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提升中职学生静物素描的写生能力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第30期   作者:应皆成
[导读] 以工美、学前专业为例,中职学生静物素描写生普遍存在不会构图
        应皆成
        浙江省绍兴市柯桥职业教育中心,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以工美、学前专业为例,中职学生静物素描写生普遍存在不会构图,不会塑造、细节刻划欠缺,整体表现不够等问题。立足问题,作者总结多年教素描的实践经验,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以提升学生静物素描的写生能力:一是抓静物素描写生的关键点,教会学生正确构图;二是用“庖丁解牛”方法,教学生找自己画面的缺陷,反复修改,提高塑造能力;三是教会学生整体表现,局部刻画的方法。
        【关键词】静物素描;写生能力;提升
一、中职学生静物素描写生存在的问题
        静物素描是中职学生进行素描绘画的入门知识,而写生练习作为素描的基本功,对提高学生静物素描水平作用重大。写生是指直接对照实物、实景进行客观描绘的一种表现形式,素描写生是用单色工具在“二维”的平面画纸上,摹写客观物体“三维”空间的绘画方法。素描写生表现的三大要素形体、色彩、空间,是画好素描作品的关键所在。
        形体,是指物体的比例形式。
        色彩,是指物体的明暗形式。
        空间,是指物体的透视形式。
        素描写生的三大要素所体现的直接性和客观性,突显了学生素描写生能力的重要性。
        中职学生学习素描写生,第一步学习构图和打形,第二步学习铺大明暗和整体塑造,第三步学习局部刻画,第四步学习调整画面效果,之后学生进行素描写生练习。这就要引导学生思考两个问题:一要知道什么是好的素描;二如何去完成一张静物素描写生作品。所以学生素描写生练习有两个层次四个关键环节要做,两个层次:一是具备对素描静物的形体、明暗关系、空间、质感构图的能力,二是能独立进行静物素描写生。三个关键环节:一是会对物体进行分析和构图,二是会处理并塑造物体的明暗关系,三是会调整画面整体效果。
        根据学生学习静物素描的基本步骤和素描写生的基本要求,当前中职学生静物素描写生存在以下问题:
        (一)不会构图。表现为物体太大,画面太拥挤;或物体太小,画面太空;或位置太偏、或位置太下沉,画面不均衡;
        (二)不会塑造、细节刻划欠缺。表现为对物体体积的塑造欠结实,如罐子,水果等表现有点偏软,结构没有把握好。物体的质感表现欠准确,罐子的高光与反光表现不够到位,光泽感没有充分表现出来。
        (三)整体表现不够。表现为一是学生的整体意识不够强烈,观察物体太局部,画面整体氛围欠强烈,物体有点孤立,与环境缺少联系。二是主次欠分明,空间关系欠强烈,衬布等次要的部分画的太过,影响主体的地位,物体与背景的关系欠明确。三是画面黑白灰的节奏没有把握好,画面太灰,明暗层次欠拉开,物体的受光背光一定要明确。
二、如何提升中职学生素描静物的写生能力
        (一)针对学生不会构图的问题,教师应抓静物素描写生的关键点,教会学生正确构图。
        1、素描写生的教学策略要求教师在静物素描教学的关键点上,教会学生正确构图。一是指导学生对物体进行构图,构图能力在素描写生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构图包括:空间位置的确定,空间大小的确定,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如体积关系,块面关系,明暗关系,并让学生多角度进行构图练习;1.定位构图,它包括物体之间的比例关系、主要物体的大体轮廓。2.画准形体的结构,用直线和辅线在比较中画其准确。
        2、指导学生掌握素描写生的表现方法与技巧,如黑白灰表现、明暗与线条、形体结构、透视造型和比例关系。在静物写生中,特别强调比例关系的准确性。比如形状、长宽、高低、大小、粗细等。对于静物造形来说,比例关系的准确性能够带来不同的构图效果。比例与空间、明暗、点线面等紧密相联,是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的数量关系。确定比例关系的方法是先从整体出发确定大的比例关系,然后再确定局部的细小的比例关系。在写生时,掌握比例关系主要靠目测的方法,因而注意训练眼睛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等技能,在此基础上,合理运用临摹写生、素描创作等多种练习方式完成作品写生。
        (二)针对学生不会塑造、细节刻划欠缺的问题,教师用“庖丁解牛”方法,指导学生找自己画面的缺陷,反复修改,提高塑造能力
        教师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练习造型,写生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观察物体,并把物体简化为几何图形和抽象图案的过程,通过构图来实现学生形成视觉与思维的主动认知;在静物构图中,引导学生学习处理静物之间在空间画面中的关系以及静物的光线、色彩、质感等画面构成;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对素描作品进行构思,并对习作反复推敲,反复修改,达到最佳的整体效果。


