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1/1/29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0月(中)29期   作者:阳招平
[导读] 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在对教育改革上也重视了起来,而且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
        阳招平
        四川省资阳市乐至县高寺镇小学   641507
        【摘要】随着时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质生活的丰富,在对教育改革上也重视了起来,而且能力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在小学这个阶段数学参与式课堂是培养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以及培养学生良好性格的重要方式。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的性格具有可塑性,如果能够让学生进行参与式的课堂也有助于学生积极向上的良好性格,也可以帮助学生未来与他人相处时关系更加融洽。本文将具体介绍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能力培养;参与式课堂
        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知识水平有限,但学习模仿能力也都很强。在抓住学生的特点之后,参与式课堂的开展有助于学生进入课堂,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在小学的数学课堂中,参与式课堂是指学生在课堂中处于主体地位,通过各种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这为学生未来的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未来在数学的学习中埋下一颗对数学感兴趣的种子都有着积极深远影响。
        一、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所存在的缺陷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少互动
        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时,教学方法传统陈旧,不具有创新性。因为在这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学生们的思维习惯已经日新月异。在课堂中单一的板书已经不足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课堂效率非常的低下。小学生本来就具有爱玩的天性,对于自己的自控能力不是很好,上课时就需要使用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的质量。
        (二)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课。在教师开导学生时总是喜欢问:你学习是为谁而学习?这个问题其实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生自己并不清楚,小学生就觉得是要跟教师学,没有考虑过要自己探究学习。这就能反应在课堂中学生并没有占据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中处于被动状态。学生没有掌握课堂的主动权,教师总是以“喂养”的方式直接传授知识。而在学生接受这个知识时,教师与学生之间就像是有一条河难以逾越,学生能学到的很局限,而且不是学生自己想出来的印象也不够深刻,这样的效率并不高。
        (三)师生的分界线明显
        在小学这个阶段,教师与学生年龄差距比较大。而且受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对于教师存在着有巨大的敬畏之心,学生无法与教师随意交流争辩。这样学生有什么学习问题、人际关系问题,便会藏在心。上课时也不敢与教师争辩,这样不利于在教学中发现问题。这样在时间长了之后,学生在这种压力之下,教学也会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激情也不会很高。
        二、参与式课堂的优点
        (一)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小学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科目。如果仅是教师的“喂养”式教学,学生无法取真正的主动学习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个课前问题让学生课前预习,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可以有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学习。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循环。只要课前预习,认真思考,上课时就能够答对问题,受到教师的鼓励。这样就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参与式的课堂不再与传统课堂一样枯燥无味,参与式课堂中可以有很多的互动,以及课堂中游戏的活动,大家一起去探究解决问题,营造欢乐的气氛,使学习过程很轻松。而且在小学这个阶段,学生对世界充满着好奇,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细心观察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并将此引入到课堂中,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学习明白数学也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让学生明白生活也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能够为学生在未来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打下一个良好的兴趣基础。


        (三)培养融洽师生关系
        因为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再加上数学这样严谨的学科。不乏有许多学生对数学教师充满着害怕,然而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起互动游戏,在每一次的互动中,教师就可以展示教师的温柔可亲,让学生明白教师并不是不可亲近的“冰山”。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教师也能够对学生进行正面性积极的鼓励评价。在逐渐的变化中,教师也能够对自己的工作更加热情,学生也能够及时与教师交流问题,勇敢发表自己的意见。
        三、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的实践探究
        (一)课堂的设计要服务于学生
        教师在设计每一堂课程时,需要考虑教学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可以通过学习基础心理学与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去设计一堂课。在课堂中需要把课堂的主动权交在学生的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除法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展示一张图片,图片内容有两排凳子,一个问题条件是:每排九张凳子,一共有几张凳子?另一个问题条件是:凳子一共18张,每排有几张凳子?这时教师可以多抽同学来回答,积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学习过乘法之后,大多数学生是会做第一道题的。这是让学生思考这两道题之间的联系并以此引出课堂内容。在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解决之后对于学习的知识点,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提高课堂效率。
        (二)开展趣味数学实践活动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际,不定期开展趣味数学实践活动,这个活动要让每一位学生动手动脑去感受数学的活动课。这样的课程有助于学生参与课堂,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面积公式时,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张正方形的纸,让学生与教师一起进行裁剪,先沿着对角线剪开,将两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让学生思考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如何求得?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讨论,最后在课堂进行展示分享,得出结论。在用另外一个长方形纸片,将其长分成三段,分别在分段点连长方形的另一条长的两个角处的点并裁剪成梯形,再次鼓励学生运用四则运算已学过知识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终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在学生自己动手后就能够明白面积公式的由来,尤其是梯形面积公式,学生容易记混乱。而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记住公式的推导,而且能够感受到数学几何的魅力,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
        (三)融洽的师生关系也有助于参与式课堂的开展
        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扮演一位学生的领航人,更需要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去扮演学生的一位朋友。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能对于教学已经麻木,但教师更应该明白,在教学中自己所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学生有自己的思想与灵魂,学生尊重教师,教师更应该细心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理。每位学生都有不同的性格与思考,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在学生犯错时不能进行严厉批评,合理适当幽默的去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要自我批评。多以鼓励式的教育与学生相处,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有勇气去与教师自由交流。
        例如:在学习乘法的时候,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活动方案,全体学生起立,游戏规则教师在说一乘二时,就要有两个学生抱团,单独出来的人淘汰。教师还可以抽一名学生,让学生来出题目,教师也参与到这个游戏中。这不仅可以锻炼学生对乘法口诀的记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更能培养师生的融洽关系。
        小学数学的参与式课堂需要教师的认真付出,调动起学生学习积极性。结合教学实际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数学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培养学生健康性格。在不断实践磨合中,总结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逐渐完善现代化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侯健.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实践与思考[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96.
        [2]潘梅娜.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资讯,2020,18(18):191-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