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美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第五中学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要求中小学培养以综合素质为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这不仅要求学生在文化课程方面扎实掌握,也要跟随信息时代的社会潮流,拥有信息技术能力。笔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下的信息技术教学,进行了探究性的思考并提出几点策略和方法,为信息技术教学更加具有实效。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实效;具体措施
引言
信息技术课程其实是一门十分富有意义、趣味和实践内涵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创新创造能力与思维为培养目标。同时人们正处于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假如学生缺乏对这些技术的掌握,就容易跟不上时代的节奏。所以,为了培养出未来综合型成长型人才,在初中阶段学校要逐渐重视起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教学,积极探索采取多种方式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实效性。
一、利用分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传统的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大多采用讲解的方式教导学生计算机技术课程,往往会导致学生缺乏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而计算机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较高的自由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能力,进行计算技术课程的探究,因此,教师需要改善教学方式,可利用分组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技术课程教导,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计算技术课程效率。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工作表的数据计算”的课程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教师提供相关数据,让学生利用Excel 2003进行计算,列举出相应的电子表格,由于相关的数据计算量较大,需要学生进行分工完成,小组内成员有的对教师给出数据进行记录,有的进行表格绘制的,有的进行单元格进行设置的,学生通过小组分工方式,能够快速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在学生完成表格数据计算的过程中,会遇见一定的计算技术问题,学生通过自身的知识积累,进行小组内部讨论,总结计算机操作方式,教师也需要参与到学生的讨论,纠正学生思维方向,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利用Excel 2003电子表格完成教师的布置的数据计算任务。小组讨论教学模式能够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强与他人的交流能力,同时,在小组讨论的过程中也能够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利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信息技术认知
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现在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教学工具之一。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更应该将电子信息技术与多媒体设备进行有效结合,从而为学生全面展示信息技术内容,将抽象信息技术知识,利用视觉和听觉感觉,在学生脑海中形成具体概念,提升学生信息技术认知能力,提高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同时利用多媒体设备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性。
例如,教师在教导学生“Flash逐帧动画”的课程时,教师在网络中寻找简单的Flash动画片以及相关视频内容,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投影设备为学生播放,视频中主要介绍如何使用Flash技术进行动画制作以及由学生制作的优秀Flash动画片,这些动画片人物结构简单,由学生在电脑制图中经常绘制的图形和线条组成,内容相对有趣,学生观看后能够马上被其趣味性的形式所吸引,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同学们。你们也想制作这样的动画片吗?”学生会一口同声的说“想!”教师继续为学生播放视频,视频讲解具体如何利用Flash进行简单动画制作,学生能够利用电子计算跟随视频的讲解进行操作,当学生完成课程内容时,教师挑选出优秀的动画,为其他学生播放,同时给予这些同学奖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竞争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计算机技术认知。通过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能够为学生生动展示计算机技术课程内容,构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增加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实效性。
三、注重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反馈
初中学生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都会关注学科的考试分数,而在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科目相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用传统的考试分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评估,过于片面,不能全面的对学生信息技术进行衡量。在班级中学生会受到能力影响,导致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不同,教师不能因为学生的水平较差,而否定学生的努力,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建立自信心。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应该改善传统的教学方式,不能以教学分数作为唯一的评判标准,而忽略学生的兴趣。
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师要给学生创建教学反馈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价和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掌握程度,教师要更多注意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中所掌握的能力和收获的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课程信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能够符合未来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教师也要在学生反馈的信息中整理出信息技术课程不足,进行不断改善,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的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学习效率,促使信息技术课程更具有时效性。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课程内涵在于让学生及时跟进时代发展的步伐,了解信息社会当中蕴含的基础技能,同时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和综合能力,这也是培养全方位、多层次发展人才的社会要求。信息技术作为新兴学科的重要地位正在逐渐被认可和接纳,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和研究,最终发现高效教学手段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参与感、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质量、评价反馈教学情况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增强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的综合素质,从而达到双赢的核心素养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石学梅.建设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6.
[2]孟凡斌.浅谈在生本视角下构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2):15.
[3]宋双喜.浅析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低效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