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和措施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29期   作者:李润哲 张树举
[导读] 信息技术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也得到关注及应用,
        李润哲  张树举
        (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省泰安市 271000)

        摘要:信息技术及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也得到关注及应用,现阶段,我国诸多城市已采用数字化城市管理模式,并取得一定的管理成效及经验,但是数字化城市管理事件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制约着其管理效果及应用价值的真实性体现。本文将分析数字化城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其优化措施,以期推进城市数字化管理的发展进程。
        关键词: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我国城市的经济产业、文化教育、民众生活都较为聚集,须政府部门对其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以此保障城市运转的和谐发展及社会民众对城市服务的满意度,同时城市管理水平及其管理效用也代表着城市发展进步程度。当今信息技术、科技设备、人文素养的不断提升下,数字化城市管理方式逐渐得到政府部门的应用及重视,其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管理部门数据信息的整合利用程度,提升城市管理的反应效率及问题处理效率,还能促进社会民众参与到城市管理中,使得社会民众获取更多的社会参与感,利于社会民众社会责任感及城市发展使命感的激发提升,进而推进城市的和谐性、高效性发展。但是我国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研究应用尚存在诸多的可优化、可拓展空间,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建设不全面、功能扩展不完善、参与主体单一、区域利用率低、管路数据共享受限、专业管理队伍匮乏等问题制约着数字化城市管理效用的提升及其应用价值的发挥。因此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正视并重视数字化城市管理的重要意义,明确掌握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本质,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服务理念,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强化政府管理职责及其管理水平,推进各管理部门的信息整合能力,充分发挥出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效用。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成效
        (一)强化政府管理职责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不断推进,推动了城市管理从被动收集信息管理方式转向于主动收集信息管理方式,促使城市管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效率都得到显著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将城市监督工程独立出来,并将城市管理问题进行了部门职责细化,确保城市管理问题的可溯源性,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监督效率,还能提升监督部门与管理部门的针对性配合效率,进而提升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理效率及质量,促进城市管理的高效敏捷、精确科学发展的方式,同时强化政府部门的管理职责及社会服务效果。
        (二)提升政府管理水平
        数字化城市管理不仅可以及时发现城市管理中的问题,还能将多元化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析,根据既定数据库及系统设置将其归类分配至相关的责任部门。数字化城市管理可将公安系统、交通系统的城市管理监测视频进行共享,提升城市信息资源的统筹安排及最大化利用率,提升资源查找利用的效率,降低城市运转的投入成本,推动城市建设的资源节约型发展。数字化城市管理还可以对城市进行信息实时采集、巡查采集、无盲点监管等,进而一旦发现城市管理问题,可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及精准反应,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及效率。
        (三)推进各管理部门的信息整合
        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及计算机设备的管理平台,其可通过网格划分、管理层级划分、遥感影像、工作网格划分等技术手段使得城市管理各部门的相互连通,实时联系。在该基础上利用互联网传输技术实现各部门信息数据的共享与交换,进而提升各工作部门的工作协作效果。而且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还可以借助网站技术、社交平台、社交软件等与社会公众的直接联系,社会公众可以将对城市管理进行真实性、客观性的评价,借此保障了城市管理的切实执行效率。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
        (一)数字化城市管理功能发挥受限
        数字化城市建设的本质是借助城市数字化网络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数字化城市建设不仅要注重互联网铺设、媒体互动等方面的建设,还要注重吸引公众积极参与到数字化城市建设中,借此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社会服务功能。但是现阶段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覆盖范围有限,而且其主动性不够、公众参与积极性也不高,导致数字化城市管理功能发挥受限。
        (二)数字化城市管理互动主体受限
        没有互动的城市管理是无效、不可行的管理,数字化城市管理失去了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功能,其管理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诸多城市的数字化管理虽然已经创设了区、街办、社区三级管理平台,但管理平台的运转仍然以城市管理指令下达为主,其管理问题的处理也以政府处理方式为依据,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有限,无法真正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应用效率。
        (三)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共享受限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以城市数据信息为依据,其城市数据信息共享程度直接决定着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效率及质量。因此,数字化城市的政府官方网站结构及其内容结构须按照标准化结构设计,以此便于各社会机构、各商业机构与政府部门的网络对接,便于信息数据的全面性、完整性共享。但是部分城市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存在数据内容陈旧匮乏、结构层次混乱、数据存储传输技术滞后等现象,对数据共享、数据更新造成极大的阻碍。
        (四)数字化城市管理区域发展受限
        城市由多个区域构成,各区域的经济基础、发展方向都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也就造成城市各区域的数字化管理建设进程不一致的现象,例如经济文化滞后的城市区域数字化管理方式的落实,其管理应用存在数据更新慢、数据不完整、关注度不高等现象,对于城市的整体性数字化管理发展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
        (五)数字化城市管理队伍发展受
        人才是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发展动力及保障。我国的数字化城市管理起步较晚,该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基础薄弱,而且相关部门的数字化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机制尚不健全,导致城市数字化管理人才的供给及储备严重不足。而且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熟练操作需要技术人员用一定的时间熟悉、磨合,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人机对话效果,但是部分城市在该方面的管理及引导机制尚不成熟,制约着数字化城市管理队伍的发展效率。
        三、数字化城市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拓展创新数字化城市管理
        现代化发展节奏下,城市发展也是处于快速发展状态,城市管理内容及管理方向也处于不断调整的状态。

