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阳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初级中学 湖北武汉 430200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现如今,在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中,教学方式有了很大方面的改革。信息环境下的地理课堂教学趣味性更强,符合目前初中生学习特点。信息教育作为教育进步的产物,人们的关注度越高。因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环境带来的教育优势,在课堂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从而体现出全新的教育理念。
关键词:信息;初中地理;教学方式;创新
引言
针对信息环境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来讲,教师不仅要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性,还要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信息环境将新型的教学手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这就需要教师在信息技术的运用方面多和实际教学相结合,不断从教学方式中总结经验,精准把握重点,打破传统教育的禁锢,从而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一、巧借微课,构建地理学习知识网络
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我们不难发现,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常常以微课的形式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结合,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网络,以此来实现信息技术的高效率应用。微课是教师在教学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教学方法,因其时间短、内容精、制作起来简单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更好地将地理知识进行划分,帮助学生掌握,让地理学习变得零负担学习。巧妙利用微课,去解决容易混淆的地理知识点,促进学生地理学习思维的清晰化,才能保障教学质量。例如,在教学《地形图的判读》这节内容时,学生要认识到高原、盆地、丘陵、山地、平原等内容。多个零散知识点出现并记忆,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难免会找不到头绪。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借助微课的形式开展教学,将每一个地形归结成一个个小的视频,让学生从微课中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自己的脑海中构建一个容易理解的知识网,从而促进地理课堂学习水平的提升。
二、利用三维立体,揭示地理知识掌握原理
课堂是师生之间互相学习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是落实新课改教学理念的主要渠道。因此,在课堂教学方法创新方面,教师要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构建趣味性教学情境,实现教学过程体现教师主导性和学生主体性,让教师实现会设计、会上课、会研究,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例如,在教学《地形和地势》这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三维立体,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地形,形象生动且全面地了解地形的特征等,如褶皱、断层的形成过程,通过三维立体的展示,这样比起教师口头讲述效果要好很多,同时也更真实地反映地理事实材料,揭示原理。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同学们去思考,针对当地的地形和地势做出一些分析,这样就会加深同学们对这节内容的印象,而且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应用还能够扩展同学们的思维逻辑,有效提高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三、重视多媒体的有效利用,实现生活化地理教学
通过大量的实践表明,初中地理中的很多知识都来源于生活,我们在生活中也都能找到这些地理知识的模型,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的视频材料,将地理知识向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有效的引入,进而帮助学生完成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和感悟,不断拉近学生的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为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在讲授“地形图的绘制”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合信息技术中的闪烁功能来凸显地图中的山川、河流、山谷等特征性明显的地形地貌,进而给学生以直观的体验与感受。不难看出,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帮助学生理解了这部分的概念和知识,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采用翻转课堂,实现课堂内容设计精细化
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方法的主要意义在于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不再依赖老师,而想要实现这一点,培养学生们的良好学习习惯是非常重要的。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树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只在学生们难以理解的部分进行必要的引导和提示,扮演好引导者和辅助者的角色。 实际上翻转课堂的这种教学方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颠覆,这种教学方法的一项重点部分在于通过视频作为主要的教学方式,所以为了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在进行视频制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精细化,这样才能够使得制作出的视频教学内容更加具有吸引力,让学生们愿意参与到其中,从而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所学内容,提升初中地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例如,在教学《位置和范围》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以中国为例,让学生从课下搜集资料来介绍一下我们生活的亚洲,让学生自己进行视频剪辑,使得制作出的视频能够变得更加精细化,在开拓学生眼界的同时,也让学生们感受到了更多的人文魅力和自然景观,在锻炼学生自主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同时,也让学生们逐渐地爱上了地理这门学科,使学生们的知识体系能够变得更加全面。除了视频制作或者PPT制作之外,也可以将知识竞赛这种模式引入教学当中,对于锻炼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丰富学生们的地理知识都有着很大的帮助。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信息环境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更加直观形象、立体可视的优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构建知识网络,更清晰的理解和学习教学重难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很好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而达到充分提高地理教学实效性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翟晓斌.简析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学科的整合应用[J].求知导刊,2016,(11):114.
[2]郭艳玲.信息技术与初中地理整合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7,(11):111.
[3]黄国强.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西部素质教育,2017,3(3):169.
[4]郭思思.信息技术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的优势及需要注意的问题[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