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景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翁牛特旗乌敦套海镇中心小学 024511
摘要:信息化教学就是指在教学中合理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让教学所有的环节都数字化,以达到提升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微课作为信息技术下的一种新兴产物,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运用能推动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进一步前进,为小学数学教学增添更多的生机与活力。基于此,本就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微课;小学数学;教学;运用策略
1 引言
数学这门课程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很多的公式定理以及概念性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名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必须要认识到微课的重要性,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利用微课辅助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小数学课堂教学,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2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分析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其包含的往往是数学学科中较为基础的部分,但也是较为重要的部分,而由于数学本身的数字性、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太强,这对于刚开始接触数学学习,还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数学思维的小学生而言,真正把握理解数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为解决数学过于抽象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往往会例举各种各样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但即使这样,数学对于学生而言还是较为抽象,其理解难度还是存在的,因此,就需要更为简单高效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除了数学本身学科难度较高之外,小学数学的教学情况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受学生影响的,这一时期的学生听讲认真、课堂参与度也较高,但却存在着专注力较低的问题,为此,长时间单一的授课方式对于小学生而言并不是十分理想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的问题,要依靠一些方式来吸引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而微课就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完成这个任务,微课本身短小精悍、简洁明了,而且可以进行重复播放,播放也不受时空限制,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储知识、拓展知识的良好工具[1]。
3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3.1 培养学习习惯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数学教师只是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在数学学习中的很多问题,有时候是需要靠学生自己去解决的。在数学课堂上的提前预习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的良好教学手段。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帮助学生进行课堂预习呢?微课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微课教学的时间简短,只占用课堂五、六分钟的时间。数学教师利用微课教学,把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前概括出来,让小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和认知。但是,数学教师要注意微课的题材选取问题,寻找适宜本节课内容的微课,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例如,在学习“长方形”时,数学教师先制作一个五分钟左右的微课短视频,先简短地概括一下长方形的基本特征,给学生展示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的长方形的物品,对本节学习内容有一个基本了解。在课上的时候,数学教师要做一个引入,“我们身边有多种多样的图形,那么,哪位同学能说一说我们生活中哪些物品是长方形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更深入地去探索一下图形吧。”然后,数学教师把微课视频播放给学生,再进行本章节的内容讲解。
3.2 加强师生合作
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可以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与生活,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可以请学生参与微课小视频的录制,从而加强师生之间的联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比如,在学习“小树有多少棵”一课时,学生们通过微课了解本节课的内容,突出教学的重难点,重点是会使用乘法法则进行运算,难点是将乘法法则学以致用解决生活中实际发生的问题,并学会多角度看待问题。教师在制作微课时穿插实际的教学图片,可以吸引学生眼球。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与渔。教师要告诉学生答案虽然很重要,但是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关键。教师应该让学生学会辩证性的看待问题,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中都要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既要学习课本上的知识,又要学习做人的道理。比如,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应爱护花草树木,不能在树木上乱写乱画。
3.3 转变思维方式
有些教师的知识水平确实很扎实,上课基本不需要带课本。虽然教师课堂上讲得比较细致,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本达不到。这就造成一种假象,教师会以为学生听懂了,但实际上他们很快就忘了,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此不良循环下去,教师总是在给学生灌输新知识,却没有让他们很好地巩固、复习知识。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因素,过多的知识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时间久了,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微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效的课堂[2]。另一方面,教师锻炼的是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对称平行”这节课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变成直观的知识。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是一种突破。高效的课堂源于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从书本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是一种磨炼,那么学生在完成这种磨炼之后达到的就是一种更高的数学水平。由此可见,微课对于现阶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3.4 重难点突破
小学生很难在课堂上长久保持专注的学习能力,走神、交头接耳等现象屡见不鲜。而微课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更容易被小学生接受,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可以让教师通过微课视频梳理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对此,教师所录制的微课视频要尽量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中的重、难点内容。比如,在教学“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节课时,学生需要学会区别真、假分数的不同和分数的应用。这是这节数学课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然而,教师在课堂上很难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也不能及时获知学生是否真正理解这节课所学的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余时间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行观看、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
4 微课运用时的注意事项
在小学数学课中应用微课时,教师应该注意到一些使用问题,首先就是要控制微课的时长,教师在制作微课时,应该控制好微课的时间,将其限定在3~5min一个微课视频最佳。其次就是微课制作方面,教师要注意到其中使用的语言艺术以及微课呈现出来的一个效果要符合小学生的审美水准。比如在微课制作中教师的讲解语言一定要是能让小学生听懂,并且是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而且在微课的内容制作方面,教师在制作过程中,应该选择较为舒服的颜色和字体,以及其中包含的一些动画效果也是要符合小学生的兴趣和审美的,只有符合这些条件的微课才能配合教师的教学内容发挥出更大的效用。
5 结束语
微课是保证小学数学信息化教学高效开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学会合理地将信息技术与微课进行有效整合,创建一个利于学生开展数学探究的学习环境,优化学生的学习体验,以此保证学生学习任务的高质量完成,推动小学数学教学在前进道路上不断突破。
参考文献:
[1] 斯苗儿.基于教学设计,把微课融进日常课堂:关于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的几点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14(11):3-6.
[2] 方益平.让“微课”融入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