因此城市在建设数字化管理时,应注重其与城市发展、城市管理需求的一致性,并增加其管理弹性及灵活性,使之实践应用切实可以满足城市管理及城市发展需要。城市在制定数字化管理规划时,要确保数据技术和中心管理平台技术的先进性,全方面的建设完善数据化管理涵盖范围,进而为数字城市化管理提供足够且全面的数据支持。在该基础上,数字化城市建设还应注重城市管理基础,可根据现有的信息技术条件将社会公众关心的焦点问题筛查出来,并对其进行高效率处理,以此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社会服务效用。城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要不断提升完善其覆盖范围及管理深度,借此为职能部门提供更多的执法依据,提升数字化城市管理的质量及效率。
        (二)提升城市公众的参与积极性
        数字化城市管理是社会服务性、管理系统性的民生工程,其管理运转需以社会公众与参与主体,这样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管理价值及效用。因此应注重提升城市数字化管理的民众参与积极性及参与主体多元性。政府部门根据其社区管理经验,坚持以人文本的服务原则,调动等基层群众组织参与数字化城市管理的积极性,推动数字化城市管理的全新进展。尤其是在当下社会和谐的环境下,更应当培养社会公众对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积极参与心理,政府部门应将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覆盖到社区管理、企业管理及和非政府组织管理中,这样既能扩大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数据基础,又能让社会公众感知到数字化城市管理就在其身边,进而激发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情绪,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夯实基础。
        (三)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
        数字化城市建设应注重数字化管理系统的覆盖范围,以此收集更多、更全面的数据信息,为城市监督管理提供更多的支持。数字化城市管理不应局限于市区管理范围,应将数字系统扩展至区域、县域乃至乡镇,尽可能的实现数字化城市管理网络终端的全覆盖,同时实现联网操作,根据具体的城市构建设置层级分布式的管理平台,这样既能提升城市管理监督质量,也能提升城市管理问题的处理效率。数字化城市建设还应借助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对城市环境情况、客观建筑情况等进行全面普查,尽快的对城市地表建筑物、地下公共基础设施、河道、公园等设施的数据信息进行全面性、系统性的收集,以此补充更新已储存城市设施数据,使得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后续属数据分析管理与城市现状及其发展趋势相一致,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的有效性、顺利性运行。
        (四)充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人才队伍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具有高技术投入、高资金投入的特点,其不仅需要进行基础的网络建设,还需要基于城市服务功能的统一性、集中性管理,构建综合性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须包括城市市容环卫管理、城市交通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等,需要具备专业性、综合性数字系统应用技术的人才对其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进行操作及维护,同时还要根据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具体化操作内容及城市管理发展趋势,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数字化管理系统工作人员进行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地理编码技术等方面的培训,以此保障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管理运转方式及效果,可以为城市发展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助力作用。相关政府部门还可以与社会科研机构、高校科研组织等进行沟通合作,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争取更多的技术支持及人才专业技术培训支持,在该基础上,相关部门还要整合有利资源,制定体系性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管理人才的培养计划,以此为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发展普及提供充足且高能力的人才储备。  
        (五)充分发挥数字化城市管理服务效用
        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不是城市建设工程,其本质是借助信息技术、互联网资源构建的城市管理服务系统,其运转原则是以人文本,其运转目的是提升社会公众的生活质量、城市服务体验。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运转须借助信息技术捕获整合全方位的城市信息,因此其需要信息技术渗透、融入到城市经济、管理、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是城市管理部门对现有政府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行政流程的优化重构过程,推动着城市管理机制及管理方式的先细化、先进化发展。因此,数字化城市管理需要相关管理人员摆脱传统城市管理思维、工作方式的桎梏,基于数字化管理需要及城市发展需要调节优化各个政府部门的组织构架、工作方式等,帮助政府各部门利用数字化管理系统更多的了解其业务工作,促使数字化管理系统与部门管理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磨合,使得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得以发挥其管理效用。此外,数字化城市管理相关人员可借助网格化城市管理平台细化城市管理及城市服务,增设充足的城市管理监督人员、监督中心等,使得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的管理效果可以及时、有效的得到管理部门的管理反馈,提升数字化管理系统的社会服务利用率。
        总结
        数字化城市管理建设的不断推进,逐步将城市监督工程独立出来,并将城市管理问题进行了部门职责细化,并通过网格划分、管理层级划分等管理方式,使得城市管理各部门的相互连通,实时联系,还能将多元化的问题进行汇总分,显著提升城市信息资源的统筹安排及最大化利用率,促使城市管理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效率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还能促使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到城市管理中,对城市管理进行真实性、客观性的评价,以此保障城市管理的切实执行效率。但是现阶段的数字化城市管理实施过程中暴露出数字化城市管理互动主体受限、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共享受限、数字化城市管理区域发展受限、数字化城市管理队伍发展受限等问题,致使数字化城市管理功能发挥受限。因此,城市管理部门应积极拓展创新数字化城市管理、提升城市公众的参与积极性、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范围、充实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人才队伍,确保其切实可以满足城市管理及城市发展需要。
        参考文献
        [1]张倩倩,张银丽.城乡信息化建设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河南省商丘市为例[J].广东经济,2020(11):78-81.
        [2]赵艺博.浅谈我国数字化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建议[J].中国新通信,2020,22(21):111-113.
        [3]余池明.城市精细化管理在我国的产生和新时代的发展[J].中国名城,2020(01):12-19.
        [4]郭大林.从“数字化”到“互联网+”:城市管理的多元共治之道[J].求实,2018(06):74-84+109.
        [5]李伟.数字化城管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智能城市,2018,4(20):28-29.
        [6]王钦霞.数字化城市管理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20):194+196.
        
[作者简介] 李润哲(2000.4-),女,汉,山东省青岛市人,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本科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发展与管理。
          张树举(1989.1),女,汉,山东省泰安人,山东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思政教育、管理学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