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方法 张林琼

发表时间:2021/2/3   来源:《创新人才教育》2021年3月   作者:张林琼
[导读] 古诗词曲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承载体之一,其语言具有很强的凝炼性、简洁性,同时又具备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又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的教观十分重视。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也应当有其特殊之处。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第二实验小学  张林琼  350700

摘要:古诗词曲是中华文化的主要承载体之一,其语言具有很强的凝炼性、简洁性,同时又具备抒情性、音乐性等特点。因此,古诗词的教学既注重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又对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的教观十分重视。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法也应当有其特殊之处。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高效;教学方法
        引言:古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学宝藏,反映了古人方方面面的情感。古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的思想得到了大众的喜爱。古诗词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但可以很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更对学生良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意义
        (一)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古诗词中不仅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兄弟情,“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友情,还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的壮烈爱国情怀,以及“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的哲思。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不足,需要在书中、诗词中通过间接经验来扩展认知。
        (二)有助于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
        指导小学生学习古诗词文化,也是推动素质教育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根本需要。通过随手翻阅1—6年级的语文教材,我们不难发现,各个年级段的语文教材都有四五首诗词,有的甚至更多。这足以看出教材的编写者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而从内容上看,古诗词中所传递的爱国、邻里友善、团队合作、敬业、孝顺以及谦让等思想,都是德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为了践行“立德树人”,推动素质教育改革的落实进度,我们应当高度重视语文古诗词教学。
        二、小学语文古诗词的高效教学方法
        (一)生活化教学,激发学生学习
        古诗词的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只有一个人对某件事拥有渴望,才会主动的接近它。古诗词因其语言的凝练性,不便小学生的理解,于是很多小学生难以主动去学习古诗。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首要克服的困难就是帮助学生找到学习古诗的乐趣。例如,在开展《山行》的教学时,如,在开展《山考虑到这是一篇故事,虽然语句比较浅显,但毕竟对于学生而言晦涩难懂,学生在理解上依然存在一些困难。


由此教师可以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法,考虑到秋天是学生们十分熟悉的季节,教师可以与学生们进行互动,让学生们讲一讲自己眼中的秋天的什么样,有没有在秋季爬过山,山色是什么样的,一些去过的学生都来了兴趣,开始议论纷纷自己的感受,由此营造出生活化的情景,让古诗与我们的学生生活贴近,拉近了古诗与学生的距离,因此获得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二)引进知识竞赛,增强学生竞争意识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举行知识竞赛,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通过良性竞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和谐的氛围中举行知识竞赛。由于自身条件所限,小学生所接触的古诗词并不算多。教师在选择古诗词知识竞赛的题目时,应该以学生所学过的古诗词为基础,通过这些学生学过的古诗词来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不但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对学生以往所学古诗词进行了很好的巩固。例如,可以举办关于身体部位的古诗词朗诵大赛,让学生写出含有身体部位的古诗词。有的学生就想到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等诗句。通过举办有针对性的知识竞赛,教师不但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对于古诗词的掌握情况,更能够让学生在竞赛中体验古诗词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促使学生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古诗词的学习中。
        (三)展开拓展,延伸视角
        思想的高度、人性的善良、对美的坚持,以及正确三观的塑造,都是学好古诗词可以提升的综合素质。在教学活动开展时,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拓展一些历史和时政内容,给他们一个了解国家社会的窗口,这对学生赏鉴诗词有着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如阅读《三字经》《弟子规》及四书五经之类的经典古篇,言简意赅地讲述相关精神思想,长期坚持,对学生视野有着很大的开阔作用。如《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这首诗可以从苏轼“东坡肉”讲起,切入到人物生平经历,讲三苏才情,讲与佛印的情谊,讲苏轼多次升贬的人生经历与同期小故事等。苏轼在描写春景的同时还记录着自己的“佛、画、诗、吃”这四样生平欢喜。从惠崇画作的生动美妙到竹笋、桃子、鸭子等食材的写入,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回到1085年与苏轼并肩于惠崇的《春江晚景》旁的情境创设。总之要让学生对作者有大致的认识,以便于他们理解整首诗所要表达的情感。
        结束语
        一首好的诗词就是一曲美妙的音乐,一幅优美的图画,一段精彩的描述。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不仅是要学生掌握基本的记诵能力,还要求学生具备理解诗词的能力,为发扬传统文化、发展中华文明打好基础。古诗词的教学还需我们语文教师身体力行,更新观念,不断优化教学,让古典文学精华从学生口中融于血液之中,芬芳在生命之中,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在滋养中得以鲜活地成长。
参考文献
[1]卞秀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研究[J].情感读本,2019(36):97.
[2]房贝.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的思考[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9(24):149.
[3]张耀嘉.构建高效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课堂的方法[J].华夏教师,2019(32):50-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