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政治
新疆和田交建旅游宾馆开发有限公司 新疆 和田 848000
摘要:安全是企业生产永恒的主题,安全教育活动是防止违章事故发生的一个重要手段,安全教育应始终贯穿于安全管理之中,从提高个人保护意识做起,增加有关事故防范、在事故中减少伤害和事故后减少人财损失等相关知识方法,减少职工面临的风险,以人为本进行管理。文章根据工作实践,对企业施工安全培训的有效途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企业;施工;安全;培训;现状;措施
一、工程建设项目安全教育现状
(一)安全教育内容
目前,大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主要内容为:一级安全教育主要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法规、法制教育。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安全生产法规、标准、本单位制度、安全纪律、施工项目的安全生产形势及发生事故的一般规律性及典型事故案例、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等。二级安全教育主要针对工人被分配到施工队以后,未上岗以前进行的安全教育。内容包括施工项目的施工特点及施工安全基本知识,施工安全规章制度、规定及注意事项、工种操作安全技能、机械设备、电气及高处作业知识、防火防爆防毒知识及紧急情况处理和疏散知识等。三级安全教育主要是工人安全施工须知和须遵守的操作规程和现场纪律。包括工人进入工地前的一些基本要求,如:必须认真学习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未经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不得进入施工现场操作,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工作服、劳保鞋、戴好安全帽,严禁酒后上岗等。
(二)安全教育形式
大部分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前的安全教育主要以照本宣科读制度为主,再辅助一些其他形式,如:安全广告、标语、宣传画、标志、展览以及少量的讲座、经验介绍、会议讨论、事故现场分析会和一些基本知识的考试等。
二、施工人员安全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安全教育流于形式
通常情况下,随着工程项目的启动和进度要求,施工人员会按工种、分批次进入施工现场,每批人员的层次、工种、施工特点均不相同。但无论批次、人数多少,业主方及施工总承包方都应对每个进场施工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承担安全教育工作的人员往往不是专职人员,授课者普遍存在不认真、不重视、流于形式的情况。
(二)教育内容宽泛,针对性不强
众所周知,不同的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采取的防护措施、对施工人员的要求都不尽相同,因此安全教育培训的内容也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安全培训的讲义基本都是千篇一律,安全教育考试内容也是一卷到底,没有针对性,不能满足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与培训目的。
(三)对安全教育效果缺乏考核
目前,许多施工企业在组织安全教育后就直接安排施工人员上岗,往往忽视了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效果的考核,使得施工作业人员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知识技能、注意事项等一知半解,不仅没有达到培训的目的,也没有发挥出安全培训教育应有的作用,导致事故频发。有些企业虽然在培训结束后有安全考试,但考试不够严格,有作弊或是直接拿着答案抄的情况,同样达不到安全教育的目的。
三、施工安全教育改进措施
(一)设置专职安全培训员
施工总承包方和业主方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周期和施工人数的多少分别设置专职安全培训员,使安全教育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中。安全培训员可根据项目实际进度、施工内容、施工风险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培训内容及时进行调整。
(二)有针对性的分层次进行安全教育
对于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应根据人员类型不同、工种不同,侧重不同。通常可将施工人员分为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操作人员两大类,同时施工操作人员又可根据工种不同细分为若干个小类。针对施工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业主方应侧重强调本企业的HSSE(健康Health、安全Safe、安保Security、环境Environment)目标、项目管理理念、项目管理程序及项目管理要求等内容,同时针对承包商提交的HSSE管理方案进行审核并要求其严格按方案执行。针对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教育则应侧重于对施工现场的一般安全管理规定、安全操作规程、以及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如何进行应急处理等内容。通过安全教育应使施工人员真正了解业主方的安全管理要求,了解现场存在的风险,真正将风险降到最低。
(三)建立安全教育考核奖惩机制
应建立健全安全教育考核奖惩机制,对每名进场接受安全教育的施工人员进行考核,严格执行考核上岗制度,通过奖励先进的方式充分调动施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真正的掌握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注意事项等考核内容,不断提高施工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技术水平及安全防护意识,同时加大处罚力度,真正有效的避免违章操作的行为,确保安全管理目标得以实现。
(四)明确安全教育时间,使教育培训常态化
由于建筑施工存在着工序多、工种多、工期长等特点,因此安全教育不能仅停留在入场教育和交底工作中,还要始终贯穿于整个施工周期中,使安全教育形成动态化、常态化的管理模式。由于施工现场的环境会根据施工阶段的变化、季节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因此施工管理人员要根据不断变化的施工环境调整安全技术措施,要结合日常的安全检查,及时纠正现场存在的不安全行为,并对他们及时的进行安全教育,充分利用好班前班后的安全活动时间,以达到全员教育、天天教育的目的。
(五)加大安全生产培训的覆盖面,创新培训方式
开展各层次培训,最大限度的满足从业人员结构变化的需要,切实强化对从业人员的初次培训和复训,特别是那些资格证过期没有进行复审的人员,禁止其上岗工作,进一步提高覆盖范围,增强培训效果。一是在教材编写方面,建议有关部门和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进行研究,结合技术人员和一线工人,编写切合作业岗位特点和安全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语言通俗易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针对性和实效性强,不断进行知识更新的精品教材。二是在题库编写方面,也要侧重针对性和适用性,题量不宜过大,减少概念性题型。三是合理设置考试网点,最大限度减轻企业和参考人员的负担。安全教育不是形式上的东西,如果只是机械的进行,是难以取得好效果的。安全教育要有具体内容,要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必须采取集中教育与个别教育、规范教育与自由教育相结合的方式。
(六)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全面提高对安全生产培训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新媒体单位要充分运用网络和新媒体等平台进行宣传。创新宣传形式,扩大宣传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除了在报纸、电视、电台等传统媒体上大力宣传安全生产知识,还要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积极宣传国家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政策、法规,重点传播事故典型案例,使全社会的安全生产培训意识不断提高。
结语
通过上述的安全教育改进措施,使施工人员对事故危害有清醒的认识、对安全纪律有深刻的了解、对安全防护措施有熟练掌握的认知,从而使得安全意识和安全技术素质有较大的提高,不断降低事故的发生率,最终达到安全管理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6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EB/OL].(2017-01-23)[2019-11-01].
[2]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2017年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情况通报[EB/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