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30期   作者:王娜
[导读] 绘本阅读就像传播知识的种子,在幼儿的心里种下美好的希望,知识改变命运,绘本作为知识的载体。
        王娜
        莱芜钢铁集团金鼎实业有限公司新兴实验幼儿园 山东济南271104
        摘要:绘本阅读就像传播知识的种子,在幼儿的心里种下美好的希望,知识改变命运,绘本作为知识的载体,对其的有效阅读可使幼儿受益终身。通常幼儿会通过“演、画、读”等多种形式来展开绘本教学,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良好品格和认知水平,进而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幼儿生活经验,为后续阶段的学习活动打好基础,本文则针对此探讨了提升绘本阅读教学效率的几点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绘本阅读;教学路径;能力提升
        1.幼儿绘本阅读的价值分析
        1.1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培养幼儿阅读习惯
        依靠语言交际而获取知识,这不是0-6岁幼儿的长项?这个阶段的幼儿主要从对象的形状、颜色和声音个方向来认知世界,那么,绘本阅读刚好满足了幼儿的这个需要,绘本中色彩缤纷的图画,正好可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1.2绘本有利于幼儿想象,可以提高幼儿阅读能力
        绘本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图,是一幅幅精彩的绘图,辅以简单而有内涵的文字。因为绘本中的图像形象直观,绘画色彩优美,这些特点适合幼儿并对幼儿有很大的吸引力。一本绘本往往就是一个完整的故事,故事情节往往以图画展示,但是故事情节又有跳跃性,因此,绘本便于幼儿欣赏性,更有益于幼儿想象,绘本中的很多故事情节,常常与幼儿的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更能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1.3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培养幼儿的社会品质
        认真研究可见,绘本中集合了色彩与线条,构图与构思,词汇与语句这些美与文学的元素,也就是说绘本兼具形式之美与内容之美,指导幼儿阅读绘本的过程,也是感受美的过程,也是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的过程,幼儿阅读获得了情感上的愉悦,阅读绘本故事,幼儿还能学习故事情节中的互助、分享的故事,学习故事中关爱他人、帮助他们的优秀品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社会品质。
        2.幼儿绘本阅读教学中常见问题
        2.1缺少明确的绘本阅读教学目标
        开展绘本阅读教学,很多的老师和家长都认为这是“看画册”,看看而已,无须制定什么教学目标,也无须按照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于是绘本阅读教学就成了随心所欲的读书活动,还有一些老师讲绘本与度等同于讲故事,所以就自己取代幼儿,将绘本内容按照自己的理解将给幼儿来听,幼儿严重并没有绘本画面,阅读教学流于形式,并未取得实际效果[1]。
        2.2常常忽略幼儿个人阅读体验
        开展绘本阅读,主要是引导和指导幼儿阅读绘本,调动幼儿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幼儿的思考意识,并且能够积极思考,获得个人的阅读感受,激发幼儿的情感的共鸣,但是在实际阅读教学中,幼儿教师却不知不觉地成了绘本阅读的主角了,往往是教师诵读,教师为幼儿指明需要注意和思考的地方,有很多的教师为幼儿设计好了阅读的步骤,替幼儿回答了自己提出的问题。因此,幼儿绘本阅读教学忽略了幼儿的阅读体验,幼儿绘本阅读效果不好。


        3.绘本阅读教学中幼儿能力提升策略
        3.1言传身教,细心引导
        由于幼儿的年纪尚小,依旧处在较为懵懂的认知阶段,所以幼儿学习的效率往往更加依赖教师的引导,为此教师可在活动室中专设一个图书区域,每天定时与幼儿共同阅读绘本,通过言传身教,细心教导来提高幼儿绘本阅读的效率[1]。例如,幼儿在阅读《白羊村的美容院》这篇绘本时,笔者通过启发与提问相互结合的方式来引导幼儿关注彩图,通过提出问题:“最后美容师为什么要离开羊村呢?”,来使幼儿通过阅读明白“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人生道理。再如,幼儿在参与《老狼老狼几点钟》的活动时,笔者不仅要求幼儿对该绘本故事进行了阅读,还细心地引导幼儿观察该幅图画中存在的细节性问题:“同学们通过观察细节可以推测出老狼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吗?”如此一来,通过与幼儿共同阅读,再加上细心的问题引导,以此来提升幼儿认知层次,培养其综合能力。
        3.2家园合作,亲子阅读
        虽然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示范对孩子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阅读效率的提升不仅需要依靠学校来支撑,还需要家长的全力配合,逐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家园合作对绘本教学效果有着十分关键的促进作用。在此过程中,家长需要预留足够的时间,与孩子共同阅读,支持并配合幼儿园工作。而教师则需要每天为幼儿设计一项学习任务,即要求幼儿父母与孩子保障每天半小时的共同阅读时间,第二天幼儿要将自己的阅读体会与心得跟大家一起分享,如此一来,可使孩子在阅读绘本时更加深入、细致、全面地理解其中所包含的内容,提升绘本阅读的效率。例如,幼儿在阅读《一根羽毛都不能动》此篇绘本时,虽然大多数幼儿都非常喜爱这篇绘本,但是,幼儿无法依靠自己现有的能力来对该绘本内容进行深刻且全面地理解,缺乏有效地内化过程,此时通过家园合作,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由孩子带领父母发现绘本中存在的隐藏游戏,使家长进入情境,与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共同阅读,促进亲子情感的发展,全面保障绘本阅读的效率[2]。
        3.3激发兴趣,合理选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对阅读的持续兴趣是今后阅读活动的基础,因此在选择绘本时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选择故事吸引力强、插画与故事内容相呼应,绘画精美、风格多样、灵活多变、色彩对比明显的绘本图书,能给读者强烈的视觉冲击,有效吸引了幼儿的目光,激发了此年龄阶段孩子对色彩的感知潜力,帮助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审美意识、观察能力和阅读绘本的兴趣。
        3.4进入角色,体会情感
        幼儿尚且处于一种习惯以自我为主的成长状态中,长此以往,幼儿就会缺乏责任心,这样的状态与新课程教学理念并不相符,而对绘本内容进行角色扮演就可以给予幼儿有效地引导,培养其阅读兴趣的同时,让幼儿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体会到故事里各角色的情感变化。例如,幼儿在阅读《华盛顿和樱桃树》时,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一场角色扮演的游戏,分别充当华盛顿、爸爸的角色,以此来使幼儿切身体会到作者的内心情感,学会从他人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幼儿良好的责任心,以此来实现绘本阅读的意义,提升阅读效率。
        4.结束语
        绘本教学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不同主题的绘本内容所要讲述的意义也是不同的。因此,幼儿教师需要重视对于绘本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这样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有效地通过对于绘本的解读来实现幼儿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5.参考文献
        [1]张亭亭,舒婷婷.幼儿园绘本教学现状及对策研究[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9,35(03):72-76.
        [2]张慎梅.幼儿园幼儿绘本阅读之我见[J].课程教育研究,2018(13):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