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整合优化

发表时间:2021/3/3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29期   作者:刘籍蔚
[导读] 在电力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电力设计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核心的部分。只有做好电力设计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保证电力系统高效可靠运行。
        刘籍蔚
        南京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37
        摘要:在电力企业整个生产流程中,电力设计质量管理工作是非常核心的部分。只有做好电力设计质量控制工作,才能保证电力系统高效可靠运行。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并对其实行动态化的监督,运用PDCA循环逐步完善管理体系。本文结合电力工程设计流程,对电力设计质量体系建立的核心要素进行优化分析,对电力设计企业质量管理工作提升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优化
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步入深水区,电力市场进一步开放,电力设计企业要想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获得一席之地,必须坚守设计质量这条“生命线”。而质量管理体系是决定设计质量优劣的关键性因素,所以非常有必要对电力设计的质量管理体系开展相应的研究分析和优化。   
1 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中的重点
        从现代企业管理实践中可以知道,质量管理是决定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开展电力设计质量管理过程中,高效智能化管理已然是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影响因素。针对不同设计阶段的全流程质量管理是电力设计企业得到可持续性发展的基本需求。近年来,电力设计管理体系虽然在逐步的完善,但是在进行实际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下文是对其中的几个重点阶段展开相应的分析,以期提升电力设计质量管理的效率。
1.1电力设计质量的前期管理
        电力设计质量管理的前期阶段,必须针对工程设计的初步方案全面开展的设计内外部评审。电力设计企业应按照工程的各项基本特点,展开针对性的创新和优化。首先,对其中所需的技术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并从不同的层面上开展设计优化,从而提升项目投资的合理性,并有利于后续施工和运行的稳步推进。其次,要不断学习新技术和新工艺,做好相应的项目研究工作,同时采用性价比高的新型设备和材料。最后,在设计过程中应该充分结合项目实际情况,为相关方提供全流程的技术支撑。
1.2施工图纸质量的审核及工代服务
        施工图纸是电力工程施工开展的基础条件,其质量审查工作必须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开展图纸审查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图纸的套用,避免因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变更和项目现场返工现象。除此以外,设计工代服务应明确设计质量目标及施工图纸的设计思路,从而有效的应对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此同时,工代服务还应整理好施工中所需的各项设备和相应的材料清单,以便业主和监理方进行实时动态监督,进而保障工程建设符合国家及行业的标准。
2 电力设计质量管理的阶段分析
2.1 初步可行性研究
        初步可行性研究主要是通过项目建设单位组织有关单位开展相应的选址选线调研工作,研究方包含电力、市政、规划等有关单位人员。设计单位在众多的方案中选取出两个站址展开初步的可行性研究,同时建设单位将相应的报告呈报给相应的主管部门进行审批[1]。
2.2 可行性研究
        可行性研究与初步可行性研究有着异曲同工的作用,同样也是通过建设单位安排建设单位展开深化选址分析,并做好全面性的对比工作,然后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最后整理出具有可行性的研究报告,将其呈报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批。
2.3 初步设计
        初步设计工作主要是由设计单位承担,当各项前置条件都通过有关主管部门审批后,应由设计单位制定出相应的项目方案,对整个投资费用实行合理的估算。在此阶段主要负责的内容是:①明确主要的设计方案和设计依据;②与建设单位做好协调工作,主要是设备的编标和评标工作的内容,为建设单位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③做好项目现场的勘察工作,并形成勘察报告呈报给相关单位;④针对多个设计方案展开全面的对比和评估,并选取出最佳的设计方案,最终将其送报给相关单位做最终的评审。


2.4 施工图设计
        设计施工图是施工过程的指导设计图,此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是依据初步设计方案和审批文件,结合规程规范进行施工文件的设计和编制[2]。施工图设计工作主要的范畴是依据项目现场的勘察资料,重点明确各个单位之间互相配合的接口处,按项目计划准备好各个专业的施工图纸。
2.5 施工配合
        施工配合主要是设计单位和现场施工人员之间的协调。首先,设计单位要扎实开展施工图技术交底工作,跟随工程开展进度,及时解决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为项目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2.6 竣工图设计
        竣工图主要是由竣工图编制单位展开相应的工作,在编制工作完成以后,将其呈报给建设单位做好档案归档处理。
2.7 回访总结
        通常情况下,是在工程投产三个月以后,由设计单位组织有关方面的工作人员,对电力工程项目进行整体的回访工作,总结工程设计,积累有关的经验。在展开回访总结过程中,针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和经验总结[3]。
3 提升电力设计质量的重要性
3.1 工程建设的客观需求
        全面提升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不仅是保障电力工程建设质量的前提条件,也是电力工程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电力工程建设由于质量优化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优化对电力工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性意义。在电力工程设计中,以全面提升电力设计的质量为抓手,逐步完善设计理念,以达到项目质量全面提升的要求。
3.2 电力系统长远性发展的需求
        电力设计企业提升设计质量,可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美誉度,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基石。电力设计是电力建设的龙头,并影响着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基于此,提升电力设计质量能够实现电力系统的长远性发展,进而促进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4]。
4 提高电力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策略
4.1 管理体系信息化的建设
        开展电力设计单位的质量管理体系优化工作,推进信息化是必由之路。质量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建设不只是将质量体系文件搬到线上,更重要的是渗透到质量管理体系的各个层面。例如对顾客满意度的调查、设计质量评定和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等,都是通过应用信息化所取到的成果。任何制度和标准通过信息化可以大大提升效率,并且不会因为员工素质的高低而有所改变。因此,促进企业质量管理信息化建设是质量管理体系长远发展的最佳手段。企业的质量管理体系都是以培训工作人员为出发点,这里的培训不一定是书面形式,而是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潜移默化。工作人员通过培训能够认知到企业文化价值,并通过上行下效的方式,对全体员工产生影响,将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入脑入心,并逐步成为企业发展中的核心部分[5]。
4.2 构建合理质量评定模式
        电力企业设计质量评定通常是校审设计产品时,按照设计差错的性质和个数来加以确定,这种方式的评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并未考虑顾客的满意度。顾客满意度是设计产品质量的重要目标,因此质量评定模型必须要将顾客因素涵盖在其中。除此以外,还应包含施工单位和行业专家等相关方,采用内外部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来构建设计质量的评价体系。电力设计企业应多措并举,通过常态化开展质量分析例会,重难点项目的集中会审以及建立问题库、梳理负面清单等多种形式来确保设计工作的高质量。
结束语:
        电力设计企业唯有持续不断地提高设计质量,保持设计、技术创新的活力,为社会奉献更多的优秀设计作品,才能不断扩大社会影响,赢得市场,优化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我们始终在路上。
参考文献:
[1]乔玉静.基于ISO 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电力设计企业质量管理建设[J].质量与认证,2018,(3):65-66.
[2]兰文灿.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6):3124.
[3]王小泽.如何做好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整合优化应用[J].通讯世界,2016,(3):185-186.
[4]李海龙,高靖,牛祉霏.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浅析[J].决策与信息(中旬刊),2015,(4):82.
[5]刘春丽.电力设计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0):7321-73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