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伟 李勋 张永健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天津300387)
摘要:天津市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到实处。通过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的重新设置、从理论体系建构到广泛地征求意见;从研制小学生综合素质记录手册,到有效实践途径的探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形成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五育并举;实践;经验
随着全国教育大会的召开和天津市教育大会的召开,培养什么样的人再次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天津市尝试以《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手册》的改革为依托,明确现行手册存在的问题和学生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以育人为导向,明确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以目标为导向,通过《记录手册》引领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现行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存在什么问题?
2019年4月,课题组通过各区教育局小学科协助,搜集现行的《天津市小学生素质发展水平评价手册》实施状况的网络调查问卷(教师问卷)279份,家长问卷377份。其中,教师问卷覆盖一至六年级教师,90%被调查的教师为班主任;家长问卷覆盖一至六年级学生家长,被调查者中学生母亲占79%,学生父亲占15%。
关于手册的使用情况方面,调查显示,63%的教师反映手册平时由老师统一保管,90%的家长反映手册平时由老师统一保管;83.15%的教师反映手册的填写实践集中在学期末,67%的家长反映手册的填写也集中于学期末。
关于手册的内容方面,调查显示,61%的教师认为有必要在手册中添加学生的作品展示,88%的家长认为在手册中添加学生的作品展示;82%的教师反映有必要在手册中添加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参考值(如:优秀范围、合格范围),97%的家长反映有必要在手册中添加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参考值。
在开放性问题中,老师们反映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班主任写评语工作量大,学生和家长重视不够,手册的使用效果不理想;小学生家长反映不知道各个年级孩子应该知道什么,达到什么程度;不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与同学、老师的沟通情况;老师对孩子的评语针对性不是很强。
二、实践中我们是如何设计完善的?
(一)建立指标体系
课题组搜集了50余份国家、天津市相关政策文件,从文件中探寻评价指标依据,结合北京、上海做法,按照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和天津市教育大会精神,将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征询了十余位教育专家、教育管理者和校长、教师的意见,修改完善后如下图所示:
.png)
(二)编制手册,调研完善
依据指标体系,设计《天津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手册》,内容设计完成之后,征询了全市16个区480位教育管理者、教师、家长意见,得到普遍认可。进一步完善,在天津市6所小学进行了小样本试测。之后,局部内容调整,在全市7个区13所小学试用,半年后广泛进行调研和征询意见。调研包括:13所试点校师生座谈会、家长电话访谈、试用手册内容设计情况的网络调查问卷(教师卷、家长卷)、学生填写情况的调查分析、市教委各处室的意见收集等方面。
在网络调查问卷中,13所试点校教师和家长对于试行手册在内容设计方面给予充分肯定。
三、手册的实效是如何保障的?
(一)手册内容符合新时代要求,具有地方特色
手册的特点概括起来是“一二三四五六”。一个中心:立德树人为中心;两大目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三条主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含传统文化)、跨学科能力、学习能力;四种统一:知行统一、学思统一、传统与现代相统一、本土与国际相统一;五大领域:德、智、体、美、劳;六种特性:时代性、趣味性、合作性、操作性、引导性、发展性。
(二)手册的纵向比较有宽度,横向比较有亮点
与天津原来的手册相比,主要具有以下7方面优势:1.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2.注重学生习惯的养成,特别是生活习惯的养成;3.突出时代要素(核心价值观、传统文化);4.彰显地域特色(相声、杨柳青年画等天津传统文化);5.更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性,手册大部分内容是自评,引导学生在自评中学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6.引导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发现潜能,展示兴趣、特长和收获);7.是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联系的桥梁和协作的纽带(反馈的信息量大,引导性强)。
(三)选取实验班,暑期干预取实效
2019年7月—8月,课题组选取天津市两所小学(新华南路小学和鞍山道小学)进行实验干预。在暑假里,由课题组成员和实验班班主任共同组建了实验班家长群,在班级群中由课题组老师和小学实验班班主任老师轮流负责发布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相关资讯,组织学生打卡每天有意义的活动,如:坚持家务劳动、坚持体育锻炼、坚持阅读、坚持发展兴趣爱好和坚持参与社区服务等。每天群里都有老师与学生进行互动,点评。五周的时间,群里有1000余次互动。实验干预后,大部分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更加主动,劳动意识显著增强、劳动技能大幅度提高,体育锻炼更加积极,做事情更具主动性、也更具持久性。
未来,我们还要持续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将小学生综合素质要求与初中生综合素质要求对接,不断完善《天津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记录手册》;建立大数据信息平台,进行学生发展性评估和指导。力求通过我们的努力,不仅引起小学生对自身综合素质提升的关注,而且引起家长、老师、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形成多方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综合素质的提升,为国家培养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张玉红.浅析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困惑与消除[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000(007):351.
【2】吴淑媛.天津市和平区:召开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试点工作现场会[J].天津教育,2018(6):30-30.
基金项目: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天津市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研制及其应用”(课题编号:TJJX18-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