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发表时间:2021/3/4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第32期   作者:刘源
[导读] 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刘源
        身份证号码:33252919840116****
        摘要:随着民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民众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开展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活环境质量,园林绿化对城市生态平衡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绿化植物的种植和养护是园林绿化工程建设的基础,种植养护技术的提升,可以促进城市绿化率的不断提高,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关键词:园林绿化;植物种植;设计
        引言
        随着现代化城市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建设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项目引起重视,并在此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结合城市整体发展形势注重园林景观设计特点,使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发展中一道靓丽风景线。同时,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注重苗木种植施工技术与养护技术,既确保苗木存活率及生长情况,又能提升园林绿化效果,突出园林绿化建设作用。同时,还可通过园林绿化净化空气,为大众提供休闲场所,时刻满足现代化城市创新发展要求。
        1园林工程绿化种植的意义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情况会直接影响绿化植物的种植效果,绿化植物在种植养护方面,是包含很多学问的,种植阶段要重视技术的应用,养护阶段要细心、耐心、坚持,植物能够得到健康的成长,园林绿化建设的价值才得到发挥。在开展园林绿化建设前,要对建设地及其周围的土壤、气候、环境等方面进行分析,选择适宜生长的植物,开展技术化栽培和种植,这将对植物的成活率产生很大影响,如果对此环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就可能会出现植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开展针对绿化植物的养护管理工作时,要对植物进行全面化保护,养护管理工作不仅包括灌溉、施肥、杀虫,同时也包括修剪枝叶等工作,病虫害防治是养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绿化植物在种植前,相关部门及工作人员就要制定好病虫害防治的应急预案。相关部门要认识到,园林绿化种植环节与园林绿化养护环节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在种植环节中,要确保绿化植物能够得到健康的生长,达到美观的效果,在养护环节中,要重视养护方案以及应急预案的全面考虑,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园林绿化建设的目的。利用图表的方式来简单介绍不同植物的不同价值。
        2园林植物种植设计
        2.1择优选取植物配植形式与植物种类
        择优选取植物配植形式与植物种类,满足园林植物生长、生态需求。具体种植时,人们须慎重选择配植形式和植物种类:一方面,设计者可提前对各种植物,如乔木、灌木、花卉、攀爬型植物的适用配植形式有足够了解,之后再根据园景艺术要求与鉴赏需求择取对应种植形式,既实现种植结构最优化,又增加景观空间均衡性、舒适性、美观性;另一方面,按照各绿植的不同功效,园景建设要求和植物生长条件选择植物类型,如道路旁提供遮阴、净化空气作用的植物,可选种易活、树干高、耐烟尘的大叶树种;水边植物则是要耐湿、与对应水景相呼应的绿植,以满足植物与园景生长、生态需求。
        2.2园林种植艺术配置
        城市环境建设中,除了要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还要实现城市环境美化,提高园林种植的艺术审美水平。园林种植的艺术配置上,可以结合植被原有的颜色、形态等特征,并运用艺术理念,体现出城市园林的美轮美奂效果。植被中根据大类划分,有树木、花卉、草坪。这些分类中有各自存在不同的颜色和香味等。在园林种植艺术配置,要从植物的异同点着手,为了营造一个艺术与美的园林世界,展示出科学的搭配与自然的融合。植被的艺术配置,需要根据美观大方的原则,并通过种植的疏密性、层次性以及色彩变换等,形成植被景观效果。城市环境园林构建,除了美观性以外,一般还具有实用功能,如供人们休闲散步等。这就使得城市园林中除了植被,还会存在一部分人工景观,如步道、长椅、凉亭、假山、水池等,为了能够保证艺术配置的一致性,需要在种植植被时,结合周围的园林景观进行优化,使园林整体呈现出和谐性。


        2.3园林布局设计
        园林布局设计,主要目的就是确保工程项目整体顺利实施,而实施基础前提就是完善施工方案,经过前期各项工作准备,还需全面、多角度分析,确保施工方案设计合理性。例如:在苗木类别选择时,就考虑到园林整体布局情况,可借助苗木类别不同对园林空间自然划分,又使苗木在不同空间内都能展现出独特性质,依然影响着园林整体建设效果。除此之外,还需注重园林整体环境美化,以园林施工方案为基础前提,再完成苗木栽植、排列等工作,无论是树木形态还是树木高度都能保持一致。再或者是根据园林施工方案及创新要求,在不同空间区域中展现苗木不同形态,既在创新过程中完成树木外形修剪工作,又使苗木在园林绿化建设中体现自身特点与影响性。再如:注重苗木配比,以园林内各空间应用性及特点合理选择苗木选择及明确种植时间,展现苗木形态、特点,还可确保园林绿化空间布局设计合理性。主要是结合项目实施要求全面分析,能够在施工图纸设计环节中对苗木配比图详细绘制,为后续苗木种植及园林绿化空间布局提供重要依据,使各项工作开展都有明确目标。
        2.4为苗木的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园林建设不仅对绿化植物的树苗质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对种植环境提出了一定的要求。绿化植物树苗大多都是移栽过来的,苗木的根部通常会保留一定的土壤,目的是为了保护苗根,因此,工作人员要确保树穴的体积大于苗木根部土壤的体积,树穴的底部要平整,两壁要竖直,苗木根部放入树穴后,回填土并浇水,这样才能完成绿化植物树苗的栽植,避免出现绿化植物树苗倾斜倒塌的现象,确保绿化植物树苗在良好的生长环境中健康成长。
        2.5病虫害的防治管理
        绿化植物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同时又具有较强的复杂性,在防治病虫害的过程中,要以预防为主,坚持综合防治的原则。详细分析各个季节出现病虫害问题的特点,对病虫害的发生进行总结与掌握,安排专人负责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工作。结合药物的特点来进行药物防治,避免出现病虫害的大面积发生,将病虫害的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2.6苗木养护工作
        园林景观的苗木养护工作对提高园林景观质量是必不可缺少的。一个优秀的园林景观如果没有进行苗木养护,后期的景观效果一定会大打折扣。绿化植物在种植完成后,必须有专业的养护人员进行养护。这项工作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要具备各种园林植物绿化养护技能,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经验,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植物的养护方案。养护人员要在刚种植完就进行浇水,浇透但不能过量。根据降雨情况,必要时要进行人工浇水,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在入冬前要浇1次水,避免因为冬季低温造成冻害。养护人员要对园区绿地进行除草、松土工作,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工作,每年的最佳施肥时间为3—4月、7—8月。施肥前先松土,再施肥,之后进行浇水工作,采取肥水结合的形式,促进植物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另外,要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养护人员还要有一定的修剪经验。
        结语
        综上,园林植物种植作为构建优美城市环境,促进自然生态系统循环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前进性发展自然成为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中之重。园林植物种植是一项繁琐且复杂的工程项目,所以,设计建设过程中,人们不仅要考虑园林植物种植所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意义,还需注重园林植物种植所应遵守原则、标准,并根据实际种植环境选择适用性强的配植形式和植物,以便最大限度将园林景观的作用与功效发挥出来,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申永丰.刍议园林绿化中苗木种植施工与养护技术要点[J].农业与技术,2019,39(20):167-168.
        [2]王晨.城市环境建设与生态园林景观植物配置方法[J].吉林蔬菜,2019(04)74-75.
        [3]陶德专.绿化种植施工技术在园林景观施工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