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黄情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黄情
[导读] 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能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美术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充分尊重美术学科的学科特性,以多元化教学方式,让美术的视觉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得到全面体现。

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文桥中心小学 黄情   332500

【摘要】在小学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能力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广大美术教师面临的现实问题。“美术课程是以对视觉形象的感知、理解和创造为特征。”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充分尊重美术学科的学科特性,以多元化教学方式,让美术的视觉性、人文性和实践性得到全面体现。采用合作学习策略,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师生沟通,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美术;合作学习;教学策略
        人类有追求美好事物的本能,小学阶段的学生对美好的事物更加热衷,这是由于学生的天性所致。在传统的应试观念教育模式中,美术作为一门不参加考试的学科,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并且常常被师生“抛之脑后”,在经历了应试教育的弊端影响之后,素质教育强调了美术学科教育的重要性,开展良好的美术课堂教学工作,有益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增长,可以使学生提升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所以越来越多的人对小学美术教育事业重视起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学生的研究兴趣,小学美术的知识体系对于学生而言并不难,但需要学生用心去学习、用心去感受,所以教师要灵活运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其中的优势发挥出来,推动我国小学美术教学的蓬勃发展。
        一、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问题
        (一)美术课堂秩序常常受干扰
        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与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不同,相对而言氛围比较轻松。在这样一种氛围下,小学生由于正处于一个爱嬉戏玩闹的年龄阶段,更容易受到这种氛围影响,做出一些影响课堂秩序的行为,类似于发出课堂噪音、嬉戏打闹等。这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存在的一大问题。这一问题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大大降低,教师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约束合作过程中学生的行为。
        (二)教师对学生的合作学习引导不到位
        合作学习对于学生之间的默契度要求较高,如果一个小组内的学生具有较高的默契度,那就可以显著提高合作学习质量,进而为学生后期知识学习奠定扎实基础。而由于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美术知识见解,当小组内的学生不能够认真倾听他人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时,就会导致合作学习效果不佳,所以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但当前大部分教师都只注重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而没有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这样就可能会降低合作学习效率。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教学分析
        (一)教师在备课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合作的时机
        美术这门学科考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讲课的时间一般都比较短,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学习的重难点,教师必须重视课前备课环节。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考虑到所创设的每一个教学活动能否让学生学会东西。合作学习并不是要求学生学习,而是讓学生学会学习。因此,教师必须从长远考虑,将合作学习的时机和教学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比如学习“水墨画树”时,就不适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因为它考验的是学生的观察力,每个人观察的角度不同,自然会画出不同样子的树。


但在学习“皮影戏”时,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因为这节课的皮影制作量较大,小组成员可以先分别制作出皮影的身体各部分,再进行合作组装。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考虑到正确的合作学习方式,给学生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更好地完成合作学习。
        (二)合理划分美术合作学习小组,促进组内学生之间的融洽合作
        为了确保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在小学美术课堂中发挥最佳的教学应用价值,小学美术教师应该注重对于班级合作学习小组的划分工作,只有小组分配科学合理,那么合作学习效果才会更加理想。部分小学美术教师仅仅按照班级学生的座位来进行简单的小组划分,而这样的方式并不是十分的科学,小组内成员应该能够做到互相弥补、互相促进,而如果组内成员学习状态、能力、性格等方面过于相似,那么其在合作学习过程之中很难达到最好的效果。美术教师应该首先应用分层教学理念,通过综合分析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的层级,并确保每一个合作学习小组中都具有不同层级类型的学生,这样组内成员的学习方式、美术创造思维等方面都会有所不同,进而可以达到启发学生学习思维的良好教学效果。当小组确立之后,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觉划分组内成员职责,而每次合作学习中组内成员可以有不同形式的任务分配,例如轮流担任小组组长,这样组内学生可以有均等的锻炼个人能力的机会。在小组合作过程之中,美术教师只需要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性意见,而不需要干涉小组内部的具体学习形式以及讨论内容,只有这样合作学习氛围才会更加融洽。
        (三)注重对于学生合作学习成果的检验,确保合作学习模式具备开设意义
        美术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活动的过程之中,需要注重对于学生合作学习成果的检验,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展示,这样一方面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另一方面美术教师可以清晰的了解到学生的合作学习情况,并给予其指导性的学习意见。而为了使得课堂展示活动的开设更加灵活,美术教师也可以组织开展有关的课堂竞赛活动,为学生确立本节课的比拼主题,并给予学生充分的小组合作与绘画时间,最终每个小组需要派一名组员将本组的作品展示出来,并通过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本场最佳作品。通过类似活动的开设,美术课堂合作学习效率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同时学生会具有更强烈的竞争意识,这些都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四)通过创新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能力,使其融入合作学习
        小学美术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为学生多提供一些机会,适时让他们独立自主地完成某些事情。同时也不应对所有事情均为学生安排的太过清楚,对培养学生自身的独立自主能力十分不利,因此,教师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使学生不再习惯于依赖别人,让他们时常自主安排学习计划,逐步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此外,许多学生还并不习惯合作学习模式,就此教师应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帮助他们快速适应这样的学习模式。
        综上所述,合作学习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很大的使用价值,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轻松地学习美术知识,还发挥了小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小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课堂学习,但是合作学习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应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合作学习法,让合作学习法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优势,帮助小学生更好的学习美术,同时提高小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况琪,刘婉珺.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农家参谋,2019(01):147.
[2]陈磊.小学美术教学中分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应用刍议[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12):56.
[3]谭显珍,刘显成.刍议团结意识在美术教学中的培养[J].民营科技,2016(09):2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