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电梯变频控制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陆平
[导读]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电梯这一基础设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陆平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南京 211000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对于电梯这一基础设施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与工作的过程中,电梯担任着重要的角色,其有效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进行电梯建设的过程中,对于其变频控制进行有效研究,能够促进电梯运行高效性,提高电梯安全质量,从而有效满足人们对于这一基础设施的高度要求。在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背景下,对电梯进行变频控制的相关策略研究,能够充分满足电梯设备的运行要求,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安全性能,为人们正常生活与工作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前提。本文将通过对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电梯变频控制策略进行全面分析研究,从而有效提高电梯设施的运行效率,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关键词:速度控制;电梯;变频控制;策略研究
        引言:
        电梯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通过对其进行变频控制,能够有效提高奠定运行效率,同时能够满足电梯运行的安全要求,保证人们的人身安全。在当下的发展中,人们对于电梯的工作效率不断提高,从而对于电梯的变频控制要求不断提升。通过以基于速度控制的方式对电梯变频控制进行相关策略的全面研究,能够充分满足人们对电梯这一基础设施的高度要求,促进社会的快速发展。
        一、技术方法
        (一)相对距离控制原则
        在这一项原则中,对于速度进行控制,主要是通过安装在曳引机轴上的增量编码器实现的,借助这一编码器获得轿厢位置,从而计算轿厢走过的相对距离,将这些数据作为速度信号反馈给变频器,从而控制电梯运行速度。这一原则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过分依赖对电梯进行单一方式的变频控制,当编码器不能够准确获得位置信息时,例如钢丝绳在曳引轮上打滑等现象,这样会导致在这一控制方式出现问题后不能够对电梯进行有效控制,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时电梯在进入到井道磁开关处开始减速,此时由于编码器位置偏差,从而导致电梯在平层区域内爬行找平,也大大降低了电梯的运行效率,不利于电梯的高效运行。
        (二)绝对剩余距离原则
        绝对剩余距离原则与相对距离控制原则不同在于,在进行电梯实际位置探测这一点上,绝对剩余距离原则采用了绝对值编码器进行轿厢位置反馈,取代了相对位置原则的井道磁开关。通过轿厢与平层之间的绝对距离计算出电梯的速度,进而通过变频器控制电梯的运行速度。同时通过曳引机上的旋转编码器测得电梯的实际速度反馈给变频器。从而完成电梯基于速度的闭环控制。在电梯进行运行的过程中,其速度影响着变频控制,把握好绝对剩余距离这一项原则,能够借助绝对值编码器完成对于轿厢在井道中的绝对位置信息等的检测,并且这种检测是实时进行的,可以非常及时的反馈给电梯速度控制模块,列出这些数据就能快速算出电梯到目的楼层的绝对剩余距离,从而更好的规划运行曲线。
    二、硬件控制策略
        (一)优化RS485
        在对电梯变频控制提出以控制速度方式作为基础的控制方式提出后,应该重视对电梯的RS485通信模块进行有效优化,把握其基本信息,如它的数据最高传输速率是10Mbps,接口采用的是平衡驱动器和差分接收器的组合,从这些方面入手,做出优化。从而使其能够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进行速度的控制,最终以速度控制为基础完成电梯的变频控制,有效提高电梯的安全性能[1]。在进行电梯变频控制中,其硬件控制方式与软件控制方式都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对这一通信模块进行优化则是硬件控制方式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硬件控制方式必须进行的优化方面。如图以所示:
        
     
        (二)优化接口系统
        在进行电梯边控控制时,应该重视电梯内部的干触电接口等的处理,能够保证接口系统得到充分优化,从而能够满足电梯以速度控制为基础的变频控制要求。通过对其相应的接口系统进行优化完善,能够有效满足整体的电梯运行需求,同时能够充分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促进电梯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这一方式也是硬件控制方式的组成部分,但是其更加偏重于安全性的提升。
        (三)光耦隔离模块
        这一模块主要起到信号隔离作用,在进行硬件方式的变频控制策略中,对其光耦隔离模块进行充分优化,能够有效满足其变频控制要求,从而能够做到控制整体电梯运行速度[2]。在进行这一模块的优化时,要保证内部电源与外部电源具有独立性特点,避免由于电源的干扰造成隔离失效。
        (四)科学设计系统
        在进行相关电梯系统设计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对轿厢等硬件设备的选择设计,并且能够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出设计的安全性与高效性,避免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过分追求速度,导致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不能够满足变频控制要求,严重影响了整体电梯系统的正常运行,最终则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人们的生命安全。
        三、软件控制策略
        在进行电梯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变频控制研究中,对其相关电梯的软件组成部分进行优化也是保证这一要求达到的重要因素。在电梯运行的过程中,其不仅是由硬件设备进行操控的过程中,同时需要充分的软件保障,才能够使电梯能够得到稳定运行[3]。因此,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明确软件控制策略对于电梯变频控制的重要影响,如电梯群控板,从而能够在进行优化的过程中重视软件优化,以软件为基础做好硬件设备的控制,有效提高电梯运行的安全性与高效性,为人们的正常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前提。
        四、控制方式
        在进行电梯变频控制的过程中,其控制方式主要以软件进行操作对硬件进行命令之后完成控制需求。在进行控制的过程中,通过电脑系统软件对相应的硬件设备进行命令,使其通过传感器对硬件设备进行牵引,从而能够以软件的频率要求进行控制,最终则能够有效满足电梯频率控制的高度要求[4]。在其要以速度控制的方式为基础的条件下,应该重视软件与硬件对电梯运行速度的控制,能够通过对相应软件的系统改良与硬件的有效电梯控制进行这一要求的落实,最终则能够满足以控制速度的方式进行电梯变频控制的高度要求。
        五、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于电梯这一基础设施的高度重视,对于其运行的高效性与安全性够提出了高度要求。通过对电梯进行控制频率的方式能够满足人们的应用需求,从而提高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为人们的生活工作奠定基础,促进社会的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涛. 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电梯变频控制策略[J]. 化工管理, 2018, 000(002):214-214.
        [2]沈志华. 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电梯变频控制策略[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 000(018):118,82.
        [3]王志宇. 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电梯变频控制策略[J]. 中国化工贸易, 2017, 9(003):177.
        [4]湛宇, 张帆, 谢雨铮. 基于速度控制方式的电梯变频控制策略探析[J]. 设备监理, 2019, 000(004):27-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