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水建水利建设有限公司 江苏省盐城市 224300
摘要:当前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不仅在基层农业生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及价值,而且在水环境治理方面也极为重要,因而需要有效加强。安徽省繁昌县地处长江以南丘陵地带,就目前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实际状况而言,其发挥作用并不是十分理想,泵站布局不合理、设备陈旧、运行管护不到位、排灌能力不足等一系列问题尤为突出,因而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选择有效对策加强基础水利建设,从而使基础水利建设得到理想的成果。本文笔者根据自身工作的地区和从事水利建设工作的实际情况,主要针对基层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分析,从而使基层水利工程建设具有更好的支持及依据,完成高标准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
关键词: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探究
1强化基层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是我国一项重要基础建设工程,其作用在我国不可替代,为了保证水利工程能顺利完成,一定要在建设过程中加强质量控制,提高管理水平,这对整体水利工程的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而言,控制水利项目质量,可以提高每个环节的工程效率,保证水利项目的建设周期,同时也可以防止各类问题在施工中出现,确保了施工时能够预防相应的安全隐患,从而有效提高了整体施工的效率和质量。对社会而言,保证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大的价值,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2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工程管理手段落后
通过有关调查,基层水利部门缺少完善的质量保障机制,导致无法有效实施质量监管措施。具体表现在下列几个方面:施工方存在盲目追求进度现象,采用的质量管理方法缺乏有效保障;针对分包及“隐性转包”问题,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对于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未按要求进行处理,不允许转包规定未有效实施。因此,目前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分包、隐性转包两种情况并未得到彻底解决,工程承包方资质欠缺,容易引起质量问题。
2.2管理体制不健全
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有效地利用管理制度来对施工环节、施工安全等方面的内容进行管理,以便有效地利用监管制度来约束施工。一般而言,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对施工管理水平和监督程度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由于大型施工单位缺少相应的管理标准,造成施工期间出现了大量的生产安全问题,不仅对施工进展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建筑质量也造成了严重影响。施工单位虽然在发展过程中拥有其自身的管理制度,但未按实际情况进行完善,从而导致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管理制度不适用于当前,也无法对施工有关的工作进行正确、规范的管理,使整体水利工程的施工效率持续下降。
2.3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目前质量管理人员缺乏有效的选拔机制,导致管理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管理者缺乏质量监督的意识,不认真管理,影响工程的管理效果,因此,要科学、有效地制定管理者培训计划,循序渐进地培养管理者的工作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要建立良好的选拔机制、训练机制、提升机制和奖励机制等,促进水利质量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激发员工的管理积极性,提高质量监督的效率和管理者的综合素质。
3提高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3.1完善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机制
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要更全面、更到位的话,就要建立与之相关的质量管理制度。首先,健全有关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法规,对基层水利工程的建设技术指标、质量指标和相关行业规范进行规定。
例如,要求违反有关质量管理规定的个人或组织进行调整、修改,直至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并验收,充分为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制度支持。其次,落实水利基层工程质量管理各部门责任和负责人,并对个人及职位进行了具体的细化。这样,有效地防止了工程质量管理中职能部门的错位和缺陷,有效地加强了各部门之间的监督与帮助。此外,要加强对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基层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水平、职业道德素养,为加强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管理提供智力支持,保证基层水利工程的质量。
3.2提高管理人员专业素质,重视人才培养
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时期,传统的基层水利工程在管理方面的工作方法已经不足以解决新阶段出现的新问题,这就要求基层水利工程建设要在管理方法上进行创新,具体可以从单位和政府两个方面着手。在单位方面,首先要加强对专业管理人才的培养,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工作人员管理思维的转变。其次可以创新岗位培训措施,将管理工作细致化和责任化,提拔成绩优秀、工作突出的管理人员,大力培养综合型管理人才,促进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政府方面,可以通过交流互访、实践指导等多种方式培养管理人才,使管理人员将现代水利工程管理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工作中的实际措施融会贯通,了解基层水利工程管理政策的同时具备管理型的经济头脑,为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办法奠定基础。此外,政府还可以将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向外进行延伸。例如对水利工程周围的民众进行相关水利管理工程的培训,增强其对基层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的认识,使其配合工作人员开展工作,从而促进基层水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3.3设立专项质量管理资金,并强化资金监管
水利工程建设企业设立水利工程质量管理专项资金,加大对水利工程项目质量监督管理的投入,可采取全额拨款方式,为水利工程提供必要的监管资金,主要包括维修费用、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补贴、经营单位运行费用及正常管理费等。为了防止不当使用专项资金,可以加强资金监管,从而提高资金使用率。建立好的投资系统,广泛吸纳各方面的资金,确保资金的充足性,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度,使水利工程得以良好地运行。为了提高整体的监督质量,可以实行强制性的监督,而且管理局应该树立权威,保障管理效果。
3.4加强进场材料和设备的质量控制
材料及设备的质量直接与施工质量有关,因此在材料及设备进入工程前,必须及时提交有关检验报告,并附带产品合格证书及使用说明书,施工承包单位须严格按照相应要求,对施工材料进行现场抽样调查,经确认后才可入场,另外也必须将材料及设备的相关资料提交给工程监理部门。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不同材料的特性存放,尤其对于水泥的外加剂和防水材料,必须严格控制存放地点,避免出现发潮变质等事故。
结束语
水利工程具有非常典型、特殊的施工周期,而且具有非常复杂的特征,在具体施工中尤其容易遭到外部因素的直接影响。因此,要进一步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对相关质量管理工作的控制力度,着重探究质量管理中的有关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质量管理策略,更科学、合理地控制和管理整个工程的质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1]马全祯.基层水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164.
[2]潘君宏.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4):44.
[3]伦秀梅.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7,45(03):163-165.
[4]王刚锋.基层水利工程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6(12):99-10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