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经济学的认识

发表时间:2021/1/2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6期   作者:杨珉沣
[导读] 摘要: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在各方面的经济发展问题 。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北京  100001
        摘要:发展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发展中国家在各方面的经济发展问题 。 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理论与新模式被不断提出,发展经济学也面临着新的变化。
        关键词:发展经济学;经济结构;经济发展
        一、发展经济学概述
        发展经济学是20世纪40年代后期在西方国家逐步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经济学分支学科,是适应时代的需要兴起,在经济学的体系中逐渐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是主要研究贫困落后的农业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经济学,是研究经济发展规律、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关系规律、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社会发展规律的经济学。严格意义上,经济学就是发展经济学。
        发展经济学要求用主客体的对称分析代替纯客体的线性分析,用五维空间分析代替平面二维分析,用复杂系统论分析代替还原论分析,用规范分析代替实证分析,用规模分析代替边际分析,用“边际效益分析”提升“边际效率分析”,用价值经济学代替价格经济学,用价值机制取代价格机制成为市场的核心机制,用国民福利体系代替GDP增长体系,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用科学发展代替增长。秉持线性思维方式不可能建构真正的发展经济学。经济发展相对于经济增长而言,是发展经济学核心概念。经济发展指包括质量与数量在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不仅是数量的增长。随着生产社会化、知识功能化与社会经济化,经济结构已经复杂化,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在内涵和外延两方面逐步趋同,GDP增长已经不能真实反映经济增长,即使经济增长也离不开经济发展,当今时代经济增长只有抽象的意义;用GDP来计算经济增长、衡量经济发展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经济发展是价值的发展不是金钱的增长,是效益的发展不是效率的增长,是全面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增长,是辨证的发展不是线性的增长。“经济发展”概念把发展经济学和增长经济学区别开来,把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经济学定位为发展经济学,使发展经济学成为一门科学。
        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分析
        首先,发展经济学的主流是新古典学派,依据的基本思想是传统庸俗经济学和以A.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学派的思想。
        传统庸俗经济学和新古典学派对发展有三个基本观点:
        ①认为发展是渐进的、连续的、累积的过程,这种过程是通过边际调节来实现的。价格机制是经济调节,从而也是经济发展的杠杆。用静态的局部均衡分析方法就足以论证经济发展问题。
        ②认为发展是和谐的、平稳的过程,是以自动的均衡机制为基础的。在发展过程中,冲突之间会出现秩序,私利角逐中会出现协调。
        ③认为继续发展是可能的,其前景是令人乐观的随着经济的发展会出现横向的“扩散效应”和纵向的“涓流效应”,从而经济发展所得的利益会普及社会各个阶层。
        其次,以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往日经验来规范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那些主张一般的、统一的发展理论的学者们自然认为各国的经济发展走的是一条共同的途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模式和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并无不同,就是采用经验分析的学者也持有类似的看法。


        再次,从发达国家的立场看待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一些问题。在国际经济旧秩序之下,发展中国家在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关系中处于不平等的、脆弱的地位,从而在贸易条件、商品出口、跨国公司投资各方面都遭遇着困难并蒙受损失。但一些发展经济学家却往往从发达国家的角度去解释和辩护,从而模糊了是非界限。
        三、发展经济学的发展方向
        当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迎来了新经济。新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给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也给传统的发展经济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发展经济学必须开创具有时代精神的新型发展经济学。
        1、进行理论基础创新。传统的发展经济学特别是西方发展经济学是以西方经济学特别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原理为其理论基础的,其理论框架和体系大体依照西方主流经济学体系建立。现代发展经济学如果撇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政治经济学因素,完全套用西方经济学原理来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问题,不仅在理论上是脱节的,而且与现实经济生活也是脱节的。因此发展经济学要进行理论创新,必须把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作为自己的两块理论基石,然后进行整合、重组,筑牢其理论大厦的基础。
        2、进行理论内容创新。发展经济学是研究发展中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现代化问题的经济学,其理论内容创新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二字身上,即在寻找实现工业化的新道路上做文章。(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不能再蹈发达国家由“手工化→工业化→信息化”的老路,而应该实行跨越式发展。在实现工业化的同时,创造条件,在部分城市和地区率先实现信息化,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以城镇化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城市化与工业化是相伴相生的。发达国家工业化的道路是以“城市包围农村”。而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如只靠城市工业来拉动其他是显然不足的,还必须靠农村的城镇化来推动,走以“以城市包围农村”和“以农村包围城市”相结合的道路。(3)以市场化带动工业化。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交替运用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的双重杠杆来调控经济,值得借鉴。现在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的重要原因,就是“一手硬、一手软”,其中主要是观念封闭、市场不健全、市场化程度不高。发展现代经济必须坚决按市场经济规则办事,按法律规章办事,按国际惯例办事。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提高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是通向工业化的必由之路。(4)以知识化带动工业化。科技是现代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影响力的因素。发展中国家必须把工业化的发展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转移到依靠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轨道上来,逐步消除经济周期波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经济报酬递增规律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进行理论思维创新。首先要拓展理论视野。要从单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拓展到研究世界国家的发展,要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在作多角度、全方位的研究和考察,对其发展趋势作出科学的预测,从中探索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其次要延伸理论工具。要从单纯依靠经济学工具延伸到综合运用社会的、历史的、政治的、哲学的、文化的、数学的工具来分析判断经济形势,剖析经济问题,使发展经济学理论更具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能够真正指导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施红著,精准扶贫与中国特色发展经济学研究,经济日报出版社,2018.
        [2] 胡莹莹 . 循环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J]. 中国集体经济, 2020(10):60-61.
        [3] 张晓玲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概念演变、维度与展望 [J].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01):1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