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静
攀枝花市花城外国语学校
泰戈尔曾说:“不是锤的敲打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让鹅卵石日臻完美”。我觉得这像极了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用心工作与真情付出,就像是水的“载歌载舞”,正是日复一日地打磨、雕琢,才让一块块普通的石头蜕变成圆润、晶莹的鹅卵石。回首带本班两年多的工作,既有喜悦也有遗憾,但更多的是看到自己和学生在不断成长。下面谈谈我的班级管理的五颗心—责任心、爱心、细心、耐心和恒心。
一、责任心与细心并行。
我常常这样想:班主任要带好班集体,首先要当个好妈妈,要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学生。我知道一个新班集体良好班风的形成与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关系,也绝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作为一个班集体的直接引领者,我本着对学生高度负责的精神,每天以班为家,早到班晚离开,在孩子们一二年级的时候,早上7点半我就到教室了,中午2点半,开好教室门,等待学生到校,在教室看孩子们扫除,让学生一到学校就能看见班主任。
从一年级开始就手把手教学生们做值日:值日生积极性很高,冲到卫生角,抢扫把、拖把,就算拿了工具的同学实际上也不会劳动。孩子们打扫卫生实际上就是拿着扫把、拖把和撮箕在打闹,长此以往不仅危险还不利于习惯养成。我坚持利用早自习午自习前15分钟的时间,教值日组打扫卫生,让孩子们学会劳动爱上劳动。
教拖地:我班公区在大平台,为了解决离水源较远的问题,我让小个子学生拿水壶给地面洒水、给公区的花台浇水。刚上一年级的孩子力气小拖不动地,而且喜欢拿着拖把打圈打闹,我就教孩子最省力的拖地方法:拿着拖把直直地推,直到整个地面推干净。特别提醒:如果洒了水,一定要把水拖干后再离开,以防老师或同学摔倒。后来孩子们竟然创造性地变成了一个孩子在前面洒水,一个孩子拿着拖把在后面推拖布,这一幕恰好被巡视的马主任看见了并录了下来,发到了班主任群里。我回到班上后表扬了当天值日的同学并发了表扬信,及时的鼓励让学生很受鼓舞。
值周班长负责分工:四个小个子扫地,四个大个子拖地,剩下的5~6人擦墙窗台浇花。2个值周班长要负责整理卫生角倒垃圾,这些工作由劳动委员指导和监督。
大家一起来“各扫门前雪”:表现为“三个一分钟”上午大课间、中午、下午放学各一分钟。每到这些时间段,大家就桌椅摆放对齐地上的线,捡起以自己为圆心,半径为0.5米范围内的垃圾,这样化整为零,极快地维持好教室卫生,减少扫地的时间。我在卫生角购买了洗手液,孩子们打扫完卫生可以洗洗手。
选拔劳动委员:劳动委员必须是会打扫,能坚持的孩子。我班选了3个会打扫的孩子,因为我班有三块位置要老师监督。一个劳委负责一块。大大的减轻了我的工作量。
每当我们班在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获得了流动红旗的时候,孩子们会欢呼,因为他们一周的劳动获得了老师和学校的认可,感到格外的开心和自豪。
二、爱心伴学生。
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更应该是他们信赖的朋友。
课间我不是立即回办公室休息,而是在教室里和他们谈心、帮他们解决一些难题,如帮孩子打开拧得太紧的水壶、梳头、系鞋带。孩子们和我亲近起来,无论什么事情,都愿意跟我讲,通过沟通使我全面、深入、细致地了解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了学生的情感脉搏,及时采取有效的管理手段,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当孩子生病呕吐了,很多孩子闻到难闻的气味都会掩鼻走开,我会主动上前关心孩子是不是要家长来接,帮他处理地上的呕吐物,渐渐地孩子们也向我一样能主动地关心生病的同学,主动打扫卫生。
我认为学生在校不仅仅是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会做人和做事。我非常重视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鼓励孩子积极参与活动,锻炼孩子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同学们看见老师认真对待学校的活动,孩子们也认真对待且以获得学校的奖励为荣,如果没有获奖,我鼓励他们这次当做练兵,争取下次获奖。在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每学期的手抄报评比中我班多次获得了学校的一等奖。
三、耐心与恒心的坚持。
我时常在思考:我们的教育目的是什么?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培养真正的人!请让我们深信每一朵花都有盛开的理由,每一个孩子都有成功的可能。
1、以榜样激励学生。
我经常采用不同形式对优秀学生进行表扬,使他们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的作用。让孩子们对学校的校规有明确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导向。
2、建立有效的奖励制度——给孩子及时鼓励。
我常常采取各种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奖励。在每个星期会给孩子们兑奖,对表现好或成绩优异的学生进行精神上或物质上的奖励。哪怕是口头表扬、或者是小小的笔记本、橡皮、笔,都成了对学生某个阶段学习或工作的肯定和认可。
3、积极挖掘学生的闪光点
在以榜样激励学生的同时,要善于发现和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借他们自身的优点,激励其克服不足之处。尤其是对后进生,对他们所取得的点滴成绩和进步,都给予及时表扬,为他们创造转化的契机。
4、建立有效的班级管理制度,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
在班级成立之初,孩子们都想当大官,实际上又不会干活,人人都想拿着空头衔,得意炫耀。班上的事情没有人管,活没有人干。针对这种情况,对孩子们进行了教育和指导,我在学生中间去发现真正会干活的人,让这些人先来做班干部,设置的板块有十几个,大约三十几个岗位:灯长、门长、读书吧吧长、讲台卫生长、窗台卫生长、植物管理员、新本子管理员、黑板清洁员、多媒体设备管理员、卫生工具摆放员、值日班长、劳动委员、纪律委员、学习委员、体育委员、路队长……把班上的大小事务,分给适当的人去做,班级给各个岗位适当的管理权限。现在我班基本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班级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各项管理水平也蒸蒸日上。
记得一位老师分享自己经验时谈到的两句话,至今我让印象深刻。她说:我们要时常问自己两个问题:一是,假如我是孩子,二是,假如是我的孩子。让我们用这“两个假如”时刻提醒、鞭策自己,用心工作,用爱付出,无愧于自己的师德信念和人生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