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月
福建第二轻工业学校
摘要:语文是中职教学中重要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实用性较强主要科目,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写作又是语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学业水平考试占比分数较大,成为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因此,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发挥创新思维,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法,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课堂的质量,进而提高中职学生写作能力。
关键词:中职;语文;作文;教学
语文作为一门源于生活并且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的基础学科,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素质教育的改革深入,新课标的不断推行,教学内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应该抓住契机,肩负起培养学生写作技巧与方法的使命,在语文课堂中渗透生活化写作教学,帮助学生挖掘实际生活中的真实素材,融入生活的真情实感,加强作文内容与生活的联系,从而提升学生的作文实用性和写作水平。笔者从教学实践出发,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探讨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进而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当前中职学校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一)知识储备少
当前,在语文学习中有较大一部分的中职学生学习没有方法,由于阅读量过少,知识面太窄,导致在写作文时感觉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无例可举、词句匮乏。再加上互联网的普遍应用以及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很多的中职学生过分沉迷于电子产品和网络游戏,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手机和电脑游戏上,用在语文课外阅读上的时间少之又少,导致知识储备量少,写作水平停滞不前。主要表现是在写作时,经常是绞尽脑汁的想,抓耳挠腮的写,使出九牛二虎之力进行生拼硬凑,却发现距离要求的作文字数还是相差甚远,距离高分作文更是遥不可及。学生这样的知识储备,要想改进自己的写作状态,就必须要多阅读、多读名著、多看好书。只有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才能保证自己在写作文时才思泉涌。
(二)生活阅历少
有一部分的家长为了鞭策孩子努力学习、提高孩子的各科成绩,限制孩子出行,无序补课,减少了孩子外出游玩的时间和机会。殊不知,学生长时间不感受大自然,不接受新鲜事物,不仅不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更是严重阻碍了学生在写作上的提升空间。这样偏激的教育方式,使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中丢失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学生的生活中只有学习、吃饭、睡觉等等这些枯燥乏味的事情,在写作时就会不知道写哪些内容,很容易在面对作文时望而却步,甚至产生厌烦心理。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学生误以为学习就是坐在教室里聚精会神的思考,认为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只要做到“两耳不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就会让自己在写作时不费吹灰之力。然而,这种不走进自然、不去亲近生活的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内容不够真实、没有可读性、很难让读者产生共鸣。学生深受传统课堂的束缚,作文内容永远只是照搬别人的思想和感悟。学生自己没有亲身体验,对生活中道理的理解就会一知半解、不够深刻。作文就会缺乏真情实感,读者读起来就会感觉索然无味。
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学生的写作能力,就必须解放学生的天性。无论是家长还是教师,都必须意识到生活阅历对写作的重要性。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倡导家长允许学生亲近在自然,让学生经历生活、体验生活、感知生活,在生活中积累语文作文素材,在生活中增加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只有这样,才能使中职学校学生的生活更丰富多彩、更生动有趣,让学生的作文素材更多样、作文内容更有趣、作文情感更充沛。
二、中职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一)要求学生阅读优秀文学作品,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肚子里有笔墨,在写作时才会感觉有如神助。学生要想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就需要增加阅读量,拓宽视野,拓展知识面。因此,作为中职学校教师,要定期发布阅读任务,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优秀文学作品阅读,搜集作品中的生活素材,以此来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生活感悟,为写作教学推波助澜。教师可以在班级里建立图书角,为学生推荐适合中职学生年龄段和学习基础的优秀文学作品。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定期开展读书会,让学生互相分享自己读过的好书,并分享自己的读后感悟。比如,在读高尔基的《童年》时,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写一写自己的童年趣事。再比如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时,学生会看到作者听蟋蟀拉小提琴,帮蜘蛛装陷阱。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感受作者描绘的昆虫世界的同时,也试着写一写自己观察过什么自然现象。让学生观察生活、认识生活、热爱生活,从阅读中加强生活感悟。
(二)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
有一部分的中职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没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特征、接受能力和思想水平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导致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这些教师,经常把自己的思想观念强加在学生身上,要求学生以自身的视角去思考问题,甚至让学生对优秀范文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不仅严重限制了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思维,更是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明辨是非能力。学生长期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就会导致作文内容出现过多的假话、大话、空话,没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学生缺少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就会缺乏对生活中素材的积累。导致作文过于模式化,缺乏真情实感。学生不能从作文中挖掘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也就丢失了写作的本质。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提高学生作文深度
要想作文内容更吸引读者阅读兴趣,除了要加强生活实践,有生活中的真情实感以外,还少不了学生对社会新闻的思考。社会热点一直是生活化写作教学中常用的素材。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新闻,带领学生讨论分析,加强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让学生在焦点话题中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看法,这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拓宽视野格局,丰富作文内容,提高作文深度,这样的生活化作文更容易引发读者的共鸣。
(四)教师要养成学生随笔记录的习惯,增加生活素材积累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写作教学并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而是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的。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记录随笔的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生活,能发现形形色色的人;通过体验生活,能感受酸甜苦辣的事;通过随笔记录,能增加生活素材的积累,通过习惯养成,能提升自己的作文层次。从每天一点一滴的小事情,到有纪念性意义的大事情,都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学生在随笔记录时要注重叙述故事的逻辑性,保障思想感情的流畅性和真实性。教师也要定期对学生的随笔进行检查批阅,让学生有动力、有目标去记录生活,帮助学生丰富词汇量,挖掘写作素材,激发真情实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中职学校语文教师,要想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就要要求学生读优秀的文学作品、要求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写作灵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要养成学生随笔记录的习惯,以此来增加学生对生活素材积累。通过上述措施,对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增添学生作文的可读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参考文献:
[1]陈在敏.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困境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语文课内外,2020,(22):179.
[2]郑凤.中职语文生活作文教学研究浅谈[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36(2):133-134.
[3]徐亚芬,吴艳.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作文指导[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9,(4):前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