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广进
浙江省永嘉县乌牛第二中学
摘要:在现阶段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会把德育课内容上成语文课,教师就主要讲解课本中的知识,这样的德育教学方式无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德育所讲的知识内容。甚至有些教师片面地认为一些学生品德较差,就对学生进行嘲讽、取笑,还会进行惩罚,这就会影响到教师与学生之间良好的关系,造成学生渐渐厌恶学校。因此,本文将从学科教学方式,活动教育方式,情感教育方式这三个方面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初中德育;思考策略;改善
总的来说,思想品德是一种多要素的综合系统,个人的心理现象,思想品德的养成和成长最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行的吸取、采纳、消化、最后进行实验,慢慢地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道德素养和道德观念,逐渐地展现在之后的行为当中。教师仅仅向学生教导抽象的知识和理论,不在意学生的学习能力,特别是新一代的青少年具有个人特性,这样不仅达不到教学标准,学生的品德教育也无法改善,因此,教师需要迅速地改变教育方式,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良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法,以此加强学生的品德教学。
一、以学科教学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学校的主要工作就是教育,学生的主要职责就是学习,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是有标准,有规划的对学生实行德育的基本教学途径。要有规律地进行德育教学工作。为此,教育的科学性与主观性都是一致的,任何的学科,尤其是文科内容大部分都具有思想品德的内容,教师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1】。
例如,在进行语文和历史的课程时,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现出许多鲜活灵动的艺术形象,就如,吃苦耐劳、面对敌人勇敢抗争的劳动积极分子,心怀天下,把国家和人民放在第一位的仁人义士,艰苦奋斗,克己奉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共产党人和为祖国繁荣富强作出努力的知识分子等等,教师可以以此来指引学生进行探索这些光辉人物的伟大思想精神,这对于激起学生的使命感,正义感,奋发图强的积极精神有很大帮助。在上地理课时,教师可以给学生绘画出风景如画,大好河山的祖国风景:奇伟俏丽的黄山、最南端的海南、美丽古城丽江、佳景荟萃的九寨沟等,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把这些风景展现出来,展示自然的奇妙,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以此来激起学生对大自然的热情,对祖国锦绣山河的热情。
二、以活动教育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现阶段的学生较为好动,有活力,思维灵活;较容易接受一些有具体形象的知识和内容,教师可以依据这个特点,组织学生参加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去,在活动的过程中影响学生慢慢地接受品德教育【2】。
就比如说在培育学生养成爱国思想的部分,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展开班级活动,活动内容可以是:朗诵爱国诗篇和句子;表演爱国剧本;演讲有关爱国事件等,利用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爱国情怀,利用故事来传递感情,引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进而激起他们的爱国主义,正义使命,指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受益和鼓舞,进而达到品德教育的目标。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大脑,大学生在活动上想一个新游戏,利用学生喜爱的方式来进行教育。部分学生较为关心的实时热点,国家大事,教师就可以进行利用,举办类似于记者会、新闻发布会、新闻联播、班级辩论赛等,通过活动来展现学生的优势和特点,进而激起学生的参加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自然地接受品德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主动去参与社团活动,把理论化为现实,通过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体验到学生在学校所感受不到的现实社会,利用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国家,了解现实社会,懂得改革开放的重要性,以此来向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而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品德素养。
三、以情感教育方式开展德育教育
对于现阶段学生来说,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尤为关键的时期,也是情绪波动最大的时期,教育接受度最高时期。为此,学校应该重视情感教学,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德育课程。在教学德育进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表现出重视和关爱,以及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学生渐渐地感受到心理和感情的教导。情感教学就是要养成和推动学生的审美观、道德观和理性观。情感不仅是接受学习的能源和力量,还是外化行为问题的触媒和转换。为此,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融洽、平等友善、相辅相成、亦师亦友,和平沟通、相互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乐趣,并且还可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信任,缩短距离感,扭转学生的理念。
例如,有些学生不爱护公物,经常损坏班级财物,做人小气,没有度量。教师就需要找到合适的时机对学生说:“我觉得你做事有热情,负责任,以后班级的财务由你来管理,我信任你一定能做得特别好”,教师对学生损害班级财务一事,并未提及,并且以商量的语气说出来,没有束缚,没有批评,而是把教师的信任和期待进行提升,这样学生容易接受。学生对管理财务一事,加强了责任感,改掉了之前的坏习惯,教师实现了用情感教学来教育学生。
在德育教学工作中,要把事情做好,做实,从学科的角度入手,丰富学生的课堂活动,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在悄无声息中实行德育教学,把学生教育成为,诚实守信,自尊自爱,爱国奉献,勤劳敬业,能够肩负起祖国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张晓芳. 浅析初中化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融合策略[J]. 东西南北:教育, 2020(9):0166-0166.
【2】于万忠. 浅谈在初中阶段德育教育的基本策略[J]. 生物技术世界, 2014(10):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