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监理方法和技巧研究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3期   作者:李天刚
[导读] 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
        李天刚
        61232419800614****
        摘要: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对市政工程的质量要求也会越来越严格,市政工程监理工作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城市建设的好坏。工程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它整个现场是否有条不紊的进行。市政工程不同于简单的建筑工程,它往往代表了一个城市的经济面貌,因此提高市政工程的建造水平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工程中相关企业需要高度重视现场管理,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完善各种管理体系,加强监管力度,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进而保证工程的每一个项目都是完美结束的。目前我国大部分的市政工程现场监理存在一定的不足,所以想要提高工程效率就应该规范每一个步骤。
        关键词:市政工程监理;工作方法;技巧
        引言: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政工程建设数量逐渐增加,同时对建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因而在市政监理中,也要随之提升监理工作的方法与技巧,在确保市政工程质量与建设进度的同时,降低市政工程造价,将市政工程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市政工程监理有着功不可没的推动性作用。
        1市政工程监理工作新形势
        根据监理发展现状分析,面临以下新形势:(1)建造模式改变。经过多年发展,市政工程建造水平不断提高。施工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生产现场已经大不同于以往,使得监理工作形势发生很大变化。(2)监理对象复杂化。基于建造新标准和新要求,工程中积极推广很多新材料和新技术以及新设备等,采用传统的监理手段和技术,难以满足实际需求。面对复杂的监理对象,要进行监理工作的创新。(3)监理行业快速发展。从行业前沿来看,监理市场竞争力较大,同时处于改革阶段。目前来说,很多地区都提出在监理领域,积极推广应用BIM技术,助力监理现代化发展。
        2市政工程监理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2.1缺乏完善的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
        现阶段,市政工程推进过程中,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缺乏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市政工程监理现场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足够的系统性。建筑行业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个类型,因此,在相关规范程序、操作标准的制定方面建筑单位也相对落后。很多建筑单位制定的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都是引用交通管理部门或水利部门的相关规范。这种情况往往会导致监理现场秩序混乱、控制力度不足的情况出现,加大管理工作的开展难度。
        2.2管理人员专业水平低
        目前我国建筑行业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工作人员专业水平比较低,而且市场上承包企业良莠不齐同时并没有准确的标准去衡量建筑企业的工作能力。而且一般工程的现场管理人员往往是一个建筑团队选拔出来的人,他们往往并不具备良好的建筑专业素养所以并不能够认真地进行现场管理。同时因为管理者并不能很好地理解工程师的设计蓝图,所以很容易造成最终的建筑结果和最初的预想存在差别。
        2.3监理方式落后
        市政工程监理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不再局限于安全与质量等领域,逐渐朝向造价和绿色施工等,给监理工作造成很大挑战。目前来说,市政工程监理工作中采用的监理方式落后,精细化水平不高,难以实现全面覆盖,影响监理价值与作用的发挥,需加以创新和优化,切实保障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效益。
        3市政工程中监理工作方法和技巧
        3.1加强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体系建设
        在监理制度和监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监理制度建设是前提条件,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想真正实现市政工程建设质量的提升,使市政工程能够全面发挥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好的管理制度是前提保障,其能够有效提升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规范化程度。通过建立完善的技术规范与技术标准体系,能够使监理工作的开展有所依傍,在此基础上,真正使监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所建立的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规范必须最大限度地保障严格化和标准化。

行业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国家相关工作开展的思想精神,在此基础上,切实保障技术标准体系与技术规范的完善性。在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过程中,其不仅需要包含施工工作开展的相关需要,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标准,在此基础上,有效提升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的针对性和完善性,使其能够具有更强的合理化和科学化特征,确保市政工程建设工作能够实现高质量的推进。
        3.2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者
        企业应该根据工程规模的大小确定施工人员数量,并且确定各个项目的主要负责人。选择一个优良的负责人可以让整个施工现场管理更加规范,企业可以进行全部人员的培训并且选拔出比较优秀且专业技能良好的人员担任项目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不仅需要定时向企业汇报工程的主要进度而且应该进行项目的全面监测,一旦发现安全事故就及时发布决策避免企业耗费更多的资源。同时企业应该进行员工的打卡工作,让他们明确的知道自己的职责,同时也方便企业进行工作情况的检查。企业为了提高施工质量应该主动进行管理人员的培训,让他们能够了解到更多的专业知识,这样可以方便他们和工程师进行交流。
        3.3转变监理工作理念
        市政工程监理工作实践中,面对监理新形势,要积极转变监理工作理念,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监理水平,发挥监理的价值与作用。目前来说,监理工作的开展,面临着很多困境和挑战,需监理人员发挥自身的力量,围绕岗位工作实际,进行监理创新和优化,积极提高监理工作的价值与效率,保障作业的发挥。立足于工程项目,进行监理创新和优化,切实提高监理工作水平。
        3.4做好市政工程协调工作
        随着城市的发展与配套设施的升级改造,市政工程过程中涉及的相关单位交叉作业多,矛盾多,安全隐患多,监理单位做好现场总协调工作尤为重要。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来说,除道路主体单位外,还有拆迁单位、各管杆线单位,单位交叉作业多,地下老管线也。开工前要组织讨论各单位之间的施工计划,结合现场地上地下相关矛盾,优化各单位之间的施工顺序,排好各单位间的计划节点时间。施工过程中,分段讨论各单位之间位置与标高是否影响,优化好方案后,做好各单位之间的现场书面交底,避免出现后续返工处理,保证了质量也促进了进度。
        3.5配合好监管部门来落实好质量管控工作
        若想在市政工程中推进质量控制工作,就必须与监管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分不开,所以可以成立有关的监管部门,进而能够更好的落实好市政质量的管控工作。在监管工作的职责规定方面,第一,要做到对市政施工展开全程动态化的密切关注,从监督中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点,以及相关的解决举措等。第二,对于市政工程中不同的施工阶段,还要实施具有针对性的监管,比如说在施工前期阶段,要对管理制度的制定加以监管;而在施工进行阶段则要对施工中所有环节展开动态且全面化的监管;对于施工后期环节,则要对质量管控充分落实与做好,以更好保障市政施工能够满足于预期的效果与用途。
        3.6建立健全监督制度
        市政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与施工有关的所有单位应建立适当的监督制度,以确保施工工作有序进行。合理的监督制度可以确保市政工程建设参与单位明确自己的职责,确保监督的一些措施可以有效实施,可以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不合理的地方并进行改进,从而保证施工质量。比如,如果发现电缆供应商存在问题,那就可以提前解决问题,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结语
        总之,市政工程的监理人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技术能力,规范市政工程现场的管理,不断提高市政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军.市政工程监理若干问题探微.中国房地产业,2019(11).
        [2]冯洪元.论市政工程监理现场的规范化管理.现代商贸工业,2019(24).
        [3]陈德隆.市政工程监理现场规范化管理面临的困难与策略分析.江西建材,2019(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