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2月   作者:林德芳
[导读] 科技的发展进步,带给生活和工作方便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考验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中职生要想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真正结合,需要不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

南平市职业中专学校   林德芳   353000

摘要:科技的发展进步,带给生活和工作方便的同时,也向我们提出了更多的考验和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中职生要想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真正结合,需要不断进行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针对该方面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策略研究
        1.中职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予以改进的必要性
        从当前的现状来看,网络安全技术已经迅速得到有序推广。这是由于,计算机网络能否达到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标准,其直接决定整个网络运行的实效性。在某些情形下,黑客或者其他不法分子可以凭借现有的网络漏洞,进而入侵特定的网络系统。如果遇到此种状况,那么网络用户将会丢失珍贵的用户隐私信息,甚至导致整体的网络运行瘫痪。此外,其他因素对于网络安全也可能带来显著的威胁,因此客观上体现了全面防控网络安全漏洞的重要意义。网络安全课程应当属于中职院校目前开设的关键学科课程,该课程内容主要应当包含网络漏洞的防控、网络信息监管、提升网络安全认识以及其他课程要点。中职院校针对网络安全课程如果要体现较好的课程实效性,则必须借助于科学手段来转变网络安全课程原有的教学流程与教学模式。同时,中职院校也要做到紧密结合网络安全实践以及该领域的基础课程原理,确保能够将培育实践素养的思路贯穿于网络安全课程的日常教学环节。
        2.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面临的困惑
        2.1学生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低下
        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程是计算机课程的重要部分,主要分为如下这些部分,一是对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述,二是对网络威胁与扫描监听的讲述,三是对网络漏洞攻击的探讨,四是拒绝服务攻击,五是计算机病毒以及数据加密的探讨,六是网络防火墙相关技术研究等主要对计算机网路安全的基本理论以及管理与维护等方面做了阐述,除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基本概述部分之外,其余的多少都有些抽象,理解起来较为吃力,而中职学生他们本身的文化基础知识本来就相对薄弱,这就加深了学习这门课程的难度,再加上有些软件的教学都是英文版的,这就使得中职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困难,学生学习的兴趣肯定不会很高,这就导致了教学效果的不高,严重影响了课程教学的实施。
        2.2实践教学不足,重理论轻实践
        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本身就是一门比较抽象的课程只有经过相应的实践才能使得学生对其的理解更加深刻,才能促进知识的掌握。然而,目前我国中职院校在进行这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却过分的强调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枯燥的理论知识学习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愿意学习的抵触心理,缺少具体的课程实践环节,学生就不能够借助实践环节进行深刻理解,实践能力也得不到锻炼和提升,学生没有亲自实践,便不会获得实践的体验,没有亲身经历成功的喜悦感,参与课堂的效率就会不太高,这也会为课堂教学效果减分。所以,中职的这门课程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尽可能地让实践来指导理论教学,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策略
        3.1健全中职院校现有的实践课程体系
        截至目前,很多中职院校并未能拥有完整与健全的实操课程体系,此种状况亟待进行转变。中职院校针对现有的课程实践方式如果能做到全面进行更新,则在客观上有助培育中职生的实操能力,对于同学们的实践素养也能达到有效增强的目标。因此,中职院校目前需要运用灵活与科学的手段来创建实践课程体系,并且遵照循序渐进的基本思路来引领中职生大胆尝试创新。经过全方位的实践课程体系优化与转型,中职生才能够拥有相对较强的实践操作素养。例如在针对防火墙涉及的网络安全知识深入探究时,教师应当引领中职生首先明确防火墙的基本安全防护原理,并且为同学们展示防火墙的总体架构及其内部各项因素。
        教师经过上述的详细讲解之后,应当要求各学习组的中职生尝试结合当前的网络安全防护实践,进而深入阐释防火墙运用于现阶段各个行业的关键要点。各学习组经过深入思索以及独立探究后,对于防火墙涉及的基础原理就可以透彻进行理解,进而有效弥补了中职院校现有的教学漏洞与缺陷。
        3.2中职师生需要做到切实转变认识
        很多中职生虽然体现为较差的学科课程基础,然而教师针对中职生只要能够施以科学的引导,那么同学们将会表现出强烈的课程学习热情。由此可见,作为中职学生以及中职院校教师都要做到逐步转变现有的认识,确保能够全面认识到网络安全课程对于中职生的重要意义。在此前提下,师生之间应当勤于进行沟通,并且做到随时分享同学们目前学习网络安全课程的内心感受与体会。教师应当逐步引导中职生尝试更多领域的网络安全实践,避免局限中职生的视野。同时,中职院校针对评价网络安全课程实效的各项指标也要做到有效转变。中职院校通过优化现有的课程评价机制,应当能达到全面测评中职生实践素养与实操能力的目的。具体在开展课程测评时,关键在于判定中职生目前能够达到的实践操作水准,并且还应当关注中职生自身具备的探究学习热情。
        3.3优化网络安全课程的教材内容
        网络安全课程包含较多层次的基础教学内容,因此很多学生对此感觉到无法予以全面的掌握。中职院校针对现有的教材内容若能做到适当进行优化,则能够让中职生感受到该学科内容具备的趣味性,进而发自内心的喜爱网络安全课程的学习。具体在优化现有的教材内容时,适当引进网络购物以及网上支付等实践内容,让中职生感觉到课程内容与自身的日常生活具有内在联系。
        结语
        总之,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将先进的教学理念、先进的科学技术引入到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课程教学当中,增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热情,为教学的开展与实施创造更多的有利的环境与条件,促进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这门课程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王峥.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探析[J].现代交际,2016.
[2]李斌华.中职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教学策略探[J].考试周刊,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