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体验及创新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   作者:伊晓维
[导读] 初中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课在初中教育体系当中应当占据特殊的地位。教育体系应当对初中科学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发展,实现新的初中科学教学格局。现代教育体系倡导学科之间的融合、整合,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初中科学应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教学当中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内容,最终实现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浙江省金华市第四中学   伊晓维

摘要:初中科学课程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科学课在初中教育体系当中应当占据特殊的地位。教育体系应当对初中科学教学活动进行创新和发展,实现新的初中科学教学格局。现代教育体系倡导学科之间的融合、整合,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初中科学应当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教学当中运用其他学科知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内容,最终实现科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科学;学科融合
        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当中,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科知识相融合的实例,学科之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例如,信息技术教学手段给各学科带来了新的教学体验和手段,有助于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初中科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同样存在一定的基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善于寻找这些结合点和内容,实现初中科学教学活动质量的提升。本文针对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科学课学科融合工作开展研究,推动初中科学课程实效的提升。
        一、初中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意义作用
        (一)有助于创新教学手段
        其他学科与科学课程的融合,一方面是出于适应现代教学形势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创新教学手段的考虑。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活动当中的应用,为其他课程带来了新颖的教学手段,使得传统学科的教学活动变得更为形象直观、高效简洁,有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科学作为培养学生科学知识和科学思维的学科,加强与信息技术学科的融合,以多媒体手段、vr技术、智慧课堂等手段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教学活动这就有助于教学手段的创新。
        (二)有助于丰富教学内容
        科学课程教学内容十分丰富,既有数学知识也有物理、化学知识,这本身就体现了学科融合的特点。科学教学活动的目的不光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同样需要加强对于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其中既有科学的求知态度和科学思维的培养,也应当有道德观念的人文素质层面的教育。因此,教师需要加强科学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以更为丰富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初中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创新策略
        (一)融合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
        随着信息技术在社会当中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社会一些行业当中释放出巨大的力量,从而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创新发展。例如,互联网技术与餐饮的结合出现了美团、饿了么这些外卖送餐平台、互联网技术与出行的结合出现了滴滴打车、共享单车等平台,这些新平台、新事物的出现为教学活动创新手段和方法带来了思考。初中科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一方面是出于对新的教学手段的吸纳,另一方面是出于对学科融合的思考,信息技术学科与科学课程的结合可以开创新的教学格局,实现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例如,我在讲解浙教版初中科学《地球的自转》时,学生对于天体运动知识和地球自身的运动规律难以理解,出现这一现象其实并不奇怪,学生本身的科学知识储备并不多,加上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对于新的知识只是保持半信半疑的态度,一方面觉得知识很新奇,一方面又表示难以理解。


这时,我从网络当中寻找一些星空延时摄影作品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播放,这些星空延时摄影作品后期制作精美,可以很好地作为教学辅助内容,帮助学生领悟天体运动知识。我对学生讲道:同学们,下面大家看一段美丽的星空摄影作品,在作品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星星是在运动的,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地球在自转,我们可以将星星看做是静止的,但是我们却看到星星在运动,这也从侧面说明了是地球是在不断地运动的。
        (二)探究教学,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探究教学活动常见于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知识的学习活动当中,借助探究教学这一科学的教学策略,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在实践操作和观察当中实现学习能力的提升。探究教学与科学教学活动的结合可以说是十分恰当的,科学知识内容丰富,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等知识应有尽有,这些知识的学习对于思维能力还不够强大的初中学生来说在学习过程当中难免存在一些困难,这就需要探究教学发挥应有的作用,提升科学教学效果。
例如,在讲解《电路探秘》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好电路方面的物理知识,我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制作有关的动画演示视频,展示电流知识,为学生提供科学的教学辅导内容帮助学生实现理解能力的提升,借此推动教学活动的创新发展。同时为了帮助学生对于电形成科学的认识,学好科学知识,同时帮助学生在生活当中注意用电安全。我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于安全用电的短片,之后带着学生一起制作一些干电池为基础的电路,同时让学生试着感受微小的电流。在探究过程当中学生感受到电流的存在之后,便可以对这一部分的知识形成全面的掌握,增强安全用电意识。
        (三)渗透德育教学,培养学生意志品质
        科学课程内容十分丰富,物理、化学等知识对于学生的基础科学知识培养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学生的成长进步并不只是需要科学文化知识的提升就可以实现。教学活动当中, 教师同样要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进步,而科学课程同样可以渗透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实现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在讲解环境、发展、健康等方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教育学生既要学好这些科学知识,同样要注重自身道德素质的提升,在生活当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正确运用自己学习的科学知识,为社会做一些积极的贡献,从小事做起,关注生活环境,爱护环境从自身做起,爱护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
        结语
        科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的结合对于科学教学来说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教师在教学活动当中要善于结合其它学科知识,创新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最终实现科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林文忠.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科学实验细节教学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 2020(1).
[2]顾海燕.新课改环境下初中科学课学科融合的教学体验及创新[J].新课程.2020(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