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虹
福建省长乐第七中学 350206
【摘要】在素质教育理念日益深化的背景之下,高中体育教学在整个高中教育教学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想要有效提高高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提升,教师需要从课上教学延伸到课外,需要综合考虑高中生的实际身体素质以及运动爱好等,为学生设计出更加有效的体育教学方案。而定向运动是现如今一种新兴的体育运动,具有简易、便捷的优势,并且具有较强的趣味性,定向运动在现如今逐渐在我国发展和普及。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活动,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和内容,学生在参加定向运动的过程中能够掌握更多的运动技巧和课外知识,帮助学生形成顽强的精彩品质。因此,高中体育教师有必要将定向运动引入到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加强对学生校园定向运动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高中生;校园定向运动能力;必要性;有效策略
定向运动是一项充满了探险精神和刺激性的大自然活动,这项运动起源于瑞典,是从军事训练过程中逐渐演变过来的综合性运动项目,该项运动形式是利用地图、指南针等工具,在未知的自然环境下开展的一项竞技类活动[1]。定向运动作为一项在现如今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运动项目,其主要特点和作用与其他常见的体育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共同之处。在定向运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运动员需要借助地图和指南针,对地图上出示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并且需要结合大自然的实际情景,选择合理、正确的探险路线,并且需要找到各个地标。该项运动对于高中生来说具有较强的冒险性和趣味性,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活动,对培养提升学生的体能素质,发展学生的灵活性思维和进取精神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结合高中生的实际情况和定向运动的特点,积极开展定向运动项目,以此促进学生定向运动能力的提升。
1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校园定向运动开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素质教育体系的践行之下,我国教育领域对体育教学给予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定向运动在现如今也逐渐在我国发展起来,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喜爱和欢迎,并且受到了各个学校的重视与支持。在现如今,有很多高中学校都引进定向运动项目。定向运动在我国各个学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问题。在现如今的高中学校定向运动活动开展中,大部分高中教师首先考虑到的是学生的安全问题,因此为了能够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避免在定向运动过程中发现意外事件,大部分教师都会将定向运动的开展场地选在操场或者是学校里面,学生很少有机会到大自然中进行野外实践,这就大大降低了定向运动的趣味性和挑战性。校园环境是学生最熟悉的环境之一,在定向运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无论教师怎样设计路线和地标,都缺乏一定的挑战性[2]。整个活动下来,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十分有限,大部分学生在定向运动中都只学习到了如何认识和使用地图,只知道如何识别方向,学生的竞技能力和反应能力没有得到有效训练,学生的定向运动能力自然也就得不到有效提升。
2体育核心素养视域下培养高中生校园定向运动能力的有效策略
2.1注重培养学生的越野跑能力
定向越野跑是定向运动开展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特征是越野。定向运动中的越野跑运动不同于往常的田径运动,而是需要结合地图上的信息寻找路线,需要读图与运动的互相配合,它是一种需要随时改变运动方向的高强度跑步运动。另外,定向运动也是一种典型的变向运动项目,该种运动项目的比赛形式与其他运动项目有着很大的不同之处。在定向越野跑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将在平时跑步训练中的运动能力转化为越野跑能力,提高自身的灵敏性,这样才能够适应随时变化的地形地貌。在组织学生开展定向越野跑活动的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学校操场、整个校园或者是学校附近的校园作为越野跑的训练场地,组织学生进行300米或者是600米的间歇式跑步训练[3]。另外,地图和指南针是学生在定向运动中必须要使用到的工具,在定向运动教学中,教师需要教导学生如何认识在地图上所涉及的各种语言符号、线路符号等信息,以此提高学生的地图信息收集和应用能力。
2.2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心理抗压能力
定向运动的场地多在大自然环境中,其运动的地形和环境天气复杂多变,因此在定向运动活动中,高中学生需要具备较强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抗压能力才能够顺利完成定向运动任务。因此在高中体育定向运动项目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进入到一个陌生环境之后,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根据地图上所出示的信息,依次找到地图上标示的各个检查点。当学生在活动进行中出现丢失站立点的情况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保持冷静思考的心态,不能够着急和慌张,进行重新定位,并且根据地图上的相关信息进行冷静的分析,做出正确的决策[4]。这样学生在整个定向运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才能够克服重重困难,顺利完成整场定向运动,学生也能够增强运动自信心,在运动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高中阶段的学生需要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学习时间紧张且学习任务繁重,因此大部分高中生在学习中都会出现焦虑、压抑的心理情绪,而通过参加定向运动,学生的负面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十分那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也能够得到有效提高。
3结束语
综上可知,定向运动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活动,对培养学生的顽强、进取精神,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具有重大作用。在定向运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收集与识别能力、知识应用能力,灵活性思维能力等都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开展定向运动能力是素质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提升学生校园定向运动能力以及体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顺应现代化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开展定向运动活动,不断创新和优化体育教学模式,以此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梁建峰, 张宝华. 浅析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定向运动训练[J]. 田径, 2019, 000(010):14-15.
[2]李帮喜. 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定向运动训练[J]. 中学生作文指导, 2019, 000(014):144-144.
[3]王尧明. 高中定向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践研究[J]. 体育风尚, 2019, 000(003):P.243-244.
[4]王越. 高中体育教学中定向运动训练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 2020, 000(004):8-9.
本文系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基础教育研究专项)立项课题《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校园定向运动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课题号:JZ190222)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