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常规教学模式之线上教学《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教学体会及反思

发表时间:2021/2/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2月1期   作者:江维
[导读]

江维    四川省德阳市旌阳区东湖博爱初级中学校  四川  德阳  618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21)02-183-02

        教学背景: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日常学习节奏,于是一场“停课不停学”的创始般的教学模式来了—线上教学,老师把课堂搬进了网络,开始了“空中课堂”。下面我以七年级数学第六章《实数》第三节课《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人教版下册)为例来回顾特殊时期的特殊课堂教学的过程:
        一、教学案例:
        《算术平方根的双重非负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六章《实数》第3课时)
        内容分析:
        本堂课是算术平方根的巩固和加深内容,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巩固和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也为八年级的二次根式的非负性应用做铺垫。
        教学过程:
        片段一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算术平方根,也了解了关于算数
        平方根的非负性,今天我们利用它的非负性解决一些问题,大家请看视频。(教师准备好视频,播放)
        视频展示:
        (1)复习算数平方根的非负性
        中的a≥0
        (2)利用非负性解决实际问题:
        若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
        视频中,它把联系到非负数才有算术平方根,从而去掉了根号,把题目变成了3x-6≥0时x的取值范围。讲解过程中还画了三只小绵羊,分别代表正数,0,负数,然后用颜色去区别只有正数和0有算术平方根。
        “停课不停学”我们选择了钉钉直播,利用屏幕分享,选择微课和PPT的展示是最直观,最有效的隔空交流方式。线上教学学生使用的主要是电脑、手机、平板,需要更直观,清晰的文字,优美的图片来吸引他的注意力。我们老师在选取微课的时候尽量选取讲解轻快,语言幽默,图片颜色清晰,甚至有动画的。这样的微课更容易抓住学生的眼球,代入感强,会大大提高整节课的效率。
        片段二
        老师用PPT出示例题,让学生自己先思考并将答案发到钉钉群里。
        例2.若x、y都是实数,且++y=4,则xy的值为()
        A.0    B.     C.2    D.不能确定
        主讲老师,提示主要思路,然后关注学生的回答动态,等待大部分同学给出答案,因为语音的提示会影响学生的思考,于是跟班老师来了:“某某同学,你的答案呢?”“某某选了A,大家看一下,对吗?”然后还会单独@这位同学:“你再思考思考。”“选C的同学,如果能把解题过程拍照发出来就更好了。


”这些文字在学生思考期间以无声的方式去提醒那些只看热闹;回复那些只图快而没有正确率的;也督促已经做对的利用空余时间把解题过程写一下。
        然后主讲老师选择学生在群里发的一份解题过程进行圈画讲解:利用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2x-1≥0,1-2x≥0,解出x=,再代入原式得到y=4,最后求出xy=2。
        在日常的面授课里都是一个老师一个班,自讲自评自批。为了适应线上教学,根据学生的情况,我们选择两个班一个主讲老师,一个跟班老师的制度。主讲老师主要负责讲评,跟班老师的作用更大,保证了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在线上课,积极思考,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学生也能高度集中,知道除了主讲老师外,还有一个老师时刻在“盯”着自己,不容易走神,从而达到学习的效果。
        片段三
        作业:已知+|6y-5|=0,求x-y的值。
        学生做完后提交到钉钉家校本里,家校本里很清楚的提交作业的情况,没有提交的,还可以点提醒。免去了常规线下课课代表繁杂的收作业,清作业的环节。数据统计一目了然,办事效率提高。数据上的分析已经把课代表的所有职责完成了,接下来就是老师的事了,批改后可以及时的反馈给学生,学生可以即时的改正再发给老师。对于比较困难的题目,可以通过老师录小视频,发到群里学生即时观看,随时暂停,无限回放。解决了个别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没有思考时间的问题,也给了其他学生可以安排自己的时间。
        二、教学体会:
        (一)以“选内容+精心安排”选择适合的线上教学内容。
        在线上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既要根据学校日常教学情况,更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和品格养成。不是所有的新课内容都适合线上教学,譬如初一学生上期刚接触《几何初步知识》,几何语言的书写和表达需要老师的及时纠正和巩固。下册的代数内容经过前段时间的培养,学生更熟悉也更容易掌握。同时,在教学课程中结合疫情防控教育开展生命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防疫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事迹为榜样,弘扬社会美德,树立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滋润学生心灵,培育学生高尚情操。
        (二)以“资源+任务+反馈”为驱动丰富课堂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优势,制作PPT、借鉴和录制微课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屏幕画笔(pointofix工具)让课堂氛围从最初的教师一言堂到大部分同学的及时参与反馈。由于上课形式发生了变化,我们围绕教学任务为中心,改变线下教师讲得过多这一状况,认真设计学生学习任务,在线答疑。通过PPT、微课、视频、图片吸引学生,捕获学生的注意力,及时接受学生教学过程中的反馈信息等等,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以“主讲教师+跟班教师”为抓手实时督促学生确保学习效果。为了保证教学效果,让极个别缺乏自觉性的同学也能够学起来,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主讲教师+跟班教师制”,具体做法:利用钉钉同步联播功能,一个教师主讲,另一个未承担直播主讲任务的教师,全程参与课堂并及时督促、提醒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这样可以保证主讲老师教学思路不被打断,还能产生热烈的课堂互动氛围,保证课堂的完整呈现。也能大面积的给到每个学生即时的反馈,学生能够跟着主讲老师的步伐,在跟班老师的点评下提高注意力,保证学习效果。
(四)以“学生学为主体+教师设计为辅助”,注重学生的学习反馈,精心设计教学各个环节。
每一堂课,我们都认真设计好教学与学生的互动环节,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性,充分利用钉钉平台让学生学习情境生动活泼,每次讲重要知识点都会给学生留下适当的思考时间,还以控制语速语调提醒重点,现场连麦、现场拍照上传等多种形式增加互动氛围,课后还利用钉钉家校本功能平台上给学生布置书面作业,作业即评即讲,对于有难度和共性的题目,通过录小视频发到群里的方式及时订正,以达到学习效果监测。
三、教学反思:
因为疫情的缘故,开展“线上教学”才发现以前一些很好的优质网络课程资源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挖掘,深刻的感受到“网络学习”、“线上教学”必定会成为常规教学的有益和必要的补充,才感受到一个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的提升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教育形式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