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治疗效果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21/2/24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期   作者:万位亿
[导读] 目的:对比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
        万位亿
        仁寿县中医医院,四川 眉山,620599
        【摘要】目的:对比不同雾化吸入方式对小儿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哮喘患儿共86例分为分析组和对比组,分析组应用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对比组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分析组的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比组,且治疗后的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在小儿哮喘中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关键词:氧驱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小儿哮喘
        小儿哮喘是临床上多发的儿科呼吸道疾病,由于生活环境问题的持续加剧,近些年来小儿哮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该病的发生主要与遗传因素、变应原及促发因素有关,临床表现为咳嗽、胸闷、喘息、肺部哮鸣音、呼吸困难等,如果病情得不到控制,不仅会影响患儿的身体正常发育,还可能造成呼吸衰竭、肾脏衰竭等严重情况。虽然目前小儿哮喘难以彻底治愈,但经规范治疗后,能有效减少发作甚至不再发作,有助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保障其生命安全。雾化吸入激素是治疗哮喘的有效手段之一,可以有效控制哮喘症状,并起到稀释呼吸道痰液的作用,同时吸入疗法的优势在于药物应用量少,且疗效快、效果好、安全性高[1]。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给药均为临床常用方式,本文将进一步分析两种给药方式的临床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6例哮喘患儿进行对照研究,所有患儿均不存在呼吸衰竭合并症、先天性心脏病、结核感染等疾病,且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患儿47例,女患儿39例;年龄1~10岁,平均(6.45±0.96)岁;病程2~35个月,平均(10.35±3.68)个月。按照雾化吸入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有43例患儿,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分析组采用氧驱动雾化吸入1mg布地奈德、2mL氯化钠溶液(浓度为0.9%),使用面罩罩住患儿的口鼻给予吸氧,氧流量设置为4~6L/min,持续吸入给药15-20min,每日给药两次。对比组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相同剂量的布地奈德与氯化钠溶液,首先将药物加入空气压缩泵雾化机,运行压力设置为 1.4bar,空气流量设置为4.4L/min,持续吸入给药15-20min,每日两次。
1.3观察指标
        两组均连续治疗5d,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1)患儿的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且哮鸣音与心率均恢复正常为完全控制;(2)各项症状明显改善,缺氧状态好转为部分控制;(3)病情未见好转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控制率=完全控制率+部分控制率。治疗前后,分别统计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包括FEV1(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VC(1s用力呼吸容积与肺活量比值)两项。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工具进行数据统计,[n(%)]表示计数值,(x±s)表示计量值,X2和t为检验值,P<0.05说明两组间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分析组的总控制率明显高于对比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治疗前,两组的肺功能指标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分析组的FEV1、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哮喘属于气道炎症反应性呼吸系统疾病,儿童由于呼吸道系统尚未发育完全,因而患病风险相对较高。小儿哮喘患儿的发病年龄大多不超过5岁,如果不采取科学的手段进行治疗,可能会对给患儿的循环系统带来严重损伤。发病后,炎性细胞会聚集于气道黏膜组织中,引发气道高反应性,当接触到刺激因素后,就会导致气道阻塞、气流受限,进而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严重危害了患儿的身心健康[2]。雾化吸入给药的主要原理是利用雾化器将药物分散为极小的微粒物,经机体呼吸作用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不仅具有肯定的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也相对较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方式是将空气作为动力经药物喷出,能有效改善患儿的支气管痉挛状况,而氧驱动雾化吸入方式的动力为氧气,经高速氧气流作用形成雾滴颗粒,药物效果持续,给患儿造成的刺激相对更小,且能有效改善患儿的肺功能[3]。在本次研究结果中,分析组的治疗总控制率为97.67%,明显高于对比组的86.05%,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分析组治疗后的FEV1、FEV1/FVC均明显优于对比组,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的优势更高,其雾化柔和,很容易进入毛细支气管和肺泡,有助于快速控制患儿的不良症状。而且其使用过程中所应用的器材均为一次性器材,不仅操作便捷,也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给药方式相比,氧驱动雾化吸入给药方式在小儿哮喘中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既能有效控制患儿的临床症状,也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
参考文献
[1]金素琪.不同雾化吸入方式治疗小儿哮喘的效果评价[J].心理医生,2019,25(6):66-67.
[2]张少莉.氧气驱动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小儿肺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28):348-349.
[3]张宏侠.氧驱动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效果比较[J].中国民康医学,2020,8(4):42-4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