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宏刚
(抚顺石化公司,辽宁省抚顺市 113000)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非常重视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针对石油化工企业发生安全事故的巨大危害性,国家组织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石油化工企业也对不同专业从业人员制定了过程安全管理人员相关知识培训和专业技能培训,提升相关专业管理人员的岗位安全技能,以对安全管理持续改进,提高过程安全管理,达到生产本质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石油化工;安全;风险管控;高危作业
前言
在石油化工企业中从事高危作业直接关系着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高危作业是一项风险程度极高的施工作业。在石油化工企业中纳入高危作业管理的作业主要分为七类: 高处作业、动火作业、管线打开作业、吊装作业、挖掘作业、受限空间作业、以及临时用电作业。同时,对于在生产过程中无操作规程和作业程序的非常规作业纳入高危作业进行管理。在石油化工企业中对于高危作业管理主要是通过作业系统提前申报,进行安全风险分析,安全措施确认,作业过程全面安全监督,最后进行总结提升等进行全过程安全生产管控,从而实现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高危作业安全风险受控,达到作业过程安全、实现平稳生产的目标。
1造成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
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在生产运行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危险性,因为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存在易燃易爆、高温高压、有毒的特性,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非常严重。
1)生产设备的危险性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生产装置中存在很多容器用来存储和处理大量的生产原料,由于这些生产原的状态和理化性质不同,所采用的生产工艺方法也不同,所用的装置也种类繁多。生产装置中使用的压力容器数量众多,工作环境也比较复杂,有些环境比较恶劣危险性巨大。并且在生产装置中使用的管道、炉、塔、釜、泵、阀门等大多是用钢材制造的,金属材料在长期的高温高压和介质的腐蚀下,其内部组织和性能都会发生恶化,使金属材料的强度不断下降,最终因承受不住生产工艺条件而发生事故。
2)生产物料的危险性
在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使用的生产原料、溶剂、催化剂、添加剂、半成品、产品等具有有毒、高温高压、易燃易爆的特点,这些生产物料又多以气体和液体的状态存在,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容易出现危险化学品的挥发与泄漏,当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爆炸极限,非常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危及生产人员的生命安全。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设备密封不严密,特别是在间歇操作的生产情况下,一旦泄漏量多,达到一定的浓度,会造成生产操作人员的慢性中毒或急性中毒,引起中毒或窒息的死亡,可见生产物料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3)生产工艺过程的危险性
现在的石油化工生产装置中,生产过程涉及到的管线、机泵、储罐等都是密闭的,设备内部状况难以用肉眼直接观察。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工艺流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过程大多数是在高压力、高温度、深冷等极端操作条件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从而使得石油化工生产装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很多潜在的风险和不安全的因素,危险系数比较大,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容易发生火灾爆炸的安全事故。石油化工生装置中所有的生产情况基本上都是依靠变送器、传感器等传输远程信号到中心控制室,通过传输过来的信号来反应压力、温度、流量等信息,这就对生产操作和监测提出了更准确、更高、更可靠的要求。在正常生产过程中影响化工工艺各类参数的干扰因素非常多,仪表上设定的参数在干扰因素下很容易发生偏移,导致测量数据不准确,参数的偏移是导致发生事故的原因之一。
4)监督管理不到位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中涉及到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安全知识薄弱,操作人员安全培训机会少,制订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健全,发生事故安全防范处理预案不明确等现象比较普遍。一些生产装置年久失修,废旧淘汰设备较多,生产设备简陋,没有及时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库房原材料产品混放的现象也比较多,种种不安全因素都是引起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
2石油化工企业高危作业风险管控措施
在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高科技技术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石油化工企业中,人为失误、违章操作固然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但是对于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装置,如果能够事先对化工生产工艺过程和生产装置的操作进行分析,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比如增加安全设施、修改生产工艺、进行能量隔离、增加防护设施等,就会大大的增加系统和操作过程的安全性。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石油化工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制度,相关从业人员必须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明确安全生产知识,从思想源头上重视安全生产,提升安全生产在企业员工心中的地位。生产操作人员是生产装置中直接接触并操作机械设备主要人员,是整个安全管理中最需要严格管理的环节。操作人员的工作素质和安全经验必须符合相关规章制度,必须要严格要求自己,熟悉工作内容,明确地知道安全风险,将安全生产牢记心中。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如果发现了安全隐患,就要立即上报给相关负责人,分析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然后结合生产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把安全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中。
2)及时淘汰更换落后的机械设备
在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经过长周期的生产运行,势必会有生产设施、机械或安全设备使用寿命长或技术落后的问题,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及时的对落后设备设施进行淘汰,不能出现超龄机、带病机或技术淘汰设备,特别是不满足要求的安全保障设备的出现。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生产成本,降低生产的能耗,提升产品品质,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设备老化或技术落后造成的安全事故。更换淘汰设备或进行技术改造,不仅能提升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还能降低对环境的破坏,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3)实施升级管理
为了确保安全生产,要确保有领导参与风险管控,领导作为安全直接负责人,对现场作业的工作认识和态度尤为重要,高危作业风险管控实行责任制,谁在职,谁负责。对于特殊作业实行安全升级管理,规定集中动火日,以减少不必要的动火环节。
4)做好日常检查
对于容易引发火灾和爆炸的各类危险物,要实行分类储存保管。加强危险货物的安全贮藏期,特别要注意的是:严禁将明火带进生产装置;消除电火花、静电放电的可能,仓库工作区必须采取有效安全措施;仓库人员必须穿防静电工作鞋或使用不发生火花地面;在处理过程严格防止撞击、摩擦、滚动。加强生产过程的日常检查,小心预防工作,减少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才能确保石油化工企业的安全与稳定 。
结束语
安全生产是石油化工生产装置进行一切生产作业的前提,安全生产也是石油化工企业发展最基本的保证。安全一旦出现了问题,不仅影响企业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还影响石油化工企业的社会形象。只有牢固树立安全生产意识,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及早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实现本质安全,才能有效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石油化工企业实现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左振涛, 王锋, 张露. 石油化工企业高危作业风险管控措施[J]. 价值工程, 2017, 036(030):79-81.
[2]赵朋飞.石油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19,45(2):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