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6月(下)第18期   作者:张晶晶
[导读] 当今社会随着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学生正在成为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
        张晶晶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实验中学 675400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素质教育大力推进,学生正在成为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这就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极其必要。然而小学以及初中时期由于学生的自控能力不强,很难做到自主学习,所以一直是教师占主导地位,而学生却不得不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这就使得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出色,这对于他们的学习非常不利,所以作为高中数学教师让学生知晓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并且合理引导学生加强自学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培养能力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学习任务重且难度大,同时时间又不是非常的充裕,尤其是对于数学学科这种现象更为明显,想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就不得不要求学生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必要性
        高中经常被称为人生的转折点,由此看来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高中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仅仅是依靠数学教师的讲解和引导性学习,肯定是无法非常好地进行学习的,因为高中数学真的是非常的难学,不仅是课程的难度大还是有着时间紧这一因素的存在的。高中要学习的课程并非是只有一门,每门课的难度都是比较大的,所以需要耗费的时间是非常多的,而要想很好的完成任务就必须做好时间的管理和规划,这也属于自主学习的范畴。所以说自主学习能力强的话是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另外,学生如果是自学的话,是可以提前对所学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当教师在进行讲解时学生学校的难度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被降低了的。同时,如果是学生进行自学的话,他们肯定会对所学的内容有了问题和解答这些问题的能力,当问题被解决之时,肯定会收获一种满满的自豪感,而非教师直接对问题做出解答,简单的问题教师直接解答的话,学生就会以为这是在浪费时间,就没有自学时的兴致了,反而会不耐烦的。是故自学的同时学生收获的还有对学习的兴趣以及感受到学习时的快乐,如此学生就会爱上学习了,学习的积极性自然而然地就会提高的,那么学生的学习质量又怎么会再值得担忧呢?吹次以外,自主学习能力是创新型人才所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学校如果想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的就必须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也必须要学会加强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使自己成为创新型人才,因为这种人才是社会所需要的。最后提一下,学生如果可以自主学习的话,其实某种意义上讲是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的,让教师不再那么地劳累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2.1设立教学的情景
        想要教会学生一道问题或者是讲解清楚一个知识点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并非是难事,难的是如何让学生自己学会解题自己学习知识点,这就需要学生有着非常高的自主学习能力了,但是一般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太强,这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培养和提升这种能力了。因此,对于高中数学教师来说无论在任何时候最重要的不是为学生讲解难题从而提升更成绩,而是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的目的,因为只有学生自己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才会有着很高的学习效率。教师要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课堂开始之前,通过设立有效的教学情境或者是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带着一种求知的态度进入到之后的学习中。这样学生才可以真正做到融入课堂之中,才会真正地拥有这是为自己学习的想法,才会静下心去学习。
        例如,教师在教授“空间几何体”这一章的知识点时,就可以在课前做几个立体的棱柱、棱锥、棱台以及圆柱、圆锥、圆台和球的模型,这样做其实就是在为学生创设一种比较直观的教学情境。在这种教学情境之下学生可以通过直接观察教师所做的模型,进而学习到相关的知识点,这样就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的目的。并且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更容易掌握相关的知识点,进而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拥有自学的动力,只有拥有了动力自学的效率才能提高,才会想办法去解决自学时的困难,这样不知不觉间就使得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了培养。


        2.2创新教学方式
        既然要提高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那么肯定是要以学生为主体,而不再是让教师在作为教学时的主体。那么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已经显得不再那么适用了,因为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其实并不是太高,一旦学生不能很好地参与课堂的话,那么漫长的课堂时间就成为了学生的负担,他们就会希望时间能过得更快,这时他们的注意力就会不那么集中了,就开始发散,因此学生出现课堂上走神、发呆、甚至是打瞌睡等现象就显得较为正常了。如果想让学生真正地参与课堂教学这一过程中,教师其实是可以尝试去增加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提问的次数,毕竟提问与回答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方式,而且这时的问题提出者应是不固定的,也就是说提问应当不在局限于教师对学生,同业也可以是每一个学生对教师进行的。通过问答互动,我们可以看到的不仅是学生注意力变的高度集中,完全可以跟上讲课的进度,没有出现掉队现象;而且同时还有着使教师明白在之前进行的讲解环节中学生是否存在问题,如果有问题的话这些问题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讲解,让学生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的益处,从而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互动方式绝对不仅仅局限于问答,互动的形式还有很多种的。例如,在教授“概率”这一章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通过抛硬币,让学生猜正反面的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一来学生的注意力将会全部集中在教师手上的硬币上,同时又都会迫不及待地说出自己对于硬币正反面的猜想,如此课堂的活跃度又怎么会得不到提高呢?另外,教师同时也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着教师抛硬币的方式,来学习概率方面的相关知识。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自主进行实验时,应确保每个实验组最少有两名成员,一个人负责记录,一个人负责操作;除此之外要让学生多进行好几次实验,并认真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唯有如此才可以保证数据的真实可信,倘若之进行一次实验的话,实验结果可能具有偶然性。
        2.3多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互动
        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可以非常自然地与教师进行互动,他们会十分惧怕教师,而不敢与教师进行互动,这是很普遍的,想要改变是极为困难的。这时就可以鼓励学生们自己相互进行交流学习,因为同班同学之间均彼此在一年之中陪伴时间最长的人,而且均属于平辈,相互交流也不会有太大的顾虑,而且学生中也是有非常擅长解决这类问题的人的。这时如果能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话,对彼此双方均是较为有好处的,以几何证明题为例,程度不好的同学可以拥有解决问题的思路,自己可以学会去解决这个问题,拥有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而那些程度好的同学则会对问题有更深的理解,可能会想出更好的思路与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这样他们也会有进步的。同时这又何尝不是增加同学之间友谊的难得的机会呢?
        2.4帮助同学整理总结知识点
        万变不离其宗,高中数学当中的题目确实复杂多变,然而题目又确实是符合课程标准的,指引题目解释有基础知识点进行衍生融合而得到。所以想要学好数学还是要熟练最难掌握知识点的。然而高中数学知识点又确实是繁杂的,学生如果想要一字不差的全部记住非常困难,几乎不可能完成,事故学生需要对知识点进行总结,之后再进行记忆。但是学生仍然处于知识的积累阶段,在整理时肯定会整理不完全的,会有许多知识点被遗漏,这时就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对整理后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审阅,并帮忙指出其不足之处。
        总结:当今社会所需要的是创新型人才,这类人并不是进入社会之后才开始得到培养的,他们是在学校就开始被培养的,而且他们皆具备非常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是故,学校如果想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就需要先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并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只需要教师提高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就可以对教师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丁建.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学教学参考,2016(14):54-55.
        [2]彭有文.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2):133,1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