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学生解决问题能力提升策略 蒲方林

发表时间:2021/3/15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6月   作者:蒲方林
[导读]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

重庆市云阳县南溪镇长洪小学      蒲方林    404500 

摘要: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已经成为教学的重点。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主性,并且能够确定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但是依然处于懵懂时期,所以必须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从而帮助学生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年级学生 解决问题能力 提升策略
        引言: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解决问题是当前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一方面,解决问题在考卷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学生要学会运用数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以及思维能力。因此,本文通过探究高年级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注重解题思路的表达,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升数学素养。
        一、加强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
        在实际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对题目内容表述不清,可见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进一步提升,无法对问题有充分的理解,势必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如果学生对题目的理解存在偏差,解题的出错率也会随之提升所以在学生进行解决问题时,必须让学生掌握准确分析问题中有效信息的方法。但是,当前小学生审题不清、解题错误已经普遍存在,这就需要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进一步帮助学生准确把握,分析问题,总结题目类型,善于发现问题中的关键点进行重点信息标注,同时也要加强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边分析重要信息边思考解题思路,虽然这种做法会占用较长的解题时间,但是长此以往,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会逐渐得到提升,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拓宽解决问题的思路
        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解决问题时总是手足无措,缺少解题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在课本的练习题中,随处可见到“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的提示,如刘老师准备用200元买一些文具作为六一儿童节的奖品,他先花了90元买了6本相册,并准备用剩下的钱买10支钢笔,根据以上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吗?学生可能会提出:(1)每本相册多少元?(2)剩下多少元?(3)每支钢笔多少元?其中第(3)个问题是建立在第(2)个问题的基础上,有了第(2)个问题基础,学生便有了解决第(3)个问题的思路,即用剩下的钱除以10便可得到每支钢笔多少元。


学生提出问题是收集,整理,内化信息的过程,也是寻找解题思路的过程,因此,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在提问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拓宽解题思路。
        三、加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提升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有高低的差别,有些学生掌握的较好,有些则较差,这时老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提升不同水平学生的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分成不同的小组,充分发挥小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分组的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按照相同的标准分成若干小组,小组内部成员的数学成绩和水平不同,这样可以起到优秀学生带领落后学生的目的,各个小组之间也可以展开良性的竞争,老师可以为每个小组布置一些有挑战性的小课题,让小组内的同学积极的思考和讨论,从而给出问题的解答方案。很多数学问题不仅仅是一种解题思路,小组内的同学积极发言,可以分享更多解题的办法,同时成绩不好的学生也可以学习到其他同学是如何分析问题。
        四、利用综合型的例题,锻炼学生的整合能力
        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相对薄弱,在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方面存在较大的缺陷,而想要有效培养学生对数学问题的解决能力,必须注重对学生问题的综合性进行训练,学生通过这样一个综合性的培养过程,数学能力会得到显著提升,瞬时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够得到很好的发展。例如,教师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设置以下例题,比如一个长方体,所有的棱长之和为160,长、宽、高三者之比为3∶3∶2,那么这个长方体是什么形状,相应的体积又是多少?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大家知道这道题考查了什么吗?学生回答:比例的相关知识,同时也考查了长方体体积公式以及相关定义。学生经过观察,发现长和宽比例相同,地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随后经过计算得出,长方体有棱长12条,那么长宽高一个组合的和就是160/4=40,再根据比例得出一份为5,长宽高各为15、15、10、再根据体积公式可以得到体积为2250,经过学生对思路的整理,教师可以称赞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采用信息技术,将相关的长方体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培养学生的直观想象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发展,同时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也大有助益。数学老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教学能力,根据小学生对数学问题掌握能力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是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综合素养提升的基础,只有通过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性、实效性。
参考文献
[1]冯吉.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教学方法研究[J].科幻画报,2020(05):65.
[2]马淑芳.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路径探究[J].试题与研究,2020(03):84.
[3]李玉红.小学高年级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亚太教育,2019(12):2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