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视域下“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工作报告

发表时间:2021/2/2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30期   作者:冉启兰
[导读] 2018年9月,我们申请的课题《智慧校园视域下“一班一 品”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经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休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同意立为全国教育休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专项课题
        冉启兰
        贵州省黔西南州谟县民族小学    552300
        研究主要过程和活动:
        1.2018年9月,我们申请的课题《智慧校园视域下“一班一 品”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经中央电教馆全国教育休息技术研究课题领导小组办公室审定同意立为全国教育休息技术研究2018年度专项课题,同年9月14日,课题组在王母街道民族小学召开课题开题报告会,报告会由学校领导主持,教研室的教研员杨昌德老师和农昌艳老师到会作指导。
        开题会上,课题组主持人冉启兰老师作开题报告,教研员杨老师和农老师分别作课题培训和指导。杨老师强调,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调查研究,深入一线,了解本地域微文化的现状,设计好研究方案,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内容。课题组成员要不断加强学习,提高专业理论知识水平,认真学习课题方案,熟悉课题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思路,每个老师都要有预期研究表象,再朝着表象开展实实在在的工作。 课题研究要立足于研究对象,多思考、多记录、多学习、学,又要完成上级交给的扶贫攻坚任务,也要挤出时间,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过去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收集 相关资料,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力争《智慧 校园视域“一班一品”特殊班级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取得实质性成果。大胆探索,让课题研究真正为师生和教育教学服务。
        最后,课题研究组长冉启兰老师在课题开题小结中强调,课题研究是我校教育发展的需要,是学校教学教研的需要,更是教师专业化 发展的需要。这次课题研究不分年级,不分学科,课题研究成员全部 都是一线教师组成。我们全体课题研究成员要提高认识,克服困难, 既要搞好教学,又要完成上级交给的扶贫攻坚任务,也要挤出时间, 认真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过去课题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及时收集 相关资料,做好阶段性工作总结,注重实效,不走过场,力争《智慧 校园视域“一班一品”特殊班级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取得实质性成果。
        2.课题开后,课题组成员通过会议确定各个板块的研究内容以及人员的分工,各个板块都有相应的人员,大家在研究过程中既分工又合作,遇到问题就通过会议共同协商解决,课题研究与紧张的教学、脱贫攻坚工作同时进行着。
        研究计划完成情况:
        1.工作开展情况
        (1)设计课题调查问卷调查,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取得第 一手资料。我们根据课题研究方案,针对本校的老师设计电子版调查 问卷,参与率为百分之百,负责这个版块的课题成员撰写问卷调查调 研报告。
        (2)微文化现状的调查,微文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有可交流 的平台,一方面丰富了校园文化,开阔了学生视野;另一方面也给学 生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微文化的“快餐化”给学生带来了“快餐式” 的文化生活,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的精神生活,缺少了对知识内 涵与外延的理解,甚至有些片面的观点,严重干扰着学生的思想,可 能让学生产生困惑,甚至是偏激、错误的想法。还有对手机使用等产 生过度的依赖,一旦离开,人就会变得狂躁。因此,作为对传播和接 收新知识反应最为迅速的校园,如何把握微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关系, 如何积极扩大微文化的正向作用,引导微文化的健康发展已迫在眉 睫。另外,我们了解到关于微文化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研究范围不 断拓展,研究视野也日益开阔,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理论成果。但研究 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例如,研究比较分散、宏观研究较多、专 题研究不够深入、理论研究偏多等问题。并且更没有关于智慧校园视 域下“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因此, 为本课题开展深度专题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负责这个版块的成员 深入工作一线,不断走访,设计问卷,取得第一手资料,通过统计, 总结反思,得出哪些才是适合本课题的研究的范围,并形成了调研报告。
        (3)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途径,我们课题组以三个班为研究对象, 创建三个特色班级,分别命名为“向日葵”班,专门研究阅读方面;
“墨竹”班专门研究写字方面;“晨曦”班专门研究孩子的绘画这块, 三个班严格按照制定的计划方案认真研究,取得明显的成效,形成风 格迥异的特色班级,也形成三个方面的研究报告和案例集。   
        (4)为师生搭建成长的平台。根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求,确定 培训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师生基本功技能竞赛,开展班级墙上文化 评比活动,安排课题组成员参加省里的课题培训,不断提高老师们的 专业素养,选派学习进修,提升学历培训等。
        (5)总结,形成研究总报告。根据调查了解、收集资料,中期报告进行综合分析,撰写结题报告,进行推广和运用。
        (6)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构建课题交流平台
        进一步完善共赢互惠的研究制度,拓展互惠的内涵,积极主动、 坦诚无私地公开自己的理念与思想,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积极组织课题组老师参加各种教学观摩、学习、参观活动,也邀请兄弟学校教师参加我们课题组的观摩活动和研讨活动。迄今为止,课题组老师参加或组织的活动有:五一联校手抄报比赛、县级作文大赛、州级昌文杯作文大赛、县级书画大赛、校级班级朗读大赛、校级板报创作大赛、 五一联校词语拼写大赛和班级诗歌朗诵会等。
        2.研究执行情况   
        围绕“‘一班一品'班级特色文化”为研究目标,依据研究对象班级作环境,班级文化建设进行观摩为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在既能实事求是,又有创新的课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基础上稳步推进和圆 满完成课题的研究任务。
        研究变更情况(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研究内容、成果形式、管理单位、完成时间等)
        成果形式变更:成果形式为论文集、研究报告、图片集等。
        组员变更:由于工作单位的变动,原课题组成员冉启东、孙燕退出课题组,又增加一位成员(伍正宽),本课题组共有成员10人,分别为:冉启兰、郭平、孙玉华、贝文件、邱梅县、赵丽、王秉秀、段太祝、任远刚、伍正宽。
        主要参与者的顺序变更:郭平、孙玉华、贝文件、邱梅县、赵丽、王秉秀、段太祝、任远刚、伍正宽。
        研究的内容变更为两点,即“微文化现状调查及研究”和“智 慧校园视域下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的途径”;在班级微文化建设途径的研究变更为三点:①更新班级管理理念,体现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到班级微文化建设中,发挥全体智慧,分散外来“不良的”微文化对学生的影响;②根据自己班级的特色,投入班级品牌创意和设计;③开设班级微信或qq群,展示学生油墨画、火柴画、米粒画、蜡笔画、书法作品、剪纸、布贴画等,突出班级新颖的构思。
        完成时间变更:由于脱贫攻坚等工作的同时进行,本课题的研究比计划完成时间滞后了一些,计划完成时间变更为2021年上半年。
        课题负责人、课题名称、管理单位等无变更。
成果的出版、发表情况:
        1、理论成果
        形成“智慧校园视域下‘一班一品'特色微文化特色班级建设探索研究”调查问卷研究报告;“微文化现状调查及研究”研究报告; 三个特色品牌班级的调研报告。   
论文:冉启兰老师的《智慧校园视域下“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微文 化建设的有效策略》、邱梅县老师的《智惹校园视域“一班一品”特色班级 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赵丽老师的《智慧校园视域下“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探索与研究一一特色班级之课外阅读教学指导策略》、孙玉华老师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微课 应用探究》、段太祝老师的《微课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优化策略探讨》、 郭平老师的《互联网视角下班级微文化建设中的策略研究》、王秉秀 老师的《“一班一品”特色班级微文化建设》等作品均已在各种刊物上发表和获奖。
        2、实践成效
        三个特色班级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文化;班级墙文化是全校的标本;学生的参赛作品屡次获奖;学生的阅读、写字和绘画均有了明显的提髙。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