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高校站在国家科学研究的最前列,是国防技术行业的重要力量,开展了越来越多的国防科学研究项目,在高校的科研中做好保密管理越来越重要。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紧密合作为国防研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而在合作中的科研保密管理工作还面临许多新问题。
关键词:高校;科研保密;问题研究
引言:
当前,国内秘密的泄露极为严重,海外间谍活动极为猖獗,高科技技术层出不穷。高校是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防研究的重要力量,已在武器装备研究和生产系统方面开展了许多高级研究项目,有了许多科学研究成果,而科研保密性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安全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随着科研院所和高校的联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
一、高校机密科研项目的机密维护面临的问题
1、申请机密科学研究项目过程中的机密披露风险
分类科研项目的申请过程是保密的盲点。在申请与秘密有关的科学研究项目的早期阶段,需要撰写大量信息和报告及报告的研究背景,数量和技术指标都包含国家机密。但是,学校行政部门不知道哪个老师正在申请一个机密项目,不能对此进行机密监督和指导,并且存在泄漏的风险。
2、分类科学研究项目批准后,分类支持设施不完整
建立与秘密有关的科学研究项目后,负责人必须确保整个项目具有足够的机密性;在此过程中,诸如秘密人员、关键部门和与秘密有关的设备等一系列支持设施有时不符合保密性要求。
3、在进行机密科学研究项目时,机密性维护存在漏洞
在执行了一个秘密的相关科学研究项目之后,没有对项目进度进行监督。项目的实施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将生成大量的实验数据、各种报告等,并且随着这些秘密载体的数量增加,从创建到处置的秘密载体帐户将被注册。由于不完整的情况,无法跟踪秘密载体储存及销毁情况。
4、在完成并接受保密研究项目后,降低对保密维护的意识
机密研究项目的结束并不意味着机密管理的结束。即使在项目完成并获得批准后,纸张材料仍被保留,但机密计算机仍具有电子数据。一些项目使用电子数据来继续发表论文,申请专利等等。在这一点上,对保密的意识已经放松,并且仍然存在泄露的风险。
二、大学在机密科研项目的机密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的原因
1、面对机遇,科研人员充满热情,但保密性却很弱
随着中央军事委员会科研管理组织的协调完成,军事科研项目对高校的开放度空前提高。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密切合作为与相关的科研人员提供了许多参与和服务于军事工业的机会。但是,与国防科学技术局直属的七所大学不同,普通高校没有军事背景,也没有常规基础。绝大部分高校的科研人员都还没有接受有关机密性基本知识的培训。此外,大学致力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教师和研究人员必须积极进取,具有悠久的思想,与社会各阶层进行广泛的交流,拓宽对其他信息的了解并传播自己的研究成果。基于以上原因,在高校中保密条例并未深入人心。保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对风险的意识不足,导致对保密性的意识减弱,科学研究人员之间泄漏的风险增加。
2、创建的秘密载体数量很大
秘密的管理一直是一个难题,问题往往出现在每个环节上。在科研过程中,通常会反复修改科研任务报告,重复打印此文档或文档的某些页面,并且在分类注册过程中会遗漏。在复制过程中,与打印机不同,复印机没有授权控制,没有复制记录,也没有跟踪老师是否亲自复制秘密载体的痕迹。
3、由于员工频繁离职,导致保密工作缺乏连续性
近年来,由于大学自身系统的局限性,大学的人才流动变得越来越频繁。教师积极思考,具有能力和政治诚信相结合的能力。
从宏观的角度看,人才交流有利于社会发展,但交流和人才流失过于频繁,给科学研究的机密性带来隐患,也是军事科学研究的重大损失。目前,大学的大多数科研安全管理人员都是兼职的,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则很少。
4、当前的法规不完善,限制了保密工作的发展
符合资格拥有保密条件的大学必须建立专门的机密组织或部门,以建立完整的规章制度。然而,在机构建立之初,规则和规章繁琐,与学校的实际情况不符,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与国防科学技术局直属的七所大学不同,普通大学对军事研究项目的接触较少,即使某些系统结合大学的实际情况,也需要在一段时间内反复进行验证。此外,保密规则和规章的建立主要由机密管理组织执行,管理者不是直接参与该项目的科学研究者,即使单个管理者参与该项目,也仅限于个人的专业。
三、高校秘密科研项目秘密管理办法
1、加强保密教育,提高保密意识
保密培训是一个长期的项目。只有当人们意识到机密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密性管理问题。首先,保密教育应该是长远的目标。培训的内容应基于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例如分析先前泄漏中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找到解决方案。帮助相关人员彻底了解机密性基础,并学习如何解决问题。第二,保密教育必须多样化。秘密教育可以邀请专家进行授课,观看机密的教育视频,以及使用学校报纸和期刊进行机密宣传。最后,保密培训应该高度认真。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需要高标准和严格的要求。那些无法参加培训的人必须严格按照假期程序并按时补课。每个人都应该牢记的基本知识,参加封闭式考试,那些不及格的人应该参加补充考试。
2、改善监督和检查管理漏洞
机密性检查是改善机密性管理的最有效方法。首先,在进行秘密检查之前先做功课,然后对参与研究的秘密相关项目进行分类,这些项目谁参与了秘密相关项目,使用的设备以及该项目上报的数据。然后,以确认研究、发送和接收、复制,借用、使用、销毁机密业务经营者的批准和登记为重点,将检查内容作为目标。
3、激发工作热情,提高保密管理水平。
首先,保密责任人应负责保密工作。保密工作没有任何小问题,必须负责任地执行保密规则和规定,并认真地管理保密。例如,保密机构应将所有与秘密有关的科学研究项目制表,记录每个与秘密有关的工作,跟踪研究进度,并了解所有项目的进展。其次,保密人员要注意保密工作的方式,保密工作的实施包括所有人、每个设备、每个信息和每个过程,这是多样而复杂的。科学地组织和动员多个部门在保密工作上进行协作的力量将以各种方式获得回报。最后,提高机密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安全工作团队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4、完善保密制度,简化审批流程
保密系统是提高保密性的保证。首先,保密系统必须简单有效。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当系统过程简单便捷时,执行过程中不会浪费额外的时间,在处理秘密工作时,科研人员会根据保密系统的要求进行操作。第二,保密制度必须现实。从国家标准复制的系统、直接在国外使用的系统以及从过去复制的旧系统均无效。最后,保密制度必须可行。无论系统多么出色,如果不予以执行,将失去有效性。加强执行力的最直接方法是要求各级保密人员负责,保密机构应加强检查赔偿和惩罚的力度。
结束语:
高校科研项目的保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所有科学研究人员需有意识地不打破机密红灯,不按黄色机密线,不进入机密禁区,机密管理机构必须建立健全的制度,进行有效的检查,并整合多个部门的权力进行维护工作。大学科学研究项目的机密性仍在进行中,将继续探索后续工作,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并将泄漏风险降至零。
参考文献:
[1]黄波,王焕杨,钟灿涛.高校国防科技保密工作实践与思考[J].保密科学技术,2017(7):54-56.
[2]孙维维.关于涉密人员管理的思考与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6):185.
[3]魏兴,胡旭.军工保密资格认定后学校保密工作的几点思考[J].保密科学技术,2018(7):37-39.
基金项目: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平台(19KYPT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