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旺
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第一中学 1515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的教育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许多教师充分意识到传统教育中单调教学模式的弊端对教育的不利影响,以及创新新时期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也应该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步伐,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应用于新课程改革的时代背景下。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数形结合;实际生活;直观状况
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更新了教师的教学思想,但有些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学方法不加创新,使学生在乏味的课堂环境中低效学习知识,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作为指导新课改理念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现状,将可行性教学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以新课程为背景,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高中数学的教学方法。
一、强调数形结合
“数形结合”作为数学中的重要思想,在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方程根的状况研究、立体几何中的问题等离不开“数形结合”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在此基础上,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必须在课堂上反复强调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具备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优化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学习“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时,首先指导学生分析两个向量的数量积定义及其性质可以解决的问题。然后,笔者通过具体的练习问题,用向量求解几何的一般方法,将线段和角度变换为向量表现式,再用已知向量表现未知向量,通过向量的运算计算和证明,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之后,指导学生把向量法的解题“三部曲”作为向量题,进行向量演算,回归图形题,帮助深化数学思想。最后,笔者希望学生讨论这门课的学习收获,为学生布置课堂作业,加深学生对这一节知识的印象。因此,笔者在课堂上强调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提供了方法指导,降低了学生学习这种抽象问题的难度,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同时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大大优化了高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二、重视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学习积极主导性和提高学生参与课程意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新时代教学形式下的“以学生为本”教学理念也已深入多位教师的心中。在此基础上,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充分重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法,通过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加课程意识,在积极的学习过程中使学生获得足够的知识,实现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高。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学习“曲线及其方程”时,首先把学生分成学习小组,让学生谈论平面解析几何学研究的主题,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引进新知识。并且,笔者把寻找常见轨迹方程式的例题展示在课件中,让学生思考,小组讨论。笔者有时通过引导学生,让学生初步学习寻找轨迹方程式的技术和方法,在教学中进行学科渗透,为学生学习物理等学科知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之后,笔者让学生练习随堂,对学生进行及时反馈,加强了学生对本节所学知识的理解。最后,笔者请学生小组讲了这门课的学习成果。因此,笔者重视合作学习,使学生一贯参加课堂活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前所未有地提高,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和互助意识,提高了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
在新课程改革中,每门学科都提出了与实际生活教育相关的要求,但实际上各种理论知识的产生是从现实生活的发展中得来的,特别是数学这门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学科,在课程教学中生活状况的导入更不可或缺。在此基础上,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该联系实际生活,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使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学习数学知识,建立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室。
例如,笔者指导学生学习“命题及其关系”时,首先对学生说:“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交流有真实性,有谎言,所以我们日常生活的交流、学习和工作中逻辑用语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强的学科,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的应用不可或缺,激发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然后,把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一系列命题拿出来,让学生判断真伪,让学生理解原命题、反命题、否命题、反否定命题。之后,笔者继续教学生生活化的问题,让学生理解这些命题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笔者将这门课学到的知识综合整理,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概念,让学生讲述这门课的学习成果。这样,笔者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和逻辑推理能力,建立了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
四、创设直觉状况
高中时代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但在目前的授课时间,发挥学生的这两种能力可能使授课时间相对紧张,并且对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丧失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因此,作为科技快速发展时代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造与课程内容密切相关的直觉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在直觉状况下学习数学知识的自信度,使学生能够有效吸收数学知识,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例如,笔者在指导学生学习“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时,首先想起三角函数的定义,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几何画板,从单位圆导出三角函数,引导函数式的路线图,即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值间关系。然后,笔者让学生自己作图,考虑两个角的x轴对称和原点对称的结论,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目的,再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进行动态演示,让学生总结出函数名不变,符号看象限这个结论。之后,笔者让学生做本节知识升华的练习题,总结了让学生把任意三角函数转换成锐角三角函数的顺序。最后,笔者以板书方式让学生回忆起这门课的学习内容,并做了课程总结,让学生交流了这门课的学习成果。这样,笔者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的情况,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和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导出了三角函数的引导式,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学习内容的理解,减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困难,同时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度。
总之,以上几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学习,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我们要始终保持进步的教学思想,积极学习新课程背景下的先进教学理念,继续为学生未来发展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途径上为学生砍荆棘,取得最大化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政栋.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法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4):117.
[2]张少方.新课改理念下优化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策略[J].中国农村教育,2019(10):56.
[3]冯亮.改进教育教学模式提高学习数学兴趣——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