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快乐体育”理念,点燃体育激情

发表时间:2021/3/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3期   作者:南威威
[导读] 随着当今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体育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但是,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仍保留老套的教学思想,从而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的水平得不到提升、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不能实现,所以改变教学思想和方式迫在眉睫。本文就关于“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此点燃小学生的体育激情。

南威威   浙江省温州市鞋都第一小学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对学生素质教育的大力提倡,体育教学越来越得到重视和关注。但是,当前的小学体育教学仍保留老套的教学思想,从而使得学生缺乏学习兴趣、体育教学的水平得不到提升、体育教学的目的也不能实现,所以改变教学思想和方式迫在眉睫。本文就关于“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进行分析和研究,为此点燃小学生的体育激情。
【关键词】“快乐体育”理念;小学体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76-01

        体育课程是小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八十年代日本“快乐体育”理念的兴起。使体育学习中的“厌学”问题得到改善,学生在体育课程学习过程中变被动为主动,提高了小学体育课程学习质量。基于此,教师需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的理念,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的体育学习环境,进一步促进我国小学体育课程的顺利展开。
        一、小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今的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依旧有诸多的问题存在,对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出问题的根由,为实施有效教学打下牢固的根基。1.小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在当前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由于年龄小,许多小学生的自律性特别差,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经常走神,左顾右盼,注意力极易分散,结果造成教学效果极不理想。2.教学器材不够完备由于教学场地有限及教育经费的投入不足,造成体育教学设备不充足,体育教学场地不能满足要求,使得小学体育教学受到一定的限制,体育教师无法正常有效地开展体育教学。3.重视程度不够当前部分体育教师对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上课较为随意,课前缺少必要的准备环节,体育知识的传授时间过少,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由活动,同时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快乐体育”理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一)转换教学思想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正处于比较活泼好动的年龄段,很容易对身边的事物产生好奇心理。对于小学体育教学而言,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1]。因此,在“快乐体育”理念的指导下,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将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培养学生的兴趣上,将“快乐”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游戏是小学生比较喜欢参与的一项活动,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转换成为游戏的形式,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发现体育课程中蕴含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蛙跳”训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动作的蛙跳接力比赛,使学生将训练内容作为一种游戏。
        (二)创设游戏类教学情境
        所谓的教学情境就是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结合教学内容所创设的一种具有情感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小学生喜欢玩游戏的天性,结合每节课所需要学习的体育内容,创设一个游戏类的教学情境,从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参与体育教学。就比如,在投掷学习课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投弹打靶”的游戏。首先,教师给学生准备一些沙包和石灰,并将学生分成两支队伍,每队一个计分员,然后两支队伍轮流持沙包在投掷线后进行投掷,按照沙包落在的格内进行几分,分数最多的一支队伍获胜。在这个游戏中,教师要给学生明确游戏规则,即:沙包落在格子外不得分,在投掷时不能约过投掷线,让学生根据游戏规则进行游戏。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投掷的技巧和方式,非常有利的将“快乐体育”理念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三)开展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快乐体育不代表将体育课堂打造成“游乐场”,让学生做自己想做的事,一切为了他们的快乐服务。需明确,教育的本质,一是教书,二是育人,体育课程带给学生的应该是永不言弃、坚持不懈的体育精神;坚持锻炼的体育意识;而这些与快乐体育并不冲突。故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逐渐渗透体育精神、体育意识,加入体育竞赛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在竞赛中让他们的潜能得到激发,掌握相应的体育技能。除了这些,在竞赛活动中还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设计一些需要合作才能完成的竞赛活动,如两人三足跑,锻炼学生的协调能力、速度、耐力,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这样的体育课堂对学生来说,既是快乐的,又是有收获的。
        (四)注重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小学体育教师在“快乐体育”理念下改变传统一刀切教学模式,注重发展学生个性,因而采取因材施教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以篮球一课为例,体育教师在课前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将学生分为若干层次,例如没有接触过篮球运动为A层,接触过篮球运动且自身有一定运动基础为B层,会打篮球且技术娴熟的为C层。划分好层次后则结合学生实际能力和基础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同学习要求。与此同时体育教师结合学生情况重新调整各个层次学生,保证教学顺利推进。例如针对A层学生可让学生练习篮球运球,针对B层学生则可以让学生在巩固运球技术的同时练习投篮,针对C层学生则可以组织篮球小组赛让学生发挥能力,由此一来每个层次学生均能得到提升和发展。而教师则在此过程中来回巡视,及时指出学生在篮球训练中存在的不足,促使各个水平学生共同提高。
        结语
        综上所述,“快乐体育”理念不仅可以显著增强小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为小学体育课程质量的提升起到实际的帮助。教师要明确认识到当代小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实际需求,然后将快乐体育理念渗透到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当中,最终才能有效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能素质,并且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稳定提升。
参考文献
[1]强薇.主题游戏式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施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21(02):28.
[2]何家欣.小学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相关思考[J].小学生(下旬刊),2021(02):94.
[3]陈晓丹,王汇军.小学体育课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指标探究——以田径课的评价指标探究为例[J].内江科技,2021,42(01):140-142.
[4]张剑峰.浅析小学低段体育教学中足球组合练习的有效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02):1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