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要点探析 孙崇昌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8期   作者:孙崇昌 董晓丽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符合当今时代对装配式建筑提出的高效、安全、环保等多项要求,装配式建筑图集和相关标准也随之推出。
        中匠民大国际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分公司  山东济南  250101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符合当今时代对装配式建筑提出的高效、安全、环保等多项要求,装配式建筑图集和相关标准也随之推出。电气设计作为此类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结合现有标准及规定等要求,参考项目实际情况及专业特点,对预制构件中预留管线及预埋设备等展开科学化设计,确保设计质量,保证施工顺利。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防雷引下线;设计要点;电气设计;管线埋设
        引言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工作必须紧跟时代发展趋势,体现出一定的时代性,需要采用科学的技术方式,在设计时提高整体设计能力和水平。在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时需要进行深入的系统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找合理的处理方案,利用实践检验的形式,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主要将预防事故或故障的出现作为前提,尤其是要防止因电气设备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而导致安全事故,所以必须重视预防的作用,关注施工安全。
        1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应遵循的几个原则
        在装配式建筑技术不断发展进步的背景下,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趋于成熟,尤其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及现代通信技术的辅助下,装配式建筑电气技术取得了很大发展。随着人们对装配式建筑物使用功能要求的提升,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逐渐向着智能化及绿色化方向过渡。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及施工应遵循3个原则。1)功能性。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施工首先要满足装配式建筑物各项使用功能,例如在装配式建筑照明功能设计上要把握照度、显色、色温等要素。另外,在装配式建筑通风功能上主要是对装配式建筑空调风量及温度进行专项设计。2)经济性。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施工不能一味考虑功能性,还要对设计和施工成本进行控制,要重点对装配式建筑电气设备运行时的费用支出进行评估,平衡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资金投入与电气功能产出之间的关系。3)环保性。环保性也称节能性,是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中降低能耗的原则,主要是在装配式建筑电气线路设计及设备选型上本着能源节约的考量而科学选择。例如,装配式建筑物需要大面积照明,此时在变压器功率设定以及电能传输线路设计上就要突出采用先进技术以达到能耗降低的目的。
        2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要点
        2.1坚持原则,理清重点,转变设计理念
        首先,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人员要坚定信念,坚持电气设计的科学性、安全性原则,分析和研究装配式建筑法规和电气设计标准,不因开发商的要求而做专业上的妥协。其次,合理设定电气设计方案的总体目标与次级目标,理清设计方案的重点与次重点,明确装配式建筑功能诉求,坚定设计方向。最后,转变设计理念,增强细节把控能力,全面系统地记录电气系统参数,从而科学配置电路。其间要严格把控电线材料,保证质量过关,减小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最终形成以设计指导实践,以实际施工情况优化设计的双重互动机制,从而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有效性,也保证整个施工进程的顺利展开。
        2.2加强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管理
        设计人员之间要保持密切的联系和配合,在结构规划、线路设计方面,必须参考综合讨论标准进行;在实地调查、设计时,必须按照小组化方式操作,提升整体效率,采集大量样本开展研究;在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时期的模拟环节,必须考虑到对各方面环境、各部分因素造成的影响,重视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的现实可操作性;针对设计综合控制进行分析,开展多方面指标测评研究,不能简单地从效率方面研究。


        2.3装配式建筑电气电线管敷设环节
        装配式建筑电气施工中在敷设电线管时,如果施工人员未得到技术交底及专项施工培训,不熟悉施工规范及现场施工环境,极易导致电线管敷设出现操作失误。敷设电气电线管时,主要有6点问题。1)因成本因素不选用金属管,采用PVC管,影响电线管寿命周期。2)金属管外观瑕疵,例如管口粗糙有毛刺等。3)电线管敷设在现浇板底筋时未进行防护。4)电线管在穿越施工时线路设计不合理而出现堵管。5)进电箱及现浇板内等部位敷设电线管时拥挤无序。6)电线管被破坏,易发于安装膨胀螺栓或天花吊顶时。针对装配式建筑电气电线管敷设时的问题,可从6个方面加以解决。1)在装配式建筑电气电线管下料配管前严格执行电气施工设计规范及验收标准,电气系统、装配式建筑消防系统及明敷管选用金属管。2)金属管采用钢锯进行切割,不可使用割管器,保证锯口平整不倾斜,切割后使用圆锉处理管口毛刺,避免电线表皮因穿线而遭受损坏,进而影响绝缘性能。3)过线盒安装在楼板底筋部位时,考虑到底筋直径过大可能使结合部位出现线管翘起问题,此时可以使用泡沫或木板垫高过线盒3cm~4cm。4)为了解决电线管阻塞问题,连接好线管及过线盒后,须将两者接口使用电工胶布进行包裹,专人旁站监督,发现接口脱离或爆管要及时处理。5)电线管须交叉放置时,要对线管排序,留出2cm以上的管间间隙,然后使用混凝土填充线管周边。另外为了保障砌体墙体的安全,在配电箱上方须设混凝土过梁,过梁预制成凹型,以便布线管。6)预埋装配式建筑楼板部位电线管,根据管线敷设路线使用墨水或墨线在模板划线,在进行膨胀螺栓安装作业时规避划线区域。
        2.4电气管线埋设
        (1)管线与结构专业钢筋。预制墙内的钢筋是结构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气专业在设计过程中应与结构专业积极配合,确保不打断钢筋,尽可能地减少管线穿越钢筋的情况。此外,墙体中钢筋及内面筋之间存在距离的要求,因此本专业在设计时,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调整,避免出现管线交叉问题,尽可能地降低管线使用的数量。针对一些大规模的交叉节点,设计人员需要和结构专业沟通,明确具体的可操作性,降低各类问题的产生,确保施工顺利。(2)管线与墙体。为确保管线在结构墙体内的顺利预埋,设计人员应优先考量管线外径的最大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一般应小于或者等于板厚度值的1/3。设计人员若想满足这一要求,需要在设计时充分明确管线外径,通过和结构专业的沟通,明确叠合板找平、现浇层的实际厚度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而明确可允许敷设管线外径的最大值。倘若遭遇管线交叉问题,厚度大于规定标准,设计人员应重视和其他专业沟通,探讨能否加大板厚度,倘若无法实现,则要通过变改管线路径等方式进行解决。同时,若叠合板桁架钢筋超过预制板面,管线和桁架钢筋存在交叉问题,结构专业还应对桁架钢筋高度展开合理化设计。此外,设计人员在进行项目计算期间,还需要对施工误差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加以细化考量,留有一定余量。(3)管线之间的连接。管线之间的连接具体包括以下两种:预制墙和现浇层中的管线相连接,以及预制墙内的管线相连接。针对第一种来说,因为现浇层中管线并非一次定位,后期施工阶段可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开展针对性调整,所以可对预制墙内的管线进行相应地安装操作后,改变现浇层中管线位置或路径等方式实现连接。
        结语
        目前我国现代装配式建筑体现出多元化的趋势及特征,具有诸多强大的功能,电气设计事关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和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及安全。因此设计人员必须了解相关设计标准与原则,重视装配式建筑电气设计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确保装配式建筑工程质量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李珂,徐熙震,任书剑.基于智慧工地理论的施工阶段装配式建筑信息化管理模型[J].建材与装饰,2020(18):194,196.
        [2]王春霞,杨贺贞.装配式建筑在应急工程项目中的发展前景——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为例[J].江西建材,2020(05):92,94.
        [3]张艺川,范诗萍,余润庭.装配式技术应用于特色小镇的成本控制研究——以战旗村为例[J].建材与装饰,2020(17):101-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