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雪峰
聊城市水城慧德学校
摘要: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对学生跟上时代潮流,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师更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精进学生的信息技术,本文重点探究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总结教学经验,以供有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游戏教学;教学应用
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优势
(一)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课堂中加入游戏教学,不但可以优化教学质量、拓展教学内容,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技术操作的趣味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致。比如,在教学中展开竞赛游戏模式,该模式为学生设置了明确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使用小组模式自主完成教学任务,并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后对学生做出恰当评价,给予学生嘉奖与鼓励,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与乐趣。
(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以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内容为基础,给学生制定学习目标,将探究式游戏、竞赛游戏或者是技能训练游戏加入教学中,可以促使学生主动收集相关资料与信息,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深入探究所学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一)运用游戏导入课堂教学
初中信息技术知识大多较为抽象且枯燥,具备较强的学术性,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记忆。如若教师单纯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会大大影响学生的上课兴趣。此时,应用游戏教学引入信息技术教学是十分有效的。教师要全面了解班内同学的实际情况,结合初中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游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在教授《网络购物》一节时,教师就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告诉学生自己想买东西但不知道如何操作,请同学们帮忙,然后让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操作。同时要在学生操作过程中提出问题,比如“要想买东西首先需要知道什么?”“你的购买步骤是什么?”,引导学生边操作边思考。在课堂开始使用游戏教学法可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主动探究信息技术知识。
(二)运用游戏增添课堂趣味
为了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教师有理由和义务改善课程教学的氛围,构建趣味性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引导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主动进行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游戏教学法是实现趣味性课堂构建的有力武器,能够帮助教师活跃课堂的气氛,增添课堂的趣味。比如,在进行《初步认识图像处理软件》这节课的教学时,教师提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使用PS来代指图像的处理,那么在信息技术中进行图像处理的软件是什么呢?你们能想到哪几个图像处理的软件呢?”的问题,之后,采用“击鼓传花”的游戏形式来决定回答问题的同学,从而活跃课堂的气氛,增添课堂的趣味性。
不难看出,使用游戏教学法来开展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活动,能够帮助教师优化信息技术课堂的气氛,活跃学生的心情,增添信息技术课堂的趣味性,从而使每位初中生都能够参与到信息技术课堂之中,提高信息技术的教学效率。
(三)运用游戏实现课后复习
游戏化教学与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更为符合。游戏化教学不仅可以确保学生可以积极自主的态度参与到课堂学习环节,同时也可以确保学生的思维能力得以提升。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环节,课后复习环节同样重要,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复习,对课堂中所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巩固。为降低学生的课业压力负担,并进一步开发学生的思维动脑能力,教师同样可以将不同的小游戏在作业环节进行引入,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对小游戏进行设计,以此通过这种较为轻松的方式,确保学生对信息知识进行巩固。比如,在学习excel知识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函数知识或者统计数据,去做一些相关求和的小游戏,并且引导学生在课后作业环节,尝试着自行对excel小游戏进行设计,以这种游戏化的课后作业模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提升。而且,这种小游戏的自主设计,也可以缓解课业学习带来的紧张压力,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学生可以在游戏过程中,对excel知识内容进行了学习,而且游戏化的教学模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及作业效率,使学生真正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四)运用游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计算机的实践操作方法和步骤,能够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学生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创新能力能获得提升。游戏教学法更多被用于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比如,在进行“几何画板”这部分的知识教学之后,教师向学生们阐述几何画板在人们工作和学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之后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对几何画板的应用功能进行探索,比赛哪个组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使用几何画板描述出其可能的应用,从而使学生自主探究几何画板的价值,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不难看出,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中,将游戏进行合理化的设计,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同时得到全面发展。
(五)运用游戏增强学生竞技思维、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应用游戏教学法时,教师可以将其与信息技术充分结合,引导学生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比如,教师可以采用竞赛游戏模式,利用学生的好胜心与斗志,根据学生自由组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竞争,通过竞技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结意识与竞争意识,用教学所学的内容作为竞技内容,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加入学习中来,锻炼其独立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比如,在学习《程序设计》一节VB编程中的If语句与Case语句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由组内成员自行决定角色分工,然后教给学生基础语法知识、应用方法以及规律,指导学生自行设计基础性的图像翻看和随机数字游戏,帮助学生充分掌握VB知识,克服学习重难点,提高学习质量。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本文以游戏教学法的运用优势为出发点,浅谈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使用,希望能够为其他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提供一些建议实现高效的信息技术课堂构建。
参考文献
[1]蔡娣瑛.游戏化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05):137-138.
[2]张翠霞.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游戏教学法的运用[J].试题与研究,2020(16):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