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励志教育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文化研究》2021年2月上   作者:曹怡
[导读] 在当下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励志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培养都有着调控与支持的作用。而作为小学班主任来说,身上担任着重大的责任与义务,班主任是否能够抓住励志教育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对于学生的励志教育的工作,一方面需要班主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根本特征出发,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应当以学为本,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与生活方式,充分发

重庆市江津区海汇小学校 曹怡  402284

【摘要】 在当下网络飞速发展的时代,励志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的培养都有着调控与支持的作用。而作为小学班主任来说,身上担任着重大的责任与义务,班主任是否能够抓住励志教育的核心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对于学生的励志教育的工作,一方面需要班主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从学生的根本特征出发,找到最适合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学生应当以学为本,拥有积极向上的学习心态与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励志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   学生   励志教育
        【正文】  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好的励志教育在小学教育和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一方面,教师通过开展励志教育有利于教师更好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历程,对每一位同学进行独特的励志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励志教育,使学生找到自身的发光点,更好的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自信与学习自信。此外,对于小学生的励志教育的开展,能够从根本上为同学们奠定根基,更加积极向上的面对学习生活。
        一、学会自我赏识,找寻自身的发光点。
        对于小学励志教育来说,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引导学生找到自身的发光点,学会自我赏识,才能建立起积极向上的自信心。此外,对于赏识教育来讲,教师主要针对的教育对象就是平时学习和生活中成绩比较落后或者存在感较低的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过程中多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生活模式,进一步对在学习和生活上产生自卑心理的学生进行自我赏识的疏导,增强学生的自信,并且去发现学生身上存在的与众不同的发光点,合理的进行小学生的励志教育工作。这样,一方面,教师更好的完成了励志教育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自信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会自我激励,对自身内动力进行扩建。
        2.1通过自身兴趣,激励自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每一位同学都有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而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去善于发现学生感兴趣的不同方面,并且对每一位同学的兴趣进行激励引导,学生对于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必然会去主动研究和讨论,以此来丰富自我的知识和技能,激励自我成长,提高自身内动力。
        2.2树立明确目标,增强自信。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是增强自我自信的根基。班主任应当通过引导与带动让同学们树立自己能够切实完成的目标,并且带动同学们积极的去完成目标。当学生们完成自己的目标是,班主任应当主动给予更多的鼓励与支持,引导学生继续完成下一阶段的目标。


这样以来,学生在完成一个个小小的目标的过程中进一步建立起了自我信任感,也就会更积极地去面对生活中所遇到困难,对自我的内动力与行动力进行的扩建。一方面,完成了教育工作者的励志教育目标,也带动了学生养成树立目标并积极完成的主观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
        三、建立励志教育体系
        励志教育并非是小学课程中的一门实体课程,而是贯穿在整个教育中的一个引导学生励志奋发的过程。因此,一个好的励志教育体系更能带动学生积极的学习与生活。
        3.1读书励志体系。
        教师在开展励志教育的教育工作时,可以带领同学们阅读理智方面的相关书籍,通过书中的励志故事与励志人物来学习励志的品质与精神。譬如,教师可以开展“送你一朵小红花”主题读书分享会,让学生们阅读励志的相关书籍,并在主题活动中进行分享与报告在书中都学到的人物励志故事与精神。并且,对于报告完成的同学,教师采用奖励一朵小红花的形式对同学们进行鼓励与支持,以此来建立起读书励志体系。
        3.2报告讲座励志体系
        对于报告讲座离职体系,学校应当根据学生的自身心理特征与历程,开展一系列的专题讲座与报告,邀请励志教育专家与演说家展开报告励志型讲座。在讲座的过程中,专家可以向同学们提出问题,对励志教育进行巩固与发展。也可以组织建立校园采访小组的活动,通过对学生的采访与访问,了解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需求通过所得到的答案,逐步的在学校中去完善报告讲座励志体系。这样,一方面使得学校的励志教育工作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另一方面,通过报告讲座励志体系的建成,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生活。
        3.3环境教育励志体系
        好的环境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氛围。学校和教师应当更多的开展励志教育的主题活动,让学生们通过获得小小的奖励来增加自信。比如,学校可以开展“励志故事分享会”、”励志歌曲表演大赛“等活动,通过学生自愿报名的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样,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更好的平台去展现自己的风采。环境教育励志体系的建设,更好的带动了励志积极阳光向上的校园氛,也进一步丰富了学生们的课余活动,提高了自我信任意识。
        【结束语】  在当下大的教育背景下,励志教育还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它并非是一门实体课程,而是渗透在整个小学教育生涯中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好的励志教育,不仅会让学生有一个好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也会更积极主动的去面对。此外,良好的励志教育,也符合新的教育背景,让学生们更自信阳光的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王玉强.小学班主任如何开展学生的励志教育[J].科技资讯,2020,18(30):145-147.
[2]张开县.如何开展励志教育,促进学生健康成长[J].新课程学习(上),2014(02):151-15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