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3/11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0年23期   作者:魏青
[导读] 随着水利部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
        魏青
        安徽省水电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随着水利部全面落实“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如施工企业员工技术及安全保障问题等,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中,可以对水利工程建设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
        
        水利工程建设在管理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比如施工人员的技术判定问题,是一项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很多的施工人员都会刻意的吹嘘自己的职业技能,到实际工作的时候才会露出马脚。还有施工安全的问题,这也是施工过程中会经常出现的问题,如果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那么会为整个工程带来困境。针对这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水利信息化来解决,将大数据技术运用到信息化建设中,建立追溯系统和诚信系统,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科学性、有效性和效率。基于此,本文针对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进行以下相关的分析和研究。
        一、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水利工程施工现场技术管理混乱
        在当下水利工程现场施工过程中,技术混乱是主要问题之一,这是由于施工企业对现场技术管理不重视所导致的。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技术水平往往无法达到统一,同时管理人员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无法实现全面管理。这种不全面的管理,可能会导致水利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诸多质量问题,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1]。造成了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施工现场处于半开放状态,进而导致施工企业在进行管理过程中的难度大大增加,往往会存在疏漏之处,造成无法全面性管理。
        (二)施工对象复杂,施工技术难度较大
        在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对象往往较为复杂,不仅仅包括对地基的处理,同时也需要包括土石方的爆破等等方面问题。除此之外有些工程实施的时节,还需要选在洪水季节。那么无论是土石方爆破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还是在洪水季节进行施工时的安全问题,都成为了施工技术的重点内容[2]。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有着较长的时间跨度,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过程时,不同的企业安全管理侧重点选择也就不同,有些企业会重视基坑开挖处的边坡安全支撑问题,而有些企业则更加重视在洪水时节施工时的人员安全问题。实际上无论是哪种安全问题都可能导致人员伤亡情况的发生,因此企业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全方面的技术管理。除此之外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现场环境往往需要施工人员在野外进行居住,因此施工条件较为艰苦,这也无形中增大了水工程施工管理的难度。
        (三)企业缺乏完善的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水利工程市场存在着巨大的竞争,而在当下的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形成统一化的技术管理模式以及技术管理措施。有些企业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不愿购买安全设施和工具,同时也不愿投入技术安全管理经费,导致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安全技术管理缺乏专业性,进而形成严重的质量问题。更有甚者,部分施工企业在为了赶超施工进度,时而进行疲劳作业,这极大的增加了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出现的可能,为生产事故埋下了隐患[3]。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为节约成本,使用的工作人员往往是农民工,这些工作人员不具备有专业化的安全知识,进而也就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安全隐患,很容易发生生产事故。造成这种情况的一方面是由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没有在市场上形成统一化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由于水利工程企业中缺乏专业化的人才。


        二、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
        (一)完善水利工程信息化体系
        为了可以有效发展并推动水利工程建设的信息化,工作人员需要创建出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保证水利工程建设整体的效率,使得水利工程可以更加顺利的建设,在开展信息化检测系统的建设中,需要对于气象因素以及当地一些早年出现的灾害都要提前了解清楚,尽量避免水利工程的建设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进而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4]。另外,还需要重视水利工程的信息化管理部门,明确每一个工作部门和每一位员工的职责,做到各司其职,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能够真正的参与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之中去,将建设工作进行信息化处理。最终可以做到有效解决水利工程之中存在的管理方面问题,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被落实和实施。
        (二)共享水利工程建设信息资源
        因为很多的水利工程建设的地理位置都十分偏远,很多时候对于科学技术的使用都比较落后,建设基础设施也比较落后,所以,这对于建设共享水利信息资源具有很大阻碍。我国很多处的水利工程相关设施建设都不够完善,很多地区的建设依据以及思维都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不仅影响信息资源共享,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也具有消极影响,所以使得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具有一定滞后性。要想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首先需要工作人员创建水利工程信息化网络系统,进一步实现网络数据的全面覆盖,使得水利工程建设地区的人民都可以实时了解国家水利工程建设的基本情况,并且可以收集一些相关资源,在实际的生产活动之中利用起来[5]。同时,国家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数据库,使得相关信息资源可以集中存放。
        (三)建设智能化数据管理平台
        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时候,需要根据水利工程特点以及技术发展趋势,着手开展水利工程的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建立基础数据平台基础上,结合BIM技术,创建出三维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这对于水利工程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通过智能化数据管理平台将数据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水利自动化管理也将会逐渐转变成智能化管理。在创建水利工程智能化数据平台时的时候,需要结合大数据理念、云计算技术,展开水利工程建设相关信息的保存和可追溯,进而使得数据信息的具有客观性。
        大数据技术的诞生,不仅为社会带来很大的影响,对于人们的工作和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之中,大数据可以为信息化建设提供基本依据和建设的标准,结合当前国家水利工程的发展现状,进一步加强水利工程信息化的监管水平。在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影响下,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已经在朝着更加先进的方向不断发展和完善,并且为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层水利管理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的满足当代社会人类的生产生活需要,进一步的提升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国家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对保证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安全性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并且促进其发展的必然路径。通过大数据技术将水利工程管理变得更为先进和科学,进而提升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这为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科学化、标准化和制度化在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马院峰.大数据技术在水利信息化中的应用展望[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20,49(09):74-75.
        [2]谢勇,胡德鹏.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7):104-105.
        [3]朱丽丽,林勇.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15):195-196.
        [4]许源.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7(13):41-42.
        [5]张文豪,李蕊,陈建.大数据技术在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20(06):177-17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