就任意排放,会严重地污染周围地下水及地表水,而且粪便污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可能对附近的水源造成污染。例如,粪便污水渗入地下,会导致地下水污染;粪便污水排入水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粪便污水排向稻田,会导致水稻绝收、倒伏或晚收。
1.2臭气污染问题
畜牧生产养殖过程中,需要喂食大量饲料,饲料中富含蛋白质,蛋白质代谢后会转化为氮和臭气,而且养殖密度的增加,还会增加氨气及硫化氢的含量。这几种气体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特别强烈的刺激性气味,从而会严重污染周边的大气,甚至会对养殖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1.3畜产品污染问题
随着养殖技术的日益成熟,饲料及兽药的应用也日益普遍,饲料及兽药中含有大量激素和添加剂,虽然可以提高产量、降低发病率,但是因此加大了畜产品被污染的风险。例如,激素及有机砷在兽医或饲料中添加过多,会使畜产品产生严重的污染。人们如若食用这些受污染的畜产品,会对人们的身体机能造成严重损伤。
2畜禽养殖业对环境的影响
畜禽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畜禽养殖业对生态环境的危害主要来源于畜禽排泄物,表现为畜禽养殖场排放的粪便、污水、恶臭气体对大气、水体、土壤、动物与人体健康以及生态系统所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2.1对大气的影响
畜禽粪便及其分解产物进入空气中,引起空气原有正常组分和性状发生改变,超过空气的自净能力,就会对人体和动物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导致养殖场产生臭气的主要有两类物质,即碳水化合物和含氮有机物,在有氧的条件下这两类物质可以分别分解为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类,不会臭气产生臭气;但当这些物质在厌氧的环境条件下,通过厌氧发酵便会产生臭气。
2.2对水体的影响
未经治理排放的畜禽粪便对水体产生严重污染。当排入水体的粪便总量超过水体自净能力时,就会改变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得水体原有功能受到影响,给人体和动物的健康造成威胁。畜禽粪便污染水体的类型比较复杂,归结起来主要有富营养化、有机物污染和生物病污染等3类。富营养化是一种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中藻类物质大量繁殖生长,破坏了水体的生态平衡,酿成一系列综合性危害。畜禽粪便中有机物含量很高,高浓度的有机物进入水体会大量消耗水中的溶解氧,使得水体变黑发臭,严重威胁水生物的生存。
此外,畜禽粪便携带的细菌寄生虫等病原微生物也会严重污染地表水和地下水,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
2.3对土壤的影响
进入土壤的粪便及其分解产物或携带的污染物质一旦超过土壤本身的自净能力,土壤的组成和性状便会发生改变,原有的功能被破坏。由于畜禽粪便产生量大,而且相对集中,局部地区的粪便量远远超过传统的1头猪和667m2耕地的种养平衡消纳量,造成土地富营养,农作物出现只长叶不结果的现象,直接影响收成。
3畜牧养殖过程中环境问题预防治理的有效方案
3.1做好环保养殖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
首先环保部门和畜牧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提高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成立联动部门,针对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做好对养殖户环保养殖的宣传教育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加大违规违纪的犯罪成本,从而提高养殖户的环保意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3.2完善环保监督机制
环保部门和畜牧监督部门应当加强交流沟通,制定一个完善的环保监督机制,明确双方的职责。成立专门的监管部门,并完善各项监管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管理意识。在工作中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落实各项措施,发挥监督机制的主要效应。当地政府应当对所管辖区域内的牲畜实施全部登记在册措施,掌握养殖户的主要情况,并落实好养殖检测的各项工作。做好对各个站点的监督管理工作,确保检测工作的顺利落实。明确养殖户是否存在偷排、漏排、养殖超标等各种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区政府将组织督查组对各乡镇、园区的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通报,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加以督促整改。对整改不到位造成严重影响的,将按照有关规定实施考核问责。同时,区政府已将畜禽养殖污染综合治理工作纳入对各街镇、园区的年度考核。
3.3加强畜牧业发展中绿色技术的支撑
做好畜牧养殖过程中的环保工作,还需要引进一些绿色技术,针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和深入研究。首先需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环境承载能力,根据畜牧养殖的不同品种、不同管理模式等来制定有效的环境污染治理方案。合理的规划畜牧养殖区域,重点治理薄弱环节。加大节水减排畜牧粪便综合利用各项项目的研究,确保绿色技术,充分发挥其效用,推动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采取多种技术措施,资源化利用畜禽粪便
与工业废弃物不同,畜禽粪便是丰富的肥源,是宝贵的资源,它含有农作物必需的氮、磷、钾等多种营养成分,施用于农田后将有助于改良土壤结构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能促进农作物增产。目前畜禽粪便资源化技术还不够普及,致使畜禽粪便对生产、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因此,应加大畜禽粪便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目前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主要有5种方式——直接还田、高温烘干制作肥料、沼气发酵、粪便饲料化和堆肥处理。我县的主要治理方式是沼气发酵、三级沉淀、雨污分离、堆肥处理。尽管畜禽粪便处理方法很多,但根据各地区的经验,经过沼气发酵和堆肥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是其中比较经济可行的方案。畜禽粪便通过密封发酵、高温堆肥、沼气发酵和微生物等无害化处理后便可进行资源化利用,通过适度规模的农牧结合,在农业内部形成良性循环,增加农民收入。畜牧养殖人员及各级相关部门应该对预防禽流感做出一系列的方案,随着我国科技发展迅速,应该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禽流感进行预防,对畜牧养殖业进行合理的监督。
结语
总而言之,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并不能忽略环保问题。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污染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加强对畜牧养殖过程中环保意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制定各项解决措施,做好污水废弃物的处理工作,并完善养殖检测工作,制定一套完善的畜牧养殖环境问题预防治理方案,逐步消除畜牧养殖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威胁,促进畜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楠楠.浅析畜牧养殖中怎样做到环保生产[J].兽医导刊.2019(17):66.
[2]李维霞.畜牧养殖的环保问题及应对措施[J].农业工程技术.2018(17):69.
[3]魏均林.畜牧养殖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当代畜牧.2015(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