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丽丽
上海魏玛景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200000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于景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植物景观作为景观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了人们评判一个项目景观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植物景观营造的设计角度切入,结合适地适树原则、规范性原则、成本性原则等几方面进行探讨植物景观设计的落地性原则,并提出几点加强植物景观设计落地效果的实际措施。
关键词:植物景观、植物景观设计、落地性
前言:植物景观设计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有关专家和决策部门提出的生态园林建设方向,即要以植物材料为主题进行园林景观建设,利用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的艺术空间。然而近些年植物景观设计的图纸与现场实际脱离,实际效果难以控制的现象成为行业内的通病,因此如何增加植物景观设计的落地性成为了当今景观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原则之一。
1、植物景观设计的落地性原则
1.1适地适树的原则
适地适树的原则是指把植物种植在适合的环境中,植物的生态习性与种植区域的生境条件相匹配,使植物顺利的成长的原则。对于这个原则,在中国古代就有相关记录。明代王象晋《群芳谱》中写道:“在北者耐寒,在南者喜暖。高山者宜燥,下地者宜湿。……此物性之固然,非人力可强致也。诚能顺其天,以致其性,斯得种植之法矣。”由此可见,适地适树是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必须熟悉了解植物的生物和生态特性,从而选择正确的植物进行设计[1]。比如蓝花楹,在成都、重庆等华中区域开花量大,能够形成非常优美的景观效果,但是在海南这些比较炎热的区域,虽然也能种植,但是由于气温过高,不利于花芽分化,导致开花量少甚至不开花的结果,因此在植物景观营造的时候需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习性与当地气候、土壤等环境的适合度,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设计,才能营造出能够实际落地并保证景观效果的植物景观。
1.2遵守规范的原则
植物景观设计的落地性必须确保项目的顺利建成以及在整体项目的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因此相关规范的遵守是保证项目顺利实施的基本条件。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规范有《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城市绿地设计规范》BG50420-2007、《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等,从各方面对植物景观设计进行了规范化限定。如《公园设计规范》中详细规定了各类型植物种植的最小土层厚度,低于1.5米就无法种植深根性的乔木;在《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登高面和建筑之间不得栽植高大乔木,以免影响消防云梯的架设,一旦种植高大乔木,势必存在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因此规范化设计是设计的根本,设计师必须严格遵守每一条设计规范要求,才能使设计正确落地,顺利、安全的使用[2]。
1.3适应成本的原则
成本是项目能够顺利实施的根本,适应成本的原则是指在植物景观设计在保证效果的同时,也应合理控制设计内容,使设计内容的成本预算控制在项目建设投资预算内,从而使项目能够正常推进。基于此,植物景观设计要求设计师对行业市场应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植物品种的资源分布、资源储备量以及起苗价、运输成本、人工成本、到场价等都应有适当了解,并清晰的把握设计内容的大致成本区间。比如类似树形的马褂木和美国红枫价格相差一倍以上,因此在成本拮据的情况下,设计师应尽量避免使用价格较高的植物品种,保证整体建设成本控制在投资预算内,以便达到项目实际落地的目的。
2、增加植物景观设计落地性的措施讨论
2.1提前阶段参与
植物景观是景观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景观欣赏性的重要角色。然而在当今的设计体系中,植物景观设计往往被排在末尾,不被重视。这直接导致方案阶段的美好设想经常与最终的呈现效果差距巨大。因此提前让植物景观设计师参与到项目中,及时辅助方案设计师深化方案,可以大幅度增加景观项目的落地效果[3]。
