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2/26   来源:《护理前沿》2021年1期   作者: 邓婷
[导读] 分析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使用品管圈的效果
        邓婷
        武汉市优抚医院   武汉市江汉区 430000
        摘要:目的 分析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使用品管圈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精神科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采集时间2019年全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C组(51例常规护理管理)、品管圈G组(50例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两种方式应用3个月后观察护理情况、患者自我管理情况。结果 应用3个月后品管圈G组护患沟通有效率、常规操作正确率、患者认知分数、自我管理分数>对照C组(=6.949、11.668,t=21.218 、23.742),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品管圈活动应用在精神病护理管理中效果较为理想,可以有效改善护理情况与患者自我管理情况,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管理;品管圈活动;护患沟通有效率;常规操作正确率;患者认知分数
        精神科与其他科室不同,此科室收治的患者以精神病患者为主,这类患者临床上常表现为认知障碍、言语障碍等,在护理中沟通难度比较大,且患者受疾病影响自我管理能力一般较差[1-2]。本文研究分析精神病护理管理中品管圈使用的效果,以101例精神科患者为研究对象,具体报道下述。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收治我院精神科患者10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采集时间2019.01.01~2019.12.31,将患者分两组,分组标准随机数字表法,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50例(品管圈G组),常规护理管理51例(对照C组)。品管圈G组患者分布男、女各25例,患者均龄62.56±3.56岁;对照C组患者分布男、女各24例、27例,患者均龄62.60±3.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核准,患者家属在入组同意书上签名。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取针对性精神疾病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对照C组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由护士长定期总结护理工作等。
        品管圈G组采用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具体护理管理措施如下:①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由护士长、护士、医生等人员组成品管圈活动小组,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分配护理工作,及每周组织品管圈成员行培训,每次培训开始前,制定培训主题,后进行培训。②患者专属护理计划制定。患者入院后小组成员需要对患者病情、生活习惯等行全方位评估,后根据情况制定患者专属护理方案。并在后期患者护理计划执行过程中,每周总结护理情况,分析护理中出现的问题。③护理问题汇总与原计划改进。品管圈每周对患者护理计划中出现的问题行分析,后根据问题不同制定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并将改进措施使用到护理中去,持续性改进护理质量。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C组、品管圈G组应用3个月后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护理情况。患者自我管理情况采用本院自制量表,从患者认知分数、自我管理分数两方面行评定,每方面分数为0~65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越好。护理情况从护患沟通有效率(沟通有效传达给患者为有效)、常规操作正确率两方面行分析。
        1.4统计方法
        本文研究中所有数据行统计分析,软件为SPSS 24.0,认知分数等以(±s)表示,护患沟通有效率以n(%)表示,组间对比分别使用t、检验,P<0.05则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
        2结果
        采用不同管理方式3个月后,品管圈G组护患沟通有效率96.00%(48/50)、常规操作正确率98.00%(49/50);对照C组护患沟通有效率78.43%(40/51)、常规操作正确率74.51%(38/51),两组数据比对=6.949、=11.668,P<0.05,品管圈G组更高,有统计学意义。
        如表1,采用不同管理方式3个月后,品管圈G组患者认知分数、自我管理分数均高于对照C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品管圈活动一种创新的护理管理方式,可以将护理内容相同或者相类似的工作人员,在自愿原则下自动组成质量管理活动小组[3]。品管圈同常规护理管理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此种管理方式更加注重质量管理活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且在管理中更加活泼,利于根据护理工作实际管理情况,分析当前护理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解决对策,形成循环的护理质量提升系统,促使护理质量持续提升。
        精神病患者护理中采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改善护理运行的方式,提升护理整体质量,为患者提供更为高质量护理服务,进而增强对患者认知等功能影响作用,使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有所提升,提高护患之间沟通效率等[4-5]。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精神科10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管理方式3个月后品管圈G组(品管圈活动护理管理)在护理情况、患者自我管理情况方面均优于采用常规管理的对照C组(P<0.05)。这一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了品管圈活动应用的价值,之所以会出现此结果分析管圈G组应用的品管圈优势明显有关,本文品管圈护理包括品管圈活动小组成立、患者专属护理计划制定、护理问题汇总与原计划改进等措施,通过小组成立可以集中护理人员优势,增强品管圈活动小组护理力量;通过专属护理计划制定可贴合患者实际情况采取护理干预;通过护理问题汇总与原计划改进可实现对护理质量持续提升,提高护理对患者的积极影响等。
        综上所述,对精神病护理管理中使用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自我管理情况,使得精神病患者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提升,提高护患沟通效率等,有很高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雷晓芳.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子宫肌瘤护理流程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2018, 25(S2):237-238.
        [2]姜佩芬. 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品管圈活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34):208-209.
        [3]朱文佳, 郭俊峰, 郭雪丽. 品管圈在精神科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中国保健营养, 2018, 028(025):381.
        [4]郁涛, 谭澍, 王炎,等.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精神病住院患者保护性约束合格率中的运用[J]. 中国社区医师, 2018, 034(002):159-160.
        [5]郁涛, 黄文燕, 全映波. 品管圈在老年精神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社区医师, 2019, 035(036):159,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