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祥霞
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安居中心小学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关键时期,而从以往小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仍有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对写作或者阅读缺乏兴趣,尤其是对写作的学习,很多学生都比较害怕写作,觉得写作很枯燥和乏味,从而对写作产生一些抗拒心理。但是,读与写是小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两项基本技能。因此,教师有必要做好读写结合教学,从而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写环境,进而促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有鉴于此,下文先从分析“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着手,随后就其一些应用策略展开分析,以供广大教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读写结合; 应用; 分析
一、 引言
读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读写是学生提升语文知识素养、增强语文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读写的相互融合,以促使学生的读写能力得到提升。那么文章将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谈一谈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以期引导学生展开有效地语文读写学习。
二、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要求
语文作为小学教学阶段的重要科目,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来落实语文教学工作,才能真正让学生学习到有用的语文知识。其中,读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内容,也是学生提升语文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有必要落实好读写结合教学工作,以尽可能引导学生从读写结合中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学习能力。
(二)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有效方式
小学生的读写能力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在不断地读与写中,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并自觉地阅读与写作,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对学生日后的学习生涯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可以静下心来去自主学习、自主成长,从而积累对自己今后学习有用的语言知识。因此,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开展,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读写结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一)从语文课前预习着手,指定学生进行读与写的预习
虽然读与写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两大重要教学环节,但是教师想要实现读与写的教学同步,则需要找到彼此的融合点,并结合长期有效的读写环节,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读写习惯。其中,教师需要放眼整个小学语文课程教学阶段,先从课前将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工作落实好,从而为小学生后期的语文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当教师讲授小学语文新课内容时,懂得利用语文课前时间,组织学生参与相关的语文读写预习活动,以帮助学生提前预习语文新课内容,并掌握其中的语文课文结构、主旨等,从而做好正式课程的学习铺垫。首先,教师应该依据语文新课内容,设计一些较为基础和简单的读写预习训练任务,如阅读课文、记录课文中的优美字、词、句,运用字词来仿写和造句等,从而引导小学生完成一些简单的读写练习,以实现小学语文读写的同步学习。然后,收取学生完成的预习作业,分析学生存在的读写基础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发现小学生存在的读写问题,进而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以有效推进后续的语文读写教学活动。
(二)从语文课内导入环节,实现读与写的有效结合
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环节,是整个语文课程的初始阶段,也是语文课程成功与否的关键。
同时,小学语文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应该尽可能从课堂导入环节开始,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则后续的语文教学工作才得以顺利地推进。其中,教师可以在课程开始时,就将读写结合教学落实好,以促使课程导入环节更加丰富多彩,且学生的学习也富有层次。比方说,教师可以先从小学语文课内阅读的导入工作开始,引入一小段原文内容,并让学生跟随着录音原文进行朗读,以初步引导学生感知课文。其次,让学生熟悉课文中的各个段落,并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其中的关键字词句,以及课文的结构、主旨、大意等,以在课程导入环节,提醒学生抓住课文中的细节内容,指导学生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方法来进行课文内容的描写,使得学生记录下相关的细节描写内容,从而为写作积累经验。在此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适当组织课堂内的仿写、续写或者改编等写作活动,以在阅读学习中融入写作,从而同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比如,以师生集体朗读的方式,对诗文内容进行理解,以把握诗文的故事内容、品味诗文的语言及结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中的思想情感,进而在交流中深化对诗文的认知。最后,教师需要督促学生勾画出诗文中的重点词、句,从而为后续的写作奠定基础。在学生基本了解诗文讲了哪些内容,教师则可以适当布置一些随堂仿写任务,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气氛,让学生从身边选择仿写素材,就某一事件、某一个人或者动植物展开诗文的简单仿写,以借助仿写任务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并激发出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使其在原有诗文内容基础上展开更为深入地学习与探究。此外,抽出课堂时间,让部分学生将自己仿写的内容朗诵出来,促使学生之间展开交流与互动,从而互相学习、互相借鉴,进而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问题,并及时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三)从语文课后复习阶段,落实学生读写活动
伴随着我国教育工作的发展,传统的语文灌输式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需求,也与当前课改要求不相符。而读写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内容,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授课理念,冲破小学语文课本的限制,更多地结合课外语文材料,促使语文读写教学更具吸引力,才能让学生产生读写的兴趣和热情。其中,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所学内容,组织一些课后的读写复习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机会去阅读和写作,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首先,根据学生所学的内容,选择一些相仿的阅读书籍、文章段落等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课后的复习阅读,以课后复习阅读为基础,开阔学生的写作视野。然后,让学生选择一个写作角度,进行文章内容的创作,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使其将原有阅读中积累到的字词、文章创作特点等应用于实际写作之中。最后,在班级内设计一个写作活动区域,定期展示一些优秀的学生课外写作作品,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大胆创作。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读写是当前小学生需要掌握的两项学习技能,而学生也只有掌握一定的读写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其他学科知识。因此,从小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必须采用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写作,以实现读写结合的同步教学,这样学生的读写能力才能得到有效地提升,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读写能力。其中,教师可以从课程教学伊始,引导学生做好读写的预习,再从课中以及课后等阶段展开读写教学,从而将读写教学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进而让学生全方位地提升读写能力,最终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写习惯。
参考文献
[1] 文超. 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小品文选刊:下, 2019, 000(006):1-1.
[2] 刘莉. 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研究[C]// 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二期座谈会资料汇编(上). 2019.
[3] 王莉. 读写结合方法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 才智, 2020, 000(016):188.
[4] 刘晓澜. 读写结合模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文学少年, 2019, 000(018):P.1-1.
[5] 王天祥, 冯国才. 读写结合法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分析[J]. 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9, 000(0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