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市政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生活农村生活污水不仅对农村的水源地产生潜在的安全隐患,还可能会进一步加剧淡水资源危机,影响到农田耕地的有效灌溉,进而威胁到农民未来的生存和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效果与农民的生活环境具有直接的相关性,这也是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农村生活质量水平提高的有效落实。因此,农村生活水污染的治理任重道远。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引言
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工作人员根据农村具体情况,寻找合适的生活污水处理方式,加大污水处理系统的资金投入和强化日常维护,定期保养,实现污水妥善处理,为环境保护发挥积极的作用。
1农村生活污水来源
1.1厨房污水
厨房污水主要包括淘米水、涮锅水、洗碗水、洗菜水等,此类污水占生活污水总量的16%,其中涮锅水与洗碗水占生活污水中COD与BOD最大比例。随着农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肉食品及油类食品在饮食中的比例逐渐增加,这就造成农村生活污水中油脂混合物和动植物脂肪的含量迅速增加,也造成厨房污水呈现复杂化。
1.2洗涤污水
洗涤污水主要包括洗衣污水、洗浴污水及洗漱污水等,此类污水排放量极大,占整个农村污水量的46%,同时其中含有的NH3-N(0.4kg/(人•a))、TP(0.1kg/(人•a))也成为农村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因素。
1.3厕所污水
厕所污水主要是厕所冲洗造成的污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村旱厕也进行了改造,而抽水马桶的普及也导致了大量的厕所污水的产生。厕所污水中的COD(27.5kg/(人•a))、NH3-N(4.4kg/(人•a))、TP(0.7kg/(人•a))远高于厨房污水和洗涤污水的指标[1]。
2农村的生活污水特征
通过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实地调研发现,生活污水主要包含以下特性:第一是污水量比较小,分布零散。农村人口稀少,人员居住不集中,产生的污水也是分散的,这对于治理就会有很多困难。污水的处理方式通常是统一处理,将各户污水通过明渠集中在一起。没有明渠的地区直接将污水随处排放,有的泼洒至地面,污水直接蒸发。第二是污水量变化比较大,通常吃饭时间污水量比较大,其中早上的污水量最大,这与农村人早睡早起的生活习惯有关。第三是高峰期污水量的水源差异比较大。早高峰通常是洗漱污水、厨房污水比较多,午间以厨房用水为主,晚间常见的污水是洗漱污水和厨房污水。目前农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污水的种类和污水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趋势,相关负责人应该予以高度重视,增加农村污水处理的资金投入,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农村的环境[2]。
3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3.1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单一,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
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基本以村为单位建一个小型污水处理厂,污水收集困难治理工艺选择缺乏合理性。另一方面,各地在经济发展水平和硬件方面存在现实差异,多数地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没有科学的规划,在管网建设、设施选址、工艺选择方面存在漏洞。
3.2技术模式创新不足
目前农村污水处理技术常见的有生物滤池技术、集中湿地技术。这些技术处理生活污水中COD值的效果很明显,但是处理总氮、总磷的效果一般。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仍然有一定的进步空间需要不断创新。农村生活污水很多重要来源是农作物生产中使用肥料。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作物已经使用化肥来取代牲畜的粪便[3]。
3.3基建工程质量有待提高
农村污水处理基建的招标工作很多都是表面工作,基建工作主要由包工头完成。很多包工头的专业技术有限,很难将设计中的注意事项一一落实,很容易留下污水处理的安全隐患。
一些农村建成污水处理系统后,没有专业人士管理运维工作,造成污水处理系统建成后出现问题没有人可以进行修理,从而出现失控的现象,农村污水处理工作很难再继续开展。
4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艺优选
4.1沼气池污水净化技术
沼气池污水净化技术的应用主要通过有机物在厌氧以及兼性厌氧的条件下进行发酵,从而对生活污水进行处理,减少污水中的有害杂质,降低污水对水体的污染。此种技术目前在农村污水处理中得到普遍应用,是将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的处理技术。该技术成本较低,应用简单,得到农民的广泛认可与欢迎。农村污水中包含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经过厌氧发酵之后,会产生大量无害的沼气,从而将污水中大量有害物质减少,有利于污水净化处理。污水发酵之后产生的沼气,可以用于农民日常生活中,成为做饭的能源。沼气池污水净化技术目前已经取代传统化粪池技术,此种技术的应用既实现了污水处理问题,同时也为农民生活创造了能源[4]。
4.2人工湿地技术
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人工手段模拟出来一块湿地,充分利用湿地自然植物微生物与其他物质之间的关系,在其共同反应下完成污水处理。在人工模拟湿地中,利用实际湿地土壤组成物质,人工模拟出真实湿地指标,进而建立一个适合农作物存活与生长的生态系统。人工模拟湿地具有打造简单、维护管理方便、运营成本低以及生态收益大的优点,但是此项技术也存在一些缺点,即会大面积占用土地资源。因此,人工模拟湿地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要充分考察现场基本情况。调查发现,此项技术非常适合在人烟稀少或者土地面积大的农村地区开展。此项技术应用优点比较多,在农村得到了大规模使用[5]。
4.3地下土壤渗滤
地下土壤渗滤是指对预处理的生活污水,间歇式分段投入的地表以下0.5米的土壤中,通过植物根系吸收,土壤截留以及微生物降解等实现对生活污水的处理。地下土壤渗滤运行原理在于农村生活污水在化粪池中进行厌氧处理之后,通过土壤渗滤管均匀的分布厌氧滤层进行渗透,通过污染物与水进行分离,将污染物截留在土壤中。地下土壤渗滤优点:处理效率高,投资费用低,不影响地面景观,出水水质标准高。处理效果:对生活污水中的CPD处理率达80%左右,且对生活污水中的BOD、TP、NH3-N实现90%的有效去除。缺点:地下土壤渗滤容易造成堵塞与地下水污染。
4.4净化槽
生物净化槽是在厌氧-兼氧的环境下,采用膜处理、活性污泥,接触氧化以及消毒工艺,通过多种微生物的协同合作,有效的分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无污染的CO2,H2O以及CH4的过程。生物净化槽的工作步骤主要可以分为水解反应、发酵酸化以及产乙酸产甲烷三个阶段。生物净化槽装置优点:处理效果稳定,操作简单,体积小,出水水质好。处理效果:对污水中的COD有80%的去除率,BOD有90%的去除率。缺点:运营维护有一定的困难,安装和运行费用较高[6]。
结束语
农村污水管理处理工作的开展,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在选用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时,要结合农村所处的地域与环境特点,采取适合的农村污水处理技术与运营管理模式,进而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特点。农村污水量比较小,因此在选择污水处理设备时要掌握分寸,突出设备的能源消耗低、成本低以及效率高的特点,不断推广与实施“物联网+”远程监控运营管理模式,促进农村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王景亮.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及长效管理机制探讨[J].低碳世界,2020(2):35-36.
[2]谢冬梅.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与问题浅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3):72,74.
[3]盛超越,刘喜峰,白晶.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2):41-42.
[4]钱海燕,陈葵.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研究现状及技术探讨[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33):176-180.
[5]刘晓慧.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初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43(23):234-235,238.
[6]马琳,贺锋.我国农村生活污水组合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水处理技术,2014,4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