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有效途径实践研究 李晓鸥

发表时间:2021/3/9   来源:《青少年导刊》2021年1月   作者:李晓鸥
[导读] 为了改善家校的沟通方式,发挥家校共育的价值影响,逐渐的优化学生的教育环境。本文将根据“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特点”对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强化家校共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浙江温州苍南县钱库镇第四小学   李晓鸥    325800

摘要:为了改善家校的沟通方式,发挥家校共育的价值影响,逐渐的优化学生的教育环境。本文将根据“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特点”对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进行研究,强化家校共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途径
        引言
        在我国的传统家校沟通的环节中,由于学生的人数较多,教师的数量有限,无法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造成信息反馈的不够及时,甚至家校互动的方式过于的形式化。现在我们处于互联网的背景下,小学家校沟通的形式也变得多样化,沟通也比以前更加便捷。所以,下文我们将对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的讨论。
        一、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的特点
        (一)信息传递的比较及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将传统的应试教育转变成以素质教育为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模式,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的培养也成为家校教育的核心目标。与传统的家校沟通模式相比,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沟通模式,家长和老师交流的更加及时。随着我国互联行业的兴起,涌现出许多社交软件,比如,微信、QQ、钉钉等,为我们的家校沟通提供了许多便捷的交流渠道。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上述的社交的软件分项学生的近况和学习的情况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根据家长反馈的情况对学生有一个更加清晰和全面的了解,在对学生进行培养时就可以具有针对性。
        (二)互动形式的多样化
        与传统的家校模式相比,在互联网背景下的家校互动形式不在受到限制。在互联网背景下,家长、教师不在局限于电话进行交流。教师可以使用手机、电脑或是平板这一类型的移动设备,记录学生在课间、上课以及教学实际中各种的情况,将录制的视频或拍摄的图片分享到家长群里,或是各自的发给学生家长,让家长可以直接的了解学生的情况。有助于教师可以有效的跟家长进行沟通、引导家长参与家校共育,增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互动的有效途径
        (一)灵活的使用互联网社交软件
        在互联网+家校互动的背景下,可以有效的确保家校沟通交流的有效性,从事相关工作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灵活的使用网络社交软件,开展家校共育的工作。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家校沟通过程中,小学阶段的各个学校会使用短信、家长会或是教师进行家访的方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以及家庭情况。这种互动方式,导致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效率比较低,教师传递给家长的信息不够及时,严重影响学生的发展与学习。


因此,在现在的互联网+家校沟通的方式中,教师可以利用微信、QQ和钉钉等社交软件,随时对学生的家长传递学生在学校的近况以及学习情况,与此同时,将学生的家庭作业、学校布置的家庭活动分享到家长群里,让家长发挥监督职责,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监督与辅导,和学生一起完成家庭互动,扩宽学生的学习范围。举例来说,教师在进行家校互动时,可以向学生家长展示学生的作业本、小发明、才艺、以及书法和绘画作品,使家长可以随时随地的掌握学生在学校的情况。也可以在家长群里分享班级的三好学生、雷锋标兵等荣誉,不光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家长对家校的配合度,发挥互联网背景下家校的实际价值。
        (二)搭建家校互动平台
        在“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背景下,发挥家长和教师共同参与学生教育的价值,利用互联网平台的优势进行家长与教师的互动,搭建家校互动的交流平台。
首先,在家校进行互动时,学校可利用互联网平台的功能进行设置,及时将信息发送给家长,再通过平台的回访功能、调研功能,邀请家长参与教师校园和班级内的建设,和老师一起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在节假日向家长发去问候,增进彼此间的感情,拉近与家长之间的距离,提升家长对学校的印象,增加家长对学校的信任感,以一个正确且积极的态度去参与家校互动。我们也可以在平台上普及向家长普及教育知识或是如何教育孩子的知识,一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最后,教师还可以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创建博客,并教授家长掌握博客的使用方法为家长推送校园内的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一起参加,增进家长与学生之间的感情。另外,还可以在博客内进行交流,分项家长间的育儿经验,分析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如何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问题家校互动平台的建立,可以帮助家长和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情况,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或学习上的难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凝聚家校共育的力量
        在“小学互联网+家校沟通”背景下,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将信息进行及时的传递,凝聚家校共育的力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互联网作为现在我们可以使用的有效教学工具,可以为学生的成长、学习创造有力的条件,实现家校共育的目的。教师在互联网平台上,可以不分时间、地域的限制为学生答疑解惑,分享学习的资源、学科作业,与家长交流学生的近况。并通过作业、考试成绩,帮助家长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督导学生完成作业。另外,也要注重学生的生活知识的普及,例如,进行火灾或是溺水知识的讲授,总之要重视学生的行为习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总结
        综上所述,将互联网应用到教育领域中,改变传统的家校沟通方式,提高家校共育的水平。为了能够与家长进行更好的沟通,学校可以搭建一个家校交流的平台,及时的与家长进行沟通与交流,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朱静.“互联网+”时代中小学家校共育的探索与实践[J].成才之路,2018(001):88-89.
[2]陈作伟.小学"互联网+"家校共育模式的探究[J].新课程·中旬,2019(8):66-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