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辉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 650101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化率逐年增加。城市的下坠面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大量的绿地、农田、林水域都被水泥、沥青、石砖等透水性差的材料代替。阻断了土壤与雨水之间的通道,导致了渗透与蒸发量都极大的减少,同时还破坏的城市的自然水循环。增大了洪涝灾害发生的机率。为此,本文研究昆明降水特点,居住区雨水的特点。研究如何利用,缓解城市用水压力。
关键词:城市居住区;雨水利用
一、选题依据
昆明市滇池流域的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300m3,在全国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水资源的不足是严重影响昆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昆明市住宅小区屋面、道路和绿地的径流雨水中COD和SS的含量较高。以雨季的第一场雨污染最为严重,初期的雨水和EMC值明显超过了滇池的水质。所以对昆明住宅小区径流雨水的收集、处理、回收再利用是保护昆明滇池水质的必要方法。
二、研究的现实意义
(1)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人工环境也随即代替了自然环境。随着各种环境危机的报道,人类开始意识到自然生态系统的复原能力要比我们想象中的小。
目前中国是世界13个缺水国家之一,全国已经有400多个城市缺水,雨水的循环利用应该尽快的提上日程。
三、雨水管理
3.1国外研究
针对雨水管理问题,英国提出了SUDS(可持续排水系统)。强调城市设计中应该减少新建和现有开发对地表水排放的影响。降低洪水对居民财产带来的破坏。改善水质,保护和改善环境。使城市区域排水系统稳定可靠。
美国提出了BMPS(最佳管理模式)和LID(低影响开发)。BMPS通过采用综合性措施来控制降雨径流的水质和水量。LID则是通过采用小型且分散的雨洪源头控制设施,对降雨产生的径流量和污染进行控制。LID强调从源头开始,全过程实施水量控制。能有效降低于是径流峰值,减轻排水系统的压力。降低城市发生洪涝的风险。
澳大利亚通过对传统雨水模式改进提出了WSUD(水敏感城市设计)强调在开发规划城市阶段,考虑自然水循环和生态过程进行水环境管理。
新西兰提出了LIUDD(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理念。LIUDD可运用于城市环境和城市周边和农村。
3.2国内研究
我国历史上也有较多类似的低影响开发。北京熙宁年间(公元1068~1077年)建成的江西漳州的福寿沟蓄排系统。2012年4月,在《2012低碳城市与区域发展科技论坛》中,"海绵城市"概念首次提出;2013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提升城市排水系统时要优先考虑把有限的雨水留下来,优先考虑更多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存积、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而《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试行)》以及仇保兴发表的《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则对"海绵城市"的概念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功能和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四、昆明市住宅小区雨水特质研究
4.1昆明市降水概况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中国西南边陲、云贵高原中心地带,市中心海拔为1891米。主要地区的海拔范围在1.5千米~2.8千米之间。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png)
注:数据来源中国天气网
4.2研究方法
(1)采样原则
相关研究表明,初期径流雨水中集中了径流雨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且降水时间,区域无法精准预测,为了刚准确的研究、发现径流雨水中的污染物情况,采用工作应该尽早准备,遵循具有代表性的原则
(2)采样时间
应该分四季采取、干湿季节采取分析。
(3)采样样本
采样样本选择屋顶雨水、地面雨水、未落地雨水、绿地溢出雨水等四个方面采集。
五、居住区环境雨水利用的特点
居住区用地类型包括住宅、公共服务设施用地、道路用地和公共绿地。所以需要与用地类型结合起来,建筑屋顶、绿地、景观水体和道路铺装等都可以作为雨水利用的区域,收集和储存(净化处理)
5.1雨水渗透系统
是一种综合考虑雨水径流污染控制、城市防洪以及生态环境的改善等要求。建立包括屋面雨水集蓄系统、雨水截污与渗透系统、生态小区雨水利用系统等。将雨水用作喷洒路面、灌溉绿地、蓄水冲厕等城市用水的技术手段。
六、雨水利用功能的潜力
雨水利用功能实质将积雨水面上输送的雨水利用雨水桶的设施收集后,用于绿化、道路冲洗、洗车、冲厕等。雨水利用可以缓解城市的水资源不足等情况,可以节约大量用水资源。
6.1传统雨水利用
传统雨水利用系统以快速排放为主。
6.2雨水利用的潜力
在不影响传统雨水利用系统的排水功能的基础上,可将灌渠和检查井中收集的雨水,根据可利用用水水质要求,就地处理,当水质满足使用时,可在附近安装如灌溉绿地的喷头等设施就近利用处理过的雨水。
参考文献
[1]何倩.现代居住区环境设计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硕士论文.20006-09-01
[2]李俊奇,车伍.城市雨水问题可持续发展对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18(4)
[3]蒙小英.雨水基础设施的景观化与造景系统[J].中国园林.2009-09-07
[4]聂发挥,李田姚海峰.上海城市绿地土壤特性及对雨洪消减效应的影响[J].环境污染雨整治[J],2008(02)
[5]李龙.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雨水系统构建与效能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硕士论文.2019-06
[6]刘志勇.昆明市城市住宅小区雨水水质特性及资源化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