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第30期   作者:周娟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也揭示了想象力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成为现代教育事业的重点工作。
        周娟
        浙江省桐乡市濮院小学教育集团翔云小学     314502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教育理论的不断发展也揭示了想象力对教育事业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成为现代教育事业的重点工作。未来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社会,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也必定是创新型人才。而小学是一切学习的开端,好奇心和求知欲是想象力的基础,通过教育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教育阶段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想象力
        引言:小学阶段的学生还处于人生的最初阶段,他们还没有被过多的束缚,还保留着独有的童真。他们有着旺盛的好奇心,有着强烈的求知欲,有着最为庞大的想象力。此时的教师对学生的培养要注重保护孩子们的求知欲,要保护好学生对世界的好奇心,在强烈的好奇心、浓烈的求知欲驱使下,学生想象力的火花才会迸发。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本文从以下角度提出一些建议,以供探讨。
        一、课前备课,为激发学生想象力打下基础。
        在小学阶段的教学中,师生们最主要的资料来源就是教材,而教材碍于篇幅的限制以及学生们有限的阅读能力,所提供的信息量比较少。知识量是想象力的基础,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一定的知识量打底,想象力只是空中楼阁,无法得到充分的施展。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做好充分的课前备课工作,不拘泥于教材已有的知识量。如在《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一课中,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叙述的鸵鸟、游隼、飞机、火箭等例子,还可以引用学生们生活中常见的自行车、电动车、汽车的例子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理解递进、比较关系。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些动物可以跑这么快,动物的身体构造,以及生物的足部结构与机器的轮式结构的区别。让学生真正的理解什么是速度,速度的区别,引导学生展开思考,怎样才能跑的更快,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二、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运用想象力
        在教学活动最为的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授课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上的45分钟,教授学生知识,传递道德文化。随着祖国发展的繁荣昌盛,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也逐年增加,教室内的教学设施也也越来越完善,现在大部分教室都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设备,比如投影、电子白板、智慧教室等。教师们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如在《四季之美》一课中,课文中对四季最美的描述是针对春天的黎明、夏天的夜晚、秋天的黄昏和冬天的早晨。实际上四季美的不止这些时刻,还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值得欣赏。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四季著名的景色,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四季。比如春天的田野,野花盛开,蜜蜂在辛勤的采蜜;夏天的池塘,荷花开放,青蛙的咕咕叫;秋天的农田,庄稼都熟了,农民伯伯在收割;冬天的湖面,结了厚厚的冰,人们在上面滑冰。可以让学生们想象四季是什么样的,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除此之外,还可以鼓励学生运用各种形式分享自己的有关四季的经历,比如视频、照片、模型、手工作品等。

通过这些经历的分享,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本知识,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为以后学生想象力的运用打下基础。
        三、课外拓展,拓展学生的想象力。
        要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必须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金平课堂上教师教学所传授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重视学生的课外时间,通过鼓励引导学生进行课外活动或者课外阅读,让学生们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为想象力的激发奠定基础。教师可组织开展读书日活动,让学生向同学们分享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向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对疑惑问题进行探讨,在思想的碰撞中激发创新的火花,让学生的想象力自由翱翔。读书日活动不仅可以分享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可以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即使是小学生,也可以通过不段的阅读,积累知识,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增强自己的想象能力,再将自己的想象能力不断加工,并最终创造出成果来,让想象力落到实处。切不可盲目自大,对小学生嗤之以鼻,忽视学生的创新的闪光点,要牢记,自古英雄出少年。
        四、课后训练,让想象力落到实处。
        在语文这一学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抓住时机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要为学生想象力的行使主动创造机会,为学生想象力的腾飞插上翅膀,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语文是一门富有情感、极富想象力的学科,可以轻易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它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小觑的作用。大量的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饱含作者丰富的想象力,文学创作本身就是运用想象力,让想象力自由翱翔的过程。《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也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文学创作这一利器,引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可开展”我是小小诗人”活动,引导学生写诗,引导学生通过诗这一载体表达情感,表达自己的想象力,鼓励他们大胆展开想象,不必拘泥与现实世界,可以将自己的想象力充分的表达出来。通过这样的活动,可以充分的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是小学语文课堂的重要一环,也是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学生将来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身为小学语文教师的身份,不仅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内容,还要注重课外知识的引入与拓展,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再辅以课后训练的巩固,充分激发小学生的想象,进而使小学生的想象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骆兰静.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2016(30):27.
        [2]宣立民.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综合版),2018(07):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