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2/19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4月   作者:陈平
[导读] 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把知识复述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式地背诵,最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需要不断开创一些新奇特别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融入课堂、融入课本和融入教学,达到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湄潭县实验小学      陈平      564100

【摘要】 在当今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课堂教学不再只是单纯的把知识复述给学生,让学生机械式地背诵,最终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需要不断开创一些新奇特别的教学方式,通过让学生融入课堂、融入课本和融入教学达到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小学语文作文的教学中,更应该运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可以避免学生因传统教学的单一枯燥而产生对小学语文作文的厌恶和反感,以及面对一篇作文题目时不知从何下笔的写作弊端。这一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取得不错的效果,对提升课堂效率和学生对于语文作文写作的能力有很大帮助。本文以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为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如何合理且高效地在课堂上运用情境教学法展开几点论述。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教学;运用策略
        小学语文作文开始的第一步,都是进行作文基础知识的导入,导入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让学生先看清楚所学知识的轮廓,但是导入的目的又不能仅仅限于带领学生去看清知识的轮廓,如果只是单单这么做,那么就容易陷入传统的教学模式的误区。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就是教师知识一味的将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全部灌输给学生,不去分析学生到底能不能吸收这些知识,而新时代的教学模式要求我们的导入要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需要我们在导学的过程中融入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去学习,激发学生对语文作文的学习欲望,小学阶段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激发出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活跃起来而不至于死气沉沉,能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的顺利,为学生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情境教学的应用要点与目的
        一个好的语文课堂,在上课的四十分钟里,并不是全部时间都由语文老师自己掌控的,在适当的时候,要将课堂“交还”给学生,最大限度的把课堂交还给课堂上的孩子们,给他们创造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可以了解自己同学脑子里的想法,让他们各自去比较以下各自不同的想法,打开自己的思路,学会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创造一个丰富有趣的情境,让同学们都融入这个情境里,在创设的环境下,积极思考和分析语文作文的切入点,寻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写作角度和写作方法。情境教学的课堂运用应该遵循实践性原则,这种方法的运用,注重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的语文知识和现实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在生活中理解到语文学习的作用和价值,并善于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达到课堂与生活的有机结合,达到学习中融入情境的效果,提高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水平以及语文作文的写作水平。


例如,教师在讲解“我最难忘的一本书”这一作文主题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PPT,或者教辅资料向同学们播放一些精彩视频或者通过展台展示一些精彩文章如格林的《格林童话》、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或者是巴金的《家》等一些精彩著作,引导学生们思考与讨论将学生们引入经典文章阅读的情境中,让同学们通过自己的思考,说出自己最难忘的一本书,说出喜欢的理由以及最难忘的片段,这样创设的情境要比普通的文字讲解和简单的照本宣科更形象,能让学生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从而减轻学生对写作的畏难情绪。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运用目的在于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情境创设,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在作文教学的课堂上,老师讲的有趣,学生听的有激情,学生的写作兴趣自然就被调动起来了,这样才能使学生从被动的老师让我写变成主动的我要写作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调动起来后,在其写作的文章中,将更加充满自己的真情实感,充满知识与生活的联系,达到语文作文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达到情境教学的最终目的.[1]
        二、利用情境创设,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
         “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这句话出自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这句话很直白地告诉我们作文要融化生活,生活可以创造作文。写作其实就是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和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记录下来,在传统的小学作文课堂中,教师只是照本宣科的讲解作文写作方法,并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作文中。因此,教师要积极创设生活情境,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创造的热情,在特定的情境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可以从自己的记忆碎片中寻找自己难忘的经历,寻找到自己的写作方向,从而创作出更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例如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中的《题西林壁》,是由诗佛王维所著,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王伟的诗歌了,如果一个作文题目为:读了这首诗歌,你有何真情实感,有何对生活的启发,请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从这篇文章中体会的内涵。那么在这首诗的作文写作教学课程中,老师可以将诗中的一句单独拿出来,比如“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这一句就可以提炼出来,让学生先进行鉴赏,让学生先去感受诗中山峰的奇异多变,让学生去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去领略诗佛王维在这句诗中寄托的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去体会王维想通过这首诗表达出自己为人处世的态度,去领会这首诗对学生今后生活的指引和启发。这种方法,目的在于给学生们营造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而不至于让学生产生畏学、厌学的情绪,如果让一个学生产生畏惧厌恶的情绪,那么这名学生怎么还可能学的进去课堂上的知识,通过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处于一个最佳的学习状态,让学生没有太大的压力和顾虑,可以轻松愉悦的去接受课堂的知识。[2]
        结束语: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同样使得社会对教师队伍的要求越来越严格,越来越高,假如。一名老师能将课堂融入更多的情境,大胆创新并且将知识和趣味融为一体,那么这名老师一定会为学生所爱。
参考文献:
[1] 黄永瑞.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 2018(17)
[2] 马福腾.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 2018(8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