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越
承德市第十六中学 河北省承德市 067000
摘要: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尤其是古诗词文化,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着深刻的文学价值。但是,当下的初中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不够,因此,教师应该从古诗词文化入手,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发自肺腑地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本文对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融入的策略进行了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传统文化教育
引言
古诗词用简单的语言描绘出最深远的意境,寄托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深远情感。因此,学生学习古诗词,不仅能够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水平,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但是由于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课程设置也较单一,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成为初中教学的难点,学校要不断地改变教学方法和传统的教学观念,下面就初中语文古诗词有效教学方法进行探讨。
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语文是一门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体现着,所以,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可以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结合,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继承与弘扬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帮助。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观沧海》时,教师就可以利用《三国演义》作为导读,引出本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引出作者曹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看过《三国演义》的视频,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以及掌握的知识,简单地介绍下曹操,然后教师对曹操的生平做出一个具体的讲解,重点讲解曹操创作古诗词的写作背景,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渴望,然后让学生根据作者的生活节奏来学习整首诗。其中诗中磅礴的气势以及作者广阔的胸襟是学生重点理解和体会的内容,当学生在进行朗读的时候,要求学生调节朗读的节奏、发音、情感等,带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读出诗中磅礴的气势,在朗读的过程中,脑海中最好地可以浮现当时的情景,从而感悟作者的豪言壮志,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对古诗词所表达的情感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强化课前预习,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由于受课堂进度和课堂时间的影响,教师会用仅仅课堂的45分钟对所学的古诗词进行讲授,由于时间较仓促,所以即使老师能够将古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全部进行讲授,学生也会因为跟不上老师的步伐而忽略很多重要的内容。因此课前预习就会显得尤为重要。但是课前预习并不是盲目地进行预习,第一,学生要对作者有一个简略的了解,比如了解作者的生平、生活的年代以及在何种情况下写出此诗。第二,学生要对整篇诗进行通读,找出重点难点,先自己翻译整篇诗所描述的意思。第三,学生要对自己不懂的地方进行记录,以便在上课中能够着重听讲这部分内容。只有做好课前预习,才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为课堂教学夯实基础。
3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
古诗词本身就是极具美感与艺术感的存在,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它所展现出来的语言美、情感美以及意蕴美都足以让人动容。然而,要想在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和创造力,教师就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的自我展现时间。在此过程中,由于主观解读意愿的不同,每个学生都会在诗词鉴赏中有自己所侧重的关键点。可见,诗词鉴赏没有固定、统一的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即可。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允许这种“差异”的存在,也唯有如此,教师才不会将那些极具创造性的想象扼杀在摇篮之中。
4优化语文教学过程,渗透思政教育
语文教学环节当中的每一步都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途径,教师不仅可以借助古诗词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爱国情怀以及情感态度,还可以利用语文教学的过程带动学生健全人格和心理的发展。因此,教师应当在进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时优化语文教学的过程,将思政教育渗透其中。古诗词蕴涵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因素,学生可以在了解许多古代能人志士的基础上锻炼自身坚毅的品格,教师也能够通过古诗词教学的过程引导学生分析诗人的内心世界,从而增强学生得到的思想感悟。如在进行《关雎》这首古诗的讲解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爱情是人所具有的一种独特的情感,大家都知道古诗是表达真情实感的一个重要途径,自然而然,爱情也是古诗一个重要主题内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听一首关于爱情题材的古诗的朗读音频。大家可以从中发现古人是如何抒发自己的爱情的。”接着,教师再将《关雎》的古诗词朗诵音频播放给学生进行欣赏,通过音频播放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快地进入到古诗词教学的情境之中,学生能够在听音频的过程中了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在这个基础上,教师在引导学生:“相信大家听完音频都能够感受到这首古诗所传达出来的朴素、纯真的爱情观,现阶段大家的年龄还比较小,对于爱情的了解也不多,大家应当以学习为主要任务,不要过度解读朦胧的情感。
5知人论世,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古诗词的优美之处就在于它用很简短、很精确的话语就能够表达出作者的丰富情感,是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值得学生们去继承和发扬。但是每个作者在写诗的时候,都是对自己所处、所见、所想的有感而发,了解作者的生平以及作者在何种情况下作的此诗对学生明白整个文章的深层含义有着重大的作用。因此知其人,论其事,学生在学习古诗词之前应对作者的思想情感,以及所处何种情况下作的此诗要先有一个简单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与作者情感上的共鸣,才能够很好地理解古诗词。如果有一些诗脱离作者的生平简介以及背景去理解,那么这首诗从字面就只能理解为一些山水诗或者田园诗,理解不到其中丰富的情感以及哲理。
6提升教师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
教师要想在古诗词教学中更好地渗透传统文化,就应该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对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以及价值观念有着重要的帮助。第一,教师一定要具有扎实的丰富的古诗词知识,在深度剖析古诗词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古诗词鉴赏能力。教师想要为学生全面地讲解古诗词的前提就是自己的文学功底要扎实,利用自身的文学素养来熏陶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带领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第二,教师自己本身要真正地热爱古诗词。教师首先要热爱古诗词,对古诗词学而不厌,对古诗词进行深刻的分析与研究,感受其中蕴含的感情,对古诗词中的教学意义进行深入的发掘,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的研读,从而对学生展开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以及文学素养的发展与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
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进行古诗词的教学时,教师应该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将古诗词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加深学生对古诗词以及文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对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有着重要的帮助,从而促进传统文化在初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杰.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研究[J].考试周刊,2017(31).
[2]何昕.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入[J].中国校外教育,2015(18).
[3]张丁荣.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及对策[J].?读写算(教研版),2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