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文工程设计(上海)有限公司嘉兴分公司 浙江省嘉兴市 314500
摘要:生态建筑设计是新时代新发展的要求,但在实践中,生态建筑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应用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要改善这些不足,需要设计人员在工作中不断提高生态意识,不断学习生态建筑设计的相关知识,从生态环境的实际出发,完善设计方案,更需要在建设中学会合理运用新技术,为建造一个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结合的生态系统而努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观;生态环境
引言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生态建筑观理念,对维护生态环境和社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合理进行规划选址、选择绿色环保的节能建筑材料、设计规划空间结构体系、有效利用周围环境的自然植被等措施实现生态建筑观,确保建筑物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1生态建筑的概述
生态建筑是因地制宜,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为依据,将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融合在一起,合理地安排并将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紧密地结合,使建筑和环境成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通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其自由地转换空间中的内外物,高效地循环利用其中的资源,从而让人们居住在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中,使人、建筑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进而形成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总的来说,一方面,就是为人们创造一个良好而又和谐的生活环境,让使用者用有高品质的生存活动空间;另一方面,减少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能量消耗,节约我们赖以生存家园里仅有的资源,保护环境、尊重自然,以绿色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建筑能够最大程度的实现环境与文化的和谐统一,通过利用可再生能源和相应的技术能够实现人尽量不破坏环境的基础上生活得更加充实,减少废物对于环境和生态的影响和破坏[1]。
2生态建筑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2.1基本原则
生态建筑通过对能源的合理应用,促进环境改善,以避免资源浪费,从而创造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态环境。充分发挥生态建筑学作用以进行建筑设计,并保护建筑物周围的生态环境,采用合理措施,避免破坏周围环境和生态平衡;尽量减少能量的消耗,避免生态资源的浪费,以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生态环境,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发展的抓手,充分合理的利用能源,进一步提升能源的利用率[2]。
2.2合理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安全性、稳定性为设计中所考虑的重要问题。为了实现安全可靠的建筑设计,需要经过精确的计算得到相应的参数以指导设计,并通过科学、高效的信息化手段,对设计结构进行优化。在建筑建筑中渗透生态建筑学理念,通过节能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将节能的理念与建筑进行有机的结合,进行设计管控,以便于实现绿色建筑。
2.3最优原则
在建筑设计中渗透生态建筑学,在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掌握建筑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实现结构方案的最优设计。在建筑物的选址过程中,需要勘察地质条件,明确纬度、气候等条件,对建筑的朝向进行合理的设计,保障太阳能、自然通风的合理利用。
3生态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3.1普及生态建筑知识,加大宣传力度
由于生态建筑属于是一门新兴的学问,人们对其认识还不够深刻,国家要增强对生态建筑行业宣传力度,并加大制度扶持,增加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将生态建筑带到教育中来,从而加快生态建筑发展的步伐。不仅要提高相关工作人员或者设计师的认识,同时需要提高普通百姓的认识。
可以结合互联网的发展优势,将一些宣传方案投放至网络平台上,如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地,这样一来普通民众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和思考。目前,在一些西方国家中对于生态建筑有着他们的经验,我国可以积极地向他国学习设计经验,之后再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己所用。
3.2合理进行规划选址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首先,合理进行规划选址作为关键性的工作,需要严格合理地遵循生态建筑观理念,从而为了实现周边环境和建筑设计相统一。在进行规划选址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对实际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实时监测施工现场周边环境的变化情况,然后制定出合理的建筑设计施工方案,能够有效地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建筑施工的科学合理性,同时设计人员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还可以考虑讲自然元素融入到设计中来,从而对建筑物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突出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理念的应用,为建筑物和周边环境统一和谐发展提供保障[3]。
3.3选择绿色节能材料
在进行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合理应用生态建筑观这一理念,在选择建筑材料时,需要选择绿色环保的节能建筑材料,这对提高建筑物的质量和性能具有很大帮助。在选择建筑门窗材料时,需要选择保温性能较强的门窗材料,比如可以选择塑钢门窗材料,能够有效地减少室内和室外的热量交换,减少能源的消耗,确保建筑物在冬天供暖方面能源的消耗,同时为了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可以设置雨水收集器,对雨水进行收集和有效处理,将收集到的雨水经过处理后可以进行绿化带浇灌,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为人们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从而更充分地体现出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观理念[4]。
3.4被动式照明及通风系统
传统节能设计方法为:建筑的设计人员通过将幕墙与建筑设计成封闭微型结构,使得建筑的耗电量达到最低,减缓热辐射。但是,其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为,由于密闭性导致空调的依赖,而使得空气质量变差,需要耗费更多的电能。目前,针对上述问题,建筑设计师所研究的重要问题为如何才能在炎热的条件下为建筑物提供自然通风。如一些建筑物使用天窗、百叶窗等办法,实现自然通风。通过生态建筑学的研究,利用生态建筑理念对建筑物进行绿化包装,一方面能够美化环境,还能够显著改善空气质量,充分利用地上空间,改善建筑的环境特性。
3.5合理利用新技术
建筑行业一直是资源消耗比较多、消耗速度比较快的一个行业,在应用生态建筑设计进行城乡规划的过程中,为了减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需要建筑人员合理使用新技术。例如,用现代化的建筑材料代替传统的砖石,现代化的建筑材料相对来说比较轻薄环保,使用这些材料进行生态建设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再比如,通过使用生物能、风能进行发电可以有效地减少环境的污染。新技术的合理使用对生态建筑建设来说是节约成本、控制污染、降低能耗的好方法,在实践中应当积极推广[5]。
结束语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经济的发展,城乡规划变得尤为重要。现阶段的城乡规划不仅要注重规划后的经济效应,还要考虑规划后的生态效应。生态建筑实质上可以满足国家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所谓的生态建筑是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在建造中满足人们的需求。这种建筑设计不仅可以降低成本,同时还能够保障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李卫玲,郑浩.浅述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3):533.
[2]陆松延.建筑设计中生态建筑观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9(1):185-186.
[3]罗振荣.生态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52):97.
[4]杨英.生态建筑设计需要建立整体生态建筑观[J].居舍,2019(7):88.
[5]马传君.试论当前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建筑观[J].中华建设,2019(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