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爱平
良井镇山井小学 广东 惠州 516265
摘要:教育界在近几年提出了“以人为本”、 “尊重生命”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学校中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各种原因而年纪轻轻就选择轻生的现象屡见不鲜。显然,从小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尊重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急需拓宽,我认为可以根据小学课程的内容特点,进行渗透尊重生命的教育、把对学生尊重生命的教育与引导他们理解正确的生死观联系起来、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等多方面入手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让学生对生命的尊重意识越来越强,更好地珍惜生命,注重生命的质量,凸现生命的价值。
关键词:德育 尊重 生命教育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是这样解释“生命”的:“生命是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然而,对“生命”的理解,台湾著名女诗人在她的散文和诗作中是这样诠释的:“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生命是一次又一次的试探。”我认为,生命是一切的本钱,没有生命,工作、生活、身体,全都无从谈起。而尊重生命的教育就是指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地进行生存意识熏陶、生存能力培养和生命价值升华,最终使其生命质量充分展现的活动过程,其宗旨是珍惜生命,注重生命质量,凸现生命价值。虽然教育界在近几年提出了“以人为本”、 “尊重生命”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学校中开展尊重生命的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学生生命意识的缺失现象越来越严重,因为各种原因而年纪轻轻就选择轻生的现象屡见不鲜。显然,从小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尊重生命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急需拓宽,成为一个现代德育不能忽视的话题。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纵观近年来青少年轻生的例子,我认为主要要加强如下几方面的教育:
首先是加强责任心的教育。生命来之不易且只有一次,应当尊重生命、关爱生命。让孩子们懂得生命不只属于自己,更属于家庭、社会。培养学生不仅要成为学习的主人,还要成为教育的主人、生活的主人,要逐渐成长为独立的、积极参与社会的、有责任感的人。
其次是加强挫折教育。教育给了学生认识自己生命的知识、能力,教育营造了尊重生命的氛围,教师要关注每一位学生,让学生明确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会经历许多困难和失败。不能一遇到困难和失败就悲观失望。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抓住每一个可能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尊和自信,教育孩子要“得之不喜,失之不忧”,以自然 的心态应对竞争,参与生活。
再次是要进行人与自然环境的教育。让学生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及大自然的规律,引导学生思考人生,以宏观的视野去认识人类存在的意义,关心人类面临的危机,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二、根据小学课程的内容特点,渗透尊重生命的教育
(一)根据语文课本的内容特点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
如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1课《鲁滨孙漂流记》就是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教育的最好的内容。
教师可按鲁滨孙历险的时间顺序,帮助学生理顺鲁滨孙“遇险上岛”、“建房定居”、“养牧种植”、“救‘星期五’”、“回到英国”这些故事情节,让学生体会到鲁滨孙遇到的不是一般的困难,是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困难。在学生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然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围绕三个问题展开讨论:一、谈谈从鲁滨孙的经历中想到什么?二、从鲁滨孙的身上学到什么?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应该如何尊重生命、学会生存?让学生在讨论中感悟鲁滨孙面对厄运的积极人生态度和感悟生存的道理。最后教师做这样简单的小结:生命对于人是何等的重要,不尊重生命谈何生存、谈何竞争?
(二)利用《品德与社会》的内容特点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
如三年级上册第四十四页《我们遵守规则》的“安全始于足下”,教师可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这句话所蕴含的意思,向学生发出这样的信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注重交通安全是何等的重要!
(三)在《科学》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
如五年级上册第八十页的《珍惜健康,珍爱生命》,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言:“为了我们的健康,为了我们的生命,除了加强锻炼、科学饮食,我们还应该怎么做?”通过指导学生看图,学生将会从这些方面回答:“防火”、“禁止饮酒”、“拒绝毒品”、“安全用电”、“锻炼身体”等方面。最后,教师根据血红色呢个的发言进行小结:“看来,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对我们少年儿童来说,生命才刚刚开始,丧失了生命,谁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小学各课程的内容都有适合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教育的契机,只要我们善于把握,善于引导,一定可以让学生充分感悟生命的价值的。
三、把对学生尊重生命的教育与引导他们理解正确的生死观联系起来
教师尽量用身边的典型事例(如:新闻报道中的警察叔叔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灾民自救等)指导学生体会古代文学家司马迁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所蕴含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诚然,我们不是启迪学生现在就去创造那些对于他们来说,即使力不所及而又是十分冒险的义举,如扑救山火、防洪抢险等,我们这样做的目的在于:从小在学生中播下“舍生取义”的种子,将来很好的服务于社会。教师正确引导学生对生与死的理解,学生对如何才是“尊重生命”,是否要“舍生取义”就会有一个正确的判断了。
四、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来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
如在校园的墙壁上写“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在专栏里渗进珍惜生命的有关内容,在课室里挂上“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没有生命就没有一切”、“为了对社会、对自己负责,请珍惜生命”这样的警示牌……总而言之,我们要努力创造条件,使校园里的每一处活动场所,每堵墙都能成为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教育的无声的语言。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高度重视安全教育的今天,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的教育是一个现代德育不能忽视的话题,值得我们积极探索。但愿孩子们尊重生命的意识越来越强,更好地珍惜生命,注重生命的质量,凸现生命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