在方案的初期,植物景观设计师应根据景观方案确定植物空间模式及主要植物品种,明确方案设计师设想的落地效果。在苏州宽阅项目设计初期,我们便遇到了类似问题。在主楼的前场空间,方案设计师原本设想种植四排榉树树阵,然而从植物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是不可落地的。因为树阵后侧是高达两米的景墙,景墙前的种植区域仅1.5米左右,这样种植势必造成乔木与景墙的距离过近,乔木侧枝无法伸展。经过讨论和比对,景墙前最终选择丛生紫薇作为主要材料,不仅可以达到实际落地的目的,而且能够弱化景墙刚硬的线条,前景搭配高大挺拔的马褂木,形成建筑两侧的序列(图1)。
.png)
(图1)
2.2利用软件辅助
随着科技的发展,设计辅助软件不断的开发,给设计师带来越来越多的方便。Sketchup正是这样一款方便快捷的软件,可以让人清楚的看到空间大小、竖向对比等,使设计变得更为直观化、清晰化。Sketchup使用简便,极易上手,并且拥有丰富的模型资源,可以直接插入模型中,在设计阶段可以推敲最后的落地效果。因此植物景观设计也可以借用这款软件推敲植物空间以及搭配效果,从而获得更优越的设计方案[4]。
利用Sketchup的设计辅助是在设计阶段加强落地效果的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段,在常州花语江南项目以及苏州宽阅等几个项目中都实际运用到了这种方法。常州花语江南的前场原设计为中间一颗造型松,原设计意图与小桥相映衬。然而从植物景观设计的角度来说,这整个水景较大,左右前后都没有特别高大的乔木,因此整个水景将显得非常空旷。对于这两种效果,业主没有把握,因此设计师借助了Sketchup,分别对制作了两张效果图,从效果图(图2)的对比判断,足够气势的乔木才能支撑整个场景。因此最终选择了种植乔木,并因此加宽了种植池,为实际落地效果打下了基础。在苏州宽阅项目中有个花池小景经过几番讨论,迟迟无法确定,最后经过Sketchup的模型比对,选定了图3左的效果,最终达到了不错的落地性(图3右)。
.png)
(图3)
2.3实地苗木选择
实地苗木选择是指设计师到实际苗场去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并实际运用到项目中,以增加项目的落地效果的过程。
苗木是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元素,苗木的优劣往往决定了项目最终的落地效果。因此选择符合设计要求的苗木是设计阶段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那么,怎样的苗木才是符合设计根本要求的呢?
首先,确保苗木生理状态是根本,只有健康的苗木才能打造可持续的植物景观。从植物的生理状态来说,我们主要从苗木是否有病虫害;树干是否干枯或者有损伤;根系是否发达,这三个方面来判断。其次,苗木的规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如果选择过大可能会导致无法种植,反之,效果就可能达不到预期。这一点在小灌木的规格上体现的尤为直观,很多项目中施工单位提供的小灌木冠幅通常较小,无法达到设计要求,但依然按照设计密度种植,无法满足不露土的要求,导致即时效果不理想。因此保证苗木的规格,也是确保落地效果的条件之一。最后,保证设计需求的苗木植株形态是苗木选择的重点。一般乔木的选择都是要求主干挺拔,有三级或者四级以上分枝,分枝点根据不同的设计需求会有不同的要求。有时也会有特殊的要求,如丛生苗木、斜杆苗木或者造型苗木等,不同形态的苗木在景观效果上会带来比较大的差异,因此选择符合设计需求的苗木是确保设计落地的最重要环节。
结束语:植物景观设计不是天马行空的故事演绎,也不是画纸上的艺术欣赏,植物景观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辅助景观项目的落地,因此在设计阶段切实有效的保证后期的落地效果,是设计的根本性原则。如何加强植物景观设计的落地效果,是每一个设计师职业生涯中应该不断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陈蕊. 福州市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槭树科植物的应用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9, 44(002):159-163.
[2]何进,张云峰. 植物造景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评《园林植物造景与设计》[J]. 植物学报, 2020, v.55(04):137-137.
[3]郑忠标. 观果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的使用——评《园林植物图鉴丛书 观果植物》[J]. 中国果树, 2019, (005):23-23.
[4]郭劲夫. 园林景观设计中美学元素的巧妙应用——评《园林艺术及园林设计》[J]. 植物检疫, 2020, v.34(0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