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达安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也面临越来越高的质量要求。因此,为了确保房屋建筑的质量,相关施工人员必须对施工现场加强管理、对施工技术严格控制。本文笔者首先论述了现场管理在房屋建筑施工工程中的重要性,然后分析了房屋建筑施工工程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提升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质量的有效对策,希望能够为后续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
关键词:现场管理;房屋建筑工程;施工
前言
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的过程中,现场管理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施工现场的管理质量水平会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和施工单位的效益造成直接的影响。施工企业为了能够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按时完成工程目标,就必须严格管理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在合理有序的部署下确保顺利完成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实现施工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一、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现状
1.1施工现场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要想确保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就必须对施工现场加大监控力度,需要监控管理的内容有施工技术质量、人员行为规范、造价控制以及设备使用安全和原料合格标准等,由此可见,同时对多种施工对象进行有效管理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因此,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制度来对其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但是,许多建筑工程承包单位由于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以及完善的设备以及管理制度,导致其无法以严格的标准来对建筑工程现场进行有效的监督,从而增加了施工现场的危险程度,难以确保建筑工程能够顺利进行,进而影响工程质量。另外,由于施工现场监督人员责任度不高,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设备消耗、技术质量以及现场安全评估等问题不能够做出及时的反应,从而影响工程建设进度。
1.2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不完善
现如今,我国很多建筑企业正在面临新旧技术交融、新旧管理理念冲突的困境,这导致一些新型建筑工程由于自身拥有的全新施工技术无法与传统的施工现场管理理念相匹配,使得建筑工程建设进度受到限制,技术优势得不到有效发挥。而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不合理,主要是因为许多建筑企业团队对施工现场工作不够重视,不注重对施工现场技术与管理模式的深入研究和创新。例如,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然使用安全性能较低的设备施工设备,对施工人员的行为管理不到位,这都会导致现场施工安全、工程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对于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来说,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威胁。
1.3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现如今,越来越多形式的房屋建筑工程出现,施工技术也在不断完善和进步,而就目前的建筑行业现状来看,许多工程建设队伍还存在很多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的传统技术人员,对于较先进的施工技术还缺乏一定的了解。另外,这些人员的施工意识和施工技术水平大部分都不符合现在建筑工程的管理要求,这对施工的安全和质量可能会造成一定威胁。除此之外,由于缺少专业的施工管理训练,许多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对全新的施工管理理念缺乏一定了解,导致管理意识水平和经验不够,这些都是影响工程现场管理效率和施工质量的关键因素。
二、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策略分析
2.1构建完善的建筑工程现场管理制度
每一个建筑工程施工现场都必须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同时必须拥有明确的管理标准来确保工程质量,这对施工现场能够顺利完成工程任务具有非凡意义。在建筑工程开始之前,必须要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标准,对相关施工人员、设备以及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把控,以维持建筑施工现场正常秩序。除此之外,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人员要实时的对施工现场进行不同领域的管理,以确保施工现场各方面保持正常标准。由此可见,完善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制度能够有效对施工现场各方面工作进行协调,从而提升人力、物力资源的利用率,减少成本投入,并提高施工质量。
2.2优化对工程材料的管理制度
对于一项房屋建筑工程来说,准确把握相关原材料的质量标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这就需要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人员具有超高的管理意识,实时的对现场设备材料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每一方面都能够达到标准要求。在材料供应商与施工现场人员进行货物对接时,现场人员要根据施工计划与安排对货物材料进行合理分配协调,保证材料能够被充分利用,避免材料浪费,同时还要对已经投入使用计划中的材料进行保护,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材料损坏,影响工程建设质量。除此之外,确保施工设备正常是工程顺利进行的有利保障,必须有专业的技术人员在设备使用前后进行状态检查,及时的解决设备出现的安全问题,以保证建筑工程维持正常进度。
2.3引进信息化电子管理系统
由于施工现场复杂程度较高,仅仅依靠人力来管理施工现场的话,效率必然受到影响,因此,可以适当引进一些信息化电子管理系统来辅助管理人员来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管理。例如,对施工人员的出入加以管理和限制,以及对相关人员的行为监测,这些都可以有效减轻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负担,并同时可以提升管理效率;还可以利用电子管理系统设备对施工材料以及设备进行质量和状态进行检查,准确评估材料和设备的可用性,为后续施工排出安全隐患。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电子管理系统对工程每一环节的施工质量进行评估与检验,并发现后予以解决,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建筑工程事后出现质量问题,从而为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2.4加强对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求现场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拥有较强的管理意识和较丰富的管理经验,并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有着深入的了解,以便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或设备安全问题时可以及时的做出快速反应,做好现场管理工作。在对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培训时,要注重对安全管理方面加以深度讲解,让他们意识到施工现场安全问题对于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并同时提高他们在出现事故时对安全问题的判断和解决能力,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施工现场事故的出现。
三、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必然要进行很多气焊、气割以及电焊等明火施工作业,而且诸如开展房屋内外装修、安装排水、安装通风以及安装取暖等作业都属于明火操作。而建筑施工现场最常见的火宅诱因就是明火。不仅如此,施工现场在进行明火作业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灼热的熔珠和大量火花散落,如果这些熔珠和火花散落在容易燃烧的物体上面就可能会造成火宅。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会有大量电力资源消耗,而且在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的电力线路和系统设备相对杂乱,这就极大的增加了施工现场发生电气火灾事故的可能性,而且一般情况下大量可燃材料诸如边角料、外包装袋、乙炔气体、泡沫板、木材、木花碎屑等都会存放在施工现场,万一有明火接触就可能造成大型火灾。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对现场的潜在风险进行准确评估,然后严格根据建筑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做好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确保现场的消防安全。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理也是房屋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重要内容,因为房屋建筑施工中主体施工是最核心的内容,所以首先应该重点分析主体施工过程,及时检查容易出发生问题的环节;其次,监理人员还应该仔细检查楼板,主体施工中楼板裂缝是常见问题,相关人员不仅要重点检查楼板,而且还应该避免发生漏筋和蜂窝问题。再次,在进行主体施工时还应该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因为超负荷堆载导致楼板的安全隐患增加,这就要求监理人员对其有充分认识,并做好巡视工作;最后,拆模时间应该严格把控,如果太早拆模就增加了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而拆模时间太短又可能对施工进度造成影响。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市场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今社会,施工单位为了提高其竞争力,就必须对建筑房屋的质量以及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做好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及材料质量的保障工作、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建立并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相关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以及现场监理工作等措施来提升施工现场的过程,从而有效保障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王鑫.建材与装饰.2020(9)
[2]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张益晋.建材与装饰.2020(8)
[3]房屋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点研究[J].刘锋.居业.2020(06)
[4]综述房屋建筑工程中的绿色节能施工技术[J].庞小停.中国设备工程.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