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西工务段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在土木工程建设中加强裂缝控制是提高项目质量的有效途径。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加强施工质量控制,积极分析施工裂缝的成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严格规范施工人员的行为,减少裂缝的发生,从而为促进土木工程行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裂缝处理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关乎建筑使用安全,特别是混凝土施工中不解决裂缝问题就投入使用,会存在安全问题。新时期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但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依然会出现质量问题,最为常见的就是混凝土裂缝。针对混凝土施工中裂缝问题,采取有效管理措施提高施工质量非常必要,有利于促进建筑事业可持续发展。
1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分析
1.1混凝土配置不合理
建筑混凝土结构在塑造的过程中,首先需针对混凝土进行科学化的配置,而最终的配置搅拌结果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如混凝土配置中,各种原材料配置比存在不合理现象,便会导致混凝土浇筑之后出现泌水现象,这样便会导致结构出现裂缝。而针对这一现象,当前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个别施工单位缺乏对各种原材料进行试验配比的耐心,大都凭借以往的工作经验,直接进行原材料的下料和搅拌。这种做法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施工效率,但从混凝土结构稳定性及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而言,必然影响结构使用的长效性。对于建筑混凝土结构建设而言,初期的混凝土配置比例确定是基础,同时也是关键,通过科学的配比试验,多次对比分析,确定最佳的配置比。
1.2浇筑和振捣操作不合理
混凝土结构建设中,为避免结构出现裂缝需实现一次性浇筑,并且振捣频率控制到位。某些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在施工中,振捣过快,未能遵循“快插慢拔”的原则,振捣频率未能有效控制,导致混凝土结构振捣完成后便出现裂缝现象。对于混凝土结构而言,很大一部分工作需进行科学化的振捣。而部分工程单位缺乏对科学化振捣的认识,振捣未能严格按相关标准落实,必然损害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混凝土结构浇筑中,一次性浇筑未能到位,中间浇筑环节存在中断的现象,这样前后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和冷凝时间不同,内外部所受收缩应力不同,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现象。
1.3养护管理未能及时进行
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大层面上是由于养护管理工作不到位。对于混凝土结构来讲,强化养护管理,能针对出现的轻微裂缝及时修补,避免裂缝发展成为深度大的裂缝。且在实际养护管理工作中,需从洒水养护和遮盖养护2个方面实现。而部分工程项目在混凝土振捣完成之后,洒水养护可及时实现,但相对的温度养护未能有效进行。如在夏季高温天气下,中午需覆盖一定的草料或土工织物才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到混凝土上,以控制裂缝的出现。而就实际观察发现,这一方面相对比较欠缺。此外,建筑混凝土结构养护管理工作进行中,现代化养护管理技术未能高效使用,部分养护管理人员协调责任能力差等导致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存在一定的偏差,未能达到预期的养护管理目标。
1.4混凝土结构内部设置不合理
当前,混凝土结构应用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对于混凝土结构完整性来讲,如未能科学化设置内部钢筋,相关安装工作不到位,必然导致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现象。如钢筋绑扎不合理、钢筋最初安装和混凝土后期浇筑出现位移偏差、钢筋出现腐蚀现象未能及时清理等都会影响后期混凝土浇筑操作。如工程操作人员针对以上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直接进行混凝土的浇筑,便会导致混凝土操作完成后出现不良反应,出现裂缝现象。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当前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很大层面上是由于结构内部未能有效处理导致的。这一问题出现主要是由于管理单位未能强化监理,相关管理比较滞后,过度注重工程施工进度,未能就工程项目质量进行科学化的研究和分析,在结构建设标准设定方面存在笼统化的问题,实际践行指导作用有待进一步提升。
2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
2.1修复裂缝
裂缝修复是混凝土工程中处理裂缝的常用方法。首先必须调查和评估裂缝,并了解原因和特定领域。常见的修补方法是使用混凝土浆覆盖空隙区域。该修复方法是一种相对简单快捷的治疗方法。但是,仅可在较小的范围内使用,通常不会影响项目的整体结构。
2.2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
为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减少土木工程中裂缝的发生,在施工前必须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一般来说,混凝土的质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首先,在采购混凝土时,应严格按照标准进行采购,使采购的混凝土质量必须符合建设要求。其次,合理运用科学储存方法,结合施工环境,努力做好混凝土的储存。特别是在缺水的宁夏地区,必须考虑到昼夜温差大,少雨干旱的气候特征,并特别注意混凝土的存放环境。只有采取上述两种措施,才能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施工标准,避免产生裂纹,提高混凝土使用的安全性。
2.3确保混凝土配比的合理性
混凝土结构中的骨料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如果骨料的吸水率大,则收缩率将增加。当所用骨料的粒度比较大时,可通过减少水泥浆中水泥的用量来减少其收缩率。收缩率大的骨料将加速混凝土的凝固速度,加速的凝固速度将在混凝土中引起大量裂缝。另外,添加一定比例的减水剂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泵送性,并可以有效地控制渗水的发生。混凝土的配比应严格符合土木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另外,应结合混凝土原料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研究,调整混凝土密度,以减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2.4加强对员工的职业技能培训
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裂缝情况的发生,首先要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为施工人员提供专业知识和技术培训。主要学习的内容是项目的建设标准,建设过程的细节,改进措施,裂缝的成因以及如何避免。此外,技术人员应定期进行评估,以监控建筑工人的施工水平。由于土木工程的专业要求很高,知识和技能不完整的人应避免参与项目,促进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改善,保证裂缝防护的顺利进行。
2.5温度控制
混凝土裂缝的最大原因是温度的变化,在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混凝土中的水分开始蒸发,此时,温度变化对混凝土影响很大。在大型土木工程混凝土的施工中,有必要通过浇筑和冷却的方法有效地将混凝土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混合时产生的混凝土裂缝,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在某些高温条件下,混凝土墙主要由碎石和水冷却,浇筑表面的厚度应保持尽可能小,便于更好地散热。在低温环境中施工时,必须保持混凝土浇筑层湿润,减少外部和混凝土施工温度的变化,有效控制施工裂缝。
2.6结构设计更改
为了更好地防止混凝土裂缝,必须改进建筑结构的设计。材料选择也需要更改,将更好的材料用于合成混凝土,合成混凝土应选择中、低强度材料。施工技术人员也可以增加钢筋的使用,使支撑平台表面增加负载能力。还应考虑温度的影响,并可以采用永久膨胀方法进行设计,以有效避免温度对混凝土裂缝的影响。
结束语
裂缝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工程质量,若有裂缝现象,就会导致工程出现安全问题,甚至威胁大家的生命、财产安全。如果未及时发现并处理,裂缝不可避免地会扩展,并可能影响整个土木工程的结构。因此,为了提升工程的施工进度,提高建筑的施工效果,必须要积极做好裂缝的预防和处理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高施工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刚.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6):38-39.
[2]张慧君.解析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9(35):41-42.
[3]李琪.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裂缝的施工处理技术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33):22.
[4]陈永宏,殷城.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裂缝处理[J].绿色环保建材,2019(1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