        对物体进行塑造时,引入分割平面、立体空间、明暗表现、透视变形等知识点,引导学生用符合自身特点的表现方法去画静物素描;在写生练习中,结合学生的基础,兴趣及职业特点进行素描造型、明暗造型、创意造型等多种形式的教学。例如:对比较熟练用明暗调子来画素描的学生,要求进行构图打形、明暗关系、物体塑造等练习,最后归纳各个单元进行交叉练习;对比较熟练用线描来画素描的学生,则进行疏密、曲直、形状、方向的构图训练;对比较熟练用创意造型来画素描的学生,则着重对素描作品进行分析,启发学生联想,进行创意素描主题表现。比如画静物酒瓶子,从形状上启发学生把酒瓶子各部分结构分解进行理解,或选择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和表现。经过训练,学生画出来的素描作品呈现多样性,并且达到了要求,这样学生的素描写生能力有了显著提升,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
        用“庖丁解牛”方法,指导学生找自己画面的缺陷,反复修改。譬如对学生的一幅静物写生画面进行解剖:
        ——主体物要与背景一起画,避免主体物孤立,与背景脱节;
        ——衬布的处理不能太过,特别是后面的衬布要进行适当的弱化,以便分出主次关系,突出主体;
        ——暗部与亮部的明暗要拉开,加强明暗对比,特别是明暗交接线一定要画地强烈,暗部适当处理的透一点;
        ——物体结构处要画的明确,用块面来处理它的结构和体积,线条要适当进行组织,物体高光处的处理要明确,高光不要画脏,高光附近的线条一定要排整齐,清楚。
        ——物体暗部的处理不要画的太闷,适当画出它的反光,以体现物体的质感。
        又譬如对另一幅写生画面的剖析:
        ——细节刻画得好的,但是感觉整幅画面乱,细节刻画得太平均,忽略了整体效果。
        ——应该有主次,近处的刻画要实一些、远处的要虚一些。
        ——罐子整体画得不够重,被桌面的效果埋没了。罐子作为主体物应该被重点刻画,罐子上的反光太强,导致罐子的整体效果破碎。
        通过对学生画面进行点评和解剖,使学生发现自己画面的缺陷,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下就会思考自己将怎样来处理自己的画面。同时指导学生临摹别人的作品,通过示范与讲解,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素描造型的表现技法,在观察与表现方面有所获得,从而使学生获得素描造型技能,提升素描写生能力。
        (三)针对学生整体表现局部刻画不够的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整体观察加局部刻画的方法。
        整体观察是静物写生必须遵循的基本法则,它贯穿写生练习的全过程。整体观察要求从事物的大处着眼,抓大印象、大感觉、大比例、大关系、大框架。在绘画时,观察物象首先要从大处着眼,整体观察,表现方法也是从大处着手,先画大轮廓,然后再逐步深入到各个局部。在画每一个局部细节时,做到心中有整体,观察局部、刻画局部都是为了丰富整体。即使是局部推进式的作画,也并不意味着观察方式的局部化,每一个局部的表现分寸,仍需以整体观察来调度。
        运用相互比较,观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将造型特点、空间位置、明暗差别、不同质感等视觉信息纳入观察系统中,通过比较,做出分析与判断。如果拿起笔就画,看到头就画头,看到手就画手,只盯着局部的变化孤立地进行描绘,其结果必将是失去整体的结构联系。只有通过反复观察比较,才能把握整体表现与局部刻画之间的关系。
        整体表现、局部刻画,反复训练,以帮助学生对画面整体能力以及整体与局部的把握,如主次、空间、虚实和对比关系等。在写生练习中,让学生知道画一幅素描作品,不只是简单的临摹,还要考虑不同物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学会画面整体表现效果的处理。如要求学生整体观察一组静物,先看它的整体感觉:物体的外形,光线的明暗,画面的黑白灰,再分析出画面的黑白关系,物体之间的比例区分,这样对物体的造型有了整体直观的印象。整体作画,着眼在整组静物中游看,笔在整张画面中构图,先找大关系,再找局部的小关系,一开始就定画面的最高、最低、最长、最短、最黑、最亮等构图要点为标准,整体地完成画面。整体收尾阶段指导学生抓住画面的整体感,舍弃无助画面整体关系的局部。
         【参考文献】
        [1]李露斯.高中美术专业素描静物质感表现的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9(11):11.
        [2]黄锐标.关于静物素描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8(07):100-101.
        [3]陈静超. 静物素描的超写实语言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
        (作者简介:应皆成,男,浙江省绍兴市柯桥职教中心教师,主要从事中职美术教学与研